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首次采用间隙元法求解金属圆管在爆炸焊接时的二维弹粘塑性大变形的接触问题,对圆管内包爆炸焊接的全过程作了详细分析。对一个具体工程问题,得到了爆炸焊接所需的最低爆炸压力,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传统轧辊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该文应用爆炸焊接技术研制开发出双金属复合轧辊,在轧辊基体上爆炸复合强度和耐磨性都较高的金属圆管,生产出一种新型爆炸焊接复合轧辊。经轧制生产线实际检验,发现与传统轧辊相比,该爆炸焊接复合轧辊的工作性能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3.
双金属复合板爆炸焊接窗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双金属复合板爆炸焊接窗口进行了研究,对现有的流动限、声速限、下限和上限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与修正.采用VC + + 6.0开发出了爆炸焊接窗口计算程序,绘制了钛-钢复合板的爆炸焊接窗口.结果表明,双金属爆炸焊接窗口的计算方法是准确的,爆炸焊接窗口计算程序能够直观、准确、迅速地绘制出流动限、声速限、下限和上限曲线,为工程中确定爆炸焊接动态参数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爆炸焊接窗口理论及实验分析,开发了“爆炸焊接窗口仿真系统(EWW1.0)”,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各种双金属爆炸焊接窗口曲线的计算机仿真.在双金属爆炸焊接实际工程中,应用该软件对于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具有很好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爆炸焊接过程中复板、基板的运动参数,以复板的倾斜角α为变量,推导了爆炸焊接时射流形成的上临界条件和下临界条件,并以此为依据讨论了实际爆炸焊接工程中复板允许的不平程度。  相似文献   

6.
爆炸焊接合理装药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有效解决传统爆炸焊接中普遍存在的药量偏大问题,依据复合板的爆炸焊接试验和力学性能测试得出:在采用不等厚度布药工艺条件下,爆炸焊接的最小装药量可比传统理论下限药量降低25%左右,且复合板焊合率稳定在98%以上,且局部无裂纹、整体变形小。不仅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危害,而且还提高了爆炸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7.
从厚板结构动力理论出发,详细推导了粘弹性地基上厚板爆炸焊接动力响应各力学量的表达式、当工程需要大尺寸爆炸焊接复合板和冲击韧性不好的基板及较厚的复合板时,焊接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应该计及除传统焊接参数以外的其他参数的影响厚板模型涉及的参数较多,精度高,特别适应于像连铸坯之类的材料爆炸焊接作精细分析和设计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爆炸焊接冲击波和噪声的破坏问题,提出了在半球阻波器内进行爆炸焊接技术. 对爆炸焊接半球阻波器内爆进行分析,对炸药爆炸、冲击波传播、冲击波反射进行数值模拟,分别对TNT炸药和 ANFO炸药的爆炸进行计算,并与用亨利奇公式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得出适应于爆炸焊接半球阻波器强度设计和消声设计的压力时程关系,确定了爆破荷载下危险应力位置,为半球阻波器的可靠性评定及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模拟结果表明:空气冲击波最先到达门口正方向的壳壁,在门口、排烟口和正对门口壳壁处压力最大.  相似文献   

9.
爆炸焊接界面波形参数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不同的爆炸焊接工艺爆炸复合了铝合金/纯铝/钢与铝合金/钢/钢复合板,并对其结合界面形态进行了显微观察与分析,测量了爆炸焊接界面的波形参数,探讨了不同爆炸焊接工艺及不同材料对爆炸复合界面波形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爆炸焊接界面波形受爆炸焊接工艺及材料性能的影响,当基、复板材料性能相差较大时,易形成平直界面,波形不明显;当基、复板材料相同或相近时,界面易形成有规律的正弦波形.当焊接材料相同时,随着爆炸焊接装药密度的增加,界面波长、波高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0.
焊接圆管节点在焊缝处存在很大的应力集中现象,会严重影响到管节点的疲劳寿命。热点应力是沿着焊缝周围处的应力,它对管节点的疲劳寿命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介绍了采用热点应力幅法分析焊接圆管节点的疲劳寿命的方法,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爆发力是人体肌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最大力量,是体能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发展爆发力的手段多种多样,在选择和设计爆发力及其训练组合上更加多样化。爆发力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文章通过实践训练力求寻求出与增强爆发力关系较密切的训练方法,为今后标枪运动员的爆发力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黄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6):1321-1324
本文针对分离的方案要求,建立相应的分离体六自由度数学模型,相对运动模型,并对一级、二级在分离过程中是否发生碰撞进行仿真分析。同时考虑了爆炸螺栓未正常爆炸的情况下,给二级带来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有一个爆炸螺栓未爆炸时,利用二级发动机推力对一级的反作用力将爆炸螺栓拉断,一二级会发生碰撞。在此基础上,基于各个爆炸螺栓未爆炸一二级分离碰撞时间的不同,分析得出爆炸螺栓的分布密度。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双爆源气泡与水面的相互作用过程,开展了水箱内水下爆炸实验,采用两台高速录像机同步拍摄了气泡和水幕形态变化过程,分析了双爆源气泡和水幕运动的关联,对比了同药量、同比例深度下单双爆源气泡及水幕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双爆源气泡先后经历单气泡膨胀及相互融合,融合气泡膨胀、收缩-溃灭等阶段,水幕经历"水冢、水柱和水射流"3种形态的变化;双爆源融合气泡横向最大半径较单爆源气泡增大8.7%,膨胀至最大半径的时间基本一致;双爆源炸形成的水幕呈幂指数增高,炸药起爆40 ms后,相同时刻双爆源水幕比单爆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橡皮炸药沟槽通道爆轰波传播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以RDX为主体的橡皮炸药在沟槽通道中爆轰波传播特性及新的装药方法; 方法 以黄铜作基板,用药片整体雕刻填充法装药进行炸药传爆性能实验; 结果得到以RDX为主体的橡皮炸药在沟槽通道中爆轰波传播的各种临界尺寸数据; 结论 将以RDX为主体的橡皮炸药及药片整体雕刻填充法装药用于爆炸逻辑网络装药技术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浇注PBX炸药装药爆炸壳体破片分布与炸药、壳体等的影响关系,采用典型浇注PBX炸药配方PBX-1装填不同壁厚的模拟弹,开展了模拟弹装药的水井爆炸破碎性试验。爆炸后破片回收率较好,对回收破片的数目分布、质量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获得了破片分布与壁厚之间的规律,结合Payman模型进行了破碎性参数的分析计算,获得了破碎性参数与炸药装药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壳体破碎性对不同壁厚壳体炸药装药的有效杀伤距离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工业雷管生产线中皮带传输系统的殉爆问题,通过试验确定了100发DDNP起爆药纸壳雷管、100发DDNP起爆药铝壳雷管、100发无起爆药纸壳雷管、100发无起爆药矿用纸壳雷管的殉爆安全距离。根据经验公式估算了100发DDNP起爆药铝壳雷管爆炸的入射超压,并于实际测量的入射超压进行了比较,对两者数据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发雷管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热爆炸气体是被发雷管发生殉爆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型落锤模拟加载系统研究了缓冲装置对炸药装药抗过载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缓冲装置可以对炸药进行有效保护;缓冲装置改变了外部载荷的特征,使得外部载荷不容易使炸药点火,进而提高了炸药的抗过载安全性,为战斗部的装药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装药壳体材料对爆破威力影响,对典型复合材料壳体、D6A钢壳体装药在空气中的爆炸破坏效应进行了数值分析及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同样装药情况下,复合材料壳体装药爆炸产生的空气冲击波超压较钢壳体装药大;碳纤维复合壳体装药爆炸不会产生破片对远距离目标造成破坏;而D6A钢壳体装药爆炸产生的破片对远距离目标具有一定的杀伤效应.进行了2种材料壳体装药在空气中爆炸毁伤威力对比试验,试验超压测量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王辉  李亮亮  沈飞  张皋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1):4351-4355
为了解老化前后奥克托金基炸药(cyclotetramethylenete-tranitramine,HMX)(HMX/F23-11炸药,代号H-2)的性能稳定性,以期为标准炸药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对HMX/F23-11炸药分别进行高温加速老化实验(1、3和5 a),采用测高仪获得老化前后试样的最大直径并计算质量等参量,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法得到老化前后药柱的放热曲线,获得了主要组分的特征量,同时选取另一种HMX基炸药(H-1)作为对比配方。结果表明:老化年限对两种炸药的最大直径、质量及组分等参数的影响均较小,两种炸药的性能均稳定;但由于H-1炸药老化前后的最大直径均大于标准圆筒的铜管内径,而H-2炸药老化前后的最大直径均小于铜管内径,因此H-2炸药可以作为标准炸药。  相似文献   

20.
选用PETN炸药为主体炸药、室温硫化甲基硅橡胶为粘接剂,研制出了一种挠性混合炸药。该混合炸药具有临界直径小,直径效应弱等特点,适用于小直径装药技术(如爆炸逻辑网络技术的装药)。介绍了具体的混药工艺、原理,分析了影响工艺的主要因素,实际测定了该混合挠性炸药在基板方形沟槽中爆轰传播的临界截面积和直径效应(D~1/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