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提出采用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来设计数字存储示波器的采样信息处理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设计的灵活性,硬件功能像软件一样可通过编程来修改,可快速更改数据采样方法,修正采样错误,有效地提高数字存储示波器的采样效率和数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本系统基于数字示波器的基本原理,以单片机和FPGA组成的最小系统为控制核心,充分发挥FPGA的数据处理能力,将双口RAM写入其内部实现了普通示波器对被测信号的采样,存储与回放,又增加了等效采样和采样保持功能,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测量范围。系统具有实时采样和等效采样两种方式,以不大于1Msps的ADC实现200Msps对输A.1Hz~10MHz,Vp-p为2mY~8V的信号进行采样处理,显示波形无明显失真,幅度测量误差小于2%,频率测量精度优于0.01%,并能进行单次触发,AuTO和存储/调出波形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信号采样是超宽带脉冲雷达接收的关键环节,其中采样时钟抖动会引起ADC输出信噪比的下降,继而对雷达目标的检测性能产生一定影响,为此以雷达目标的检测性能为评价原则,研究了高斯白噪声环境中采样时钟抖动引起的信噪比损失,并以匹配滤波检测器和多样本能量积累检测器为对象,详细推导了采样时钟抖动与目标检测概率的关系.据此给出了输出信噪比损失的理论曲线,通过仿真对比分析了不同检测方法下采样时钟抖动对目标检测性能的影响,对超宽带脉冲雷达系统设计中的采样时钟选取有直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Hilbert变换的中频采样技术及其硬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用一种中频采样和数字信号正交变换理论实现脉冲多普勒雷达信号正交采样的新技术.用高速中频采样后,按一定规律抽取数据的数字方法实现了信号频谱的单边化和下变频,考虑到PD雷达多通道采样的一致性和实际需求,利用现有的芯片技术,实现两路信号采集,大大简化了板卡硬件设计的复杂性.板卡性能测试表明,通过简单的数字信号处理可实现对信号的近似Hilbert变换,并获得了良好的镜频抑制性能 .  相似文献   

5.
一种高速顺序采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述了一种适用于低速采样系统采集高频宽带周期信号的高速顺序采样方法 .利用在本地锁相环产生的一个与信号重复周期Trep相近的时钟信号作为采样保持电路的控制信号 ,采样时钟周期Ts 与信号重复周期之间的差值为ΔT =± (Ts-Trep) ,而时间ΔT反映了等效采样的时间分辨力 .探讨了锁相环路的设计和系统触发原理 ,给出了差频采样的原理框图及相应的触发电路 .该方法突破了传统顺序采样在使用商用可编程延时器时的局限性 ,在测控、虚拟仪器、信息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光纤通信单信道速率持续向100 Gbit/s甚至更高发展,对测量仪器的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电子瓶颈的限制,传统的电示波器极限带宽在70~90 GHz。目前能够测量100 Gbit/s光通信信号的电示波器技术难度和成本越来越高。为了突破电子瓶颈的限制,需要采用新的采样机理对超高速光通信信号或超宽带光信号进行测量。介绍了光域采样的基本原理和相应的光采样示波器及光采样示波器研发的进展。随着信道速率的不断提高,光纤链路的物理损伤对信号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如何监测光纤链路的物理损伤成为超高速光通信网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对光物理层损伤的研究,提出了采用分数阶傅里叶变换测量光纤链路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的方法,并对高速光纤通信链路的测量技术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频采样的脉冲调频雷达波形发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一种脉冲调频雷达波形发生器 .波形合成采用直接对带限中频信号采样 ,用高速 DAC合成方法实现 .通过分析指出 ,对于窄带信号而言 ,基于中频信号采样技术的脉冲调频雷达波形发生器在杂散抑制上优于传统的脉冲调频雷达波形发生器 .实测结果显示了高的综合指标 :带内杂散电平小于 - 6 0 d B,带外杂散电平小于 - 70 d B,谐波抑制小于- 6 0 d B,输出功率 Pm W>10 d B.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的移频干扰无法对抗调频斜率捷变合成孔径雷达(SAR),而盲移频干扰由于采用全脉冲处理方式生成干扰信号,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面临收发同时带来的收发隔离问题;同时基于天线收发分时工作体制的间歇采样干扰存在干扰主峰始终滞后于真实雷达目标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间歇采样的SAR盲移频干扰.首先将SAR雷达信号进行间歇采样,其次将间歇采样信号分为两路,分别对两路信号进行频谱扩展,然后通过共轭相乘操作实现频谱压缩得到基于间歇采样的盲移频干扰信号.从间歇采样干扰出发,给出了对SAR间歇采样信号进行盲移频处理的干扰原理,建立了基于间歇采样形式的SAR盲移频干扰信号的数学模型,并进一步分析了进行盲移频处理后的间歇采样信号的干扰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该干扰方法不需要提前获取雷达信号参数,能够通过调整盲移频干扰中频谱扩展阶数和延迟时间来调整间歇采样干扰产生的干扰主峰位置,使间歇采样干扰主峰超前于真实雷达目标,并且该干扰方法产生的干扰主峰保留了盲移频干扰的特点,干扰主峰的距离向位置不随雷达信号调频斜率的变化而改变,能够有效对抗调频斜率捷变SAR信号.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用带FFT功能的数字存储示波器研究信号处理的方法.利用数字示波器的显示功能,通过时基放大、改变量化电平数值、快速傅立叶变换、加窗等方法对数字信号的采样、混叠、量化、频谱泄漏等抽象概念进行了分析.直观地从时域与频域展示了各种频谱效应,直接测量获得了信号相关参数,避免了实验过程中大量的数据处理,特别是FFT功能,省略了繁琐的数学计算,是一种直观可行的实验研究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计并实现了低功耗的欠采样保持(under-sampling and hold)电路,该电路可应用在模数转换器的前端.该电路选取全差分的电荷传递式开关电容结构,具有欠采样功能的高速自举开关及连续时间共模负反馈结构的两级运算放大器.该电路基于SMIC CMOS 0.18μm 1P6M工艺绘制,测试结果表明,在电源电压为3.3 V,采样频率fs为2 MHz,信号频率fa为2.01 MHz时,总功耗约为1 mW,等效信号频率fa'为10 kHz的信噪失真比RSND为47 dB.该电路可以广泛应用于频移键控调制系统中.  相似文献   

11.
根据脉冲步进频率信号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宽带数字接收方案.通过对回波脉冲串的分组采样和数字正交混频,实现了宽频带的步进频率脉冲信号的频率搬移,显著降低了信号的采样速率和硬件实现的复杂性.通过多级滤波设计和结构优化,简化了处理结构并提高了滤波性能和实时性.该宽带数字接收处理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的步进频率混频和相干检波模拟电路中存在的寄生调制和I/Q通道幅相不一致的问题.利用QuartusⅡ软件进行了电路设计和时序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数字接收机的处理性能可以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有很好的仿真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导航接收机射频前端在实现多频点信号接收时复杂度高、灵活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射频采样的数字化射频前端设计方法.该方法针对整个导航频段信号主要集中在低频和高频2个频段的特点,将这2个频段视为2个整体的带通信号,通过多带通信号采样率选择算法选定射频直采的采样率;由于采样率较高,设计了一种滤波抽取网络来降低数据速率,它利用了射频直采专用A/D可输出半采样率数据的特性,最终实现了各频点导航信号的下变频和分离.该设计方法只需修改软件就可实现多频信号接收,使得系统灵活性大大增加.实验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个基于PC的水轮机在线多通道振动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对数据采集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采用中断+FIFO的方式对多通道振动信号连续采集,并通过插值算法进行二次采样,得到了准同步整周期信号.在此基础上,用数字滤波算法去除了信号干扰,并对采集系统的精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通过二次采样所得的信号与同步整周期采样的信号基本一致,可以满足振动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受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约束,传统雷达在提高分辨率和满足实时性要求时,面临高采样率、快处理速度、大存储容量等问题的挑战。压缩传感理论指出,稀疏信号可通过其一组线性测量值重建得到原信号,在获得测量值时,采样率可低于奈奎斯特采样频率。值得注意的是,当测量矩阵的元素具有随机性时,测量矩阵和稀疏化矩阵在较大概率上满足压缩传感理论的测量要求,具很强的适应性。然而,随机测量矩阵在雷达系统中很难实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滤波的雷达信号采样和目标重建的方法,该方法计算效率高,只需在传统雷达系统中稍加改动即可实现。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于楠  齐晓辉  金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7):4812-4818
针对现代雷达侦察接收机对ADC高采样率要求的难题,给出一种新的信号采集系统方案。利用多个低速率ADC并行采样,通过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对信号的频谱进行恢复,从而获取完整的信号频域信息。根据雷达侦察接收机的实际工作条件以及对实时性要求,对频谱恢复算法进行了性能优化和参数计算,并对算法进行了仿真。算法仿真结果和雷达信号处理机硬件测试结果表明,能够有效地提高侦察接收机的带宽,并且得到较好的频谱分析结果,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宽带数字雷达侦察接收机系统中。  相似文献   

16.
一种双通道中频数字接收机的硬件设计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步麟  司伟建 《应用科技》2009,36(3):26-30
在电子对抗领域中,雷达信号的信息是信号分选、威胁识别、引导干扰的重要参数.与传统的模拟接收技术相比,数字接收机具有高分辨率、高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强、灵活可变等许多优点.宽带、大动态范围、高灵敏度的数字接收机在电子对抗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根据中频采样和数字下变频的基本原理,介绍了一种双通道中频数字接收机的硬件设计与实现方案.模拟信号经高速A/D采样后直接由FPGA进行信号处理.结果表明,系统具有成本低、精度高、结构简单等优良性能,可以满足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超宽带雷达引信在动态作用下的目标散射特性。应用瞬态电磁散射理论和电磁波叠加原理,根据多点散射模型,引入雷达引信动态作用下的传递函数,分析了超宽带雷达引信在动态作用下的目标散射特性,建立了目标冲击响应函数,仿真分析了目标电磁波的辐射方向与脉冲宽度关系,得出高斯窄脉冲经一维超宽带阵列辐射后形成的合成脉冲波如何才能选择合适的阵列参数的结论。研究结论对于设计超宽带雷达引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准连续波跟踪雷达信号处理机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开发适合准连续波跟踪雷达特点的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机。方法 根据准连续波雷达的特点,以中频采样技术代替传统的模拟双通道采样。在处理机设计方面,用高性能的通用浮点DSP代替专用DSP,并采用了并行处理结构。结果 本实现方法与传统的模拟实现方法相比,镜频抑制比提高近1倍。结论 中频采样技术适合准连续波雷达体制。另外,利用通用DSP作为处理机的硬件平台,用软件实现全部信号处理功能,从而简化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