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一种柱面电磁带隙结构应用于圆柱共形偶极子振基站天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柱面电磁带隙结构后,基站天线辐射方向性有明显增加,在E面实现了更窄的波束,而H面保持了较宽的波束,符合对基站天线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角反射器的3dB波束宽度能覆盖合成孔径雷达天线所有模式对应的入射角范围,提出了一种合成孔径雷达角反射器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结合光线追迹和Gordan面元积分法提出一种角反射器雷达截面积的快速计算方法,再通过大量仿真计算得出角反射器3dB波束宽度随棱长比和安置角度的变化规律,最后基于此对目前常规的三条棱边等长型的角反射器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其3dB波束宽度.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卫星HJ-1C,ENVISAT和ALOS在各自入射角范围内,角反射器方位向3dB波束宽度分别增大了6.06°,6.26°和16.00°.  相似文献   

3.
采用辅助差分方程时域有限差分(ADE-FDTD)算法对一种具有快速动态重构能力的等离子体圆形反射器天线(PRRA)的归一化辐射方向图及反射系数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圆形反射器天线能够在微秒量级内完成不同辐射波束形状和发射方向的切换,实现天线辐射特性的快速动态重构且具有较宽的工作频带.  相似文献   

4.
随着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航天产品上使用的复合材料制件也越来越多,并呈现零件尺寸大、孔位精度高、外形结构复杂等特点。其中,复合材料天线反射器是航天产品复合材料制件中的一项重要部件,每颗航天卫星的用途不同,需要配套的反射器口径尺寸、型面精度需求也不同。近年来,碳纤维复合材料天线反射器趋向大口径、高精度方向发展,按照以往传统的制造工艺,已经无法满足航天卫星产品发展的需求。该文主要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高精度天线反射器的制造技术进行研究,研制满足设计精度要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反射器。  相似文献   

5.
讨论一种基于单极狭缝天线结构的平面宽带单向性天线,末端凸起结构的反馈线和2个不对称的狭缝产生了寄生电容,改善了天线的阻抗匹配特性.在贴片右边加入两个金属结构,调整地板面的宽度,在地板面嵌入2个不对称的狭缝作为反射器,可以显著改善天线的前后比.使用电磁场仿真软件HFSS对天线进行仿真调试,天线的前后比达到26.10dB.  相似文献   

6.
李鸿 《安徽科技》1998,(11):41-41
目前常用的电视机接收天线均为方向性较强的定向电视机接收天线,致使电视机用户以及流动性较强的车、船等电视机用户,在收看不同的电视节目时,总是要不断地转动、移动电视机天线,这样不仅麻烦,也直接影响电视机天线的使用寿命。笔者经过长期实验,研制成功一种方(圆)框形电视机接收天线。这种天线不但能够接收来自不同方向的电视节目信号,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种新的面齿轮传动修形方法,即小轮双鼓修形,大轮不修且小轮和大轮产形轮无齿数差。推导了小轮的双鼓修形齿面方程、面齿轮齿面方程;在涉及齿轮副安装误差的条件下,建立了轮齿接触分析模型。啮合性能分析表明:小轮双鼓修形能实现面齿轮副抛物线型的几何传动误差,能控制面齿轮接触路径的分布和走向,降低接触路径对安装误差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上行空分多址MIMO-OFDM系统的无线资源分配问题,建立了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整数优化模型,并提出一种同时分配子载波和发射功率的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算法比传统算法能够获得更大的系统吞吐量.此外,所提算法获得的系统吞吐量随着天线数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基站接收天线数的增加比移动台天线数的增加带来更明显的空间分集增益.所以,为了提高系统吞吐量,可以为基站配置较多的接收天线,而为移动台配置较少的发射天线.  相似文献   

9.
现有高频地波雷达大多采用单一工作频率,较易受外部干扰影响,且回波包含信息有限。设计与实现了一种便携式高频地波雷达双频接收天线,通过对原有单频接收天线电路进行修改,增加频率控制端和开关电路,实现了三元交叉环/单极子接收天线同时双频工作的功能。室内测试及现场实验结果均验证了该双频接收天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陷波结构只能在单个频点上实现陷波的局限性,文中通过使用开路槽线方法,提出和实现了一种阻带带宽可控且矩形度良好的微带馈电陷波超宽带天线.通过在超宽带天线U形辐射贴片上添加两个L形开路槽线和在馈线端添加一个U形槽线来实现陷波特性,通过调节两个L形开路槽线与U形辐射贴片的耦合间距来控制陷波阻带的带宽.除了阻带5.1~5.8GHz频段之外,该天线在3.1~10.6GHz超宽带频段内获得了很好的宽带阻抗匹配.文中还对该陷波超宽带天线进行了时域分析,计算了天线相关系数和脉冲宽度拉伸比.测量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说明该陷波天线能有效地应用于超宽带系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可展开环形桁架天线被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将其作为提升通信卫星水平的关键技术.环形桁架式天线反射器可以看作是由可展开环形桁架和柔性索网反射器组成的复杂刚-柔耦合多体系统.为了精确表征柔性构件发生的大转动、大变形运动特性,本文采用结合绝对节点坐标方法(ANCF)与自然坐标方法(NCF)的绝对坐标(ACB)方法对该系统进行建模.为了提高天线展开动力学模拟的计算效率,文中提出基于静力缩聚法和多层区域分解方法的并行求解算法实现大规模刚-柔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高效求解.此外,为了精确反映反射器不同步展开现象,在展开动力学模型中考虑驱动力衰减的影响.最后,基于上述方法对环形桁架天线反射器展开的第二阶段进行动力学分析,并通过4 m缩比环形桁架天线地面实验验证数值模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以非线性有限元逆迭代法为基础,研究膜材厚度偏差对充气天线反射面成形精度的影响。分析均匀分布及线性非均匀分布两种典型的膜材厚度偏差分布形式对充气天线反射面的影响规律和敏感度,并考虑不同充气天线反射面焦径比F/D的影响。结果表明:形面误差的分布规律与膜材厚度偏差分布形式相关;偏差均匀分布比线性非均匀分布对精度影响更大;F/D越大,厚度偏差引起的反射面形面误差越大。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用于2.4/5.2 GHz无线局域网频段,且具有分集功能的双频天线,天线有两个C形印刷单极子组成.每个C形印刷单极子有两条谐振路径,每条谐振路径对应一个谐振频率,因此,该天线可以工作在无线局域网的两个频段.天线的两个C形印刷单极子相互垂直,一方面接收不同极化方向的电磁波,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两个印刷单极子之间的耦合.天线背面的地有一个T形的金属导带用于隔离天线的两个端口,天线的两个C形印刷单极子关于T形的金属导带呈对称分布.天线具有双频工作的能力,在其工作的每一个频段内,该天线都具有两个隔离度比较高的端口.因此,该天线具有空间分集的功能,并能够对无线通信中的多径衰落问题有所抑制.  相似文献   

14.
尖端科技     
英国变形天线韩国美女机器人伦敦大学的彼得·本特利和西亚瓦什·哈龙·马赫达维发明的一种“智能”天线,外形像一把雨伞,由一块附着在弹性金属框架上的铝箔和16根起固定作用的镍钛诺(镍和钛的非磁性合金)组成。通电时,每根镍钛诺丝都可以收缩8%,断电后,又可以回到初始形状,通过控制通电情况可以改变天线的形状,以达到接收特定无线电信号的最佳效果。研究人员把天线的输出端与一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这台计算机便可以检测到天线对从隔壁房间发射的超高频信号的接收情况,实现对天线的“数字化”控制。结果发现:天线的接收效果比完全不改变形状…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小斜齿轮的振动与噪音,提出了一种斜齿轮齿面的修形设计方法.首先,由两段四阶抛物线和一段直线组成齿向修形曲线,齿廓修形曲线则被设计为一高阶抛物线,根据齿轮对的设计重合度来确定高阶抛物线的基本形状;然后,由三次B样条拟合得到修形曲面,通过其与标准齿面的直接叠加来构造高阶修形齿面;最后,结合承载接触分析(LTCA)和智能优化算法建立优化模型,以承载传动误差幅值(ALTE)为优化目标得到最终的齿面修形参数.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负载增加,高阶修形曲线上的内凹量逐渐增加;在高、中、低三种负载下,高阶修形都能有效大幅降低ALTE,而传统修形只能在较低负载下大幅降低ALTE.  相似文献   

16.
数字电视的天线接收可以采用多天线多方向接收,然后根据不同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的误码率反馈,自动判决使用哪一根天线所接收到的信号。或利用某些算法将不同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叠加成误码率更低的输出信号。本文对数字电视地面传输解决方案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一种改进的比色高温计测量表面温度,测量范围为600~1200℃.将半球型镀金反射器置于比色高温计上,利用多次反射效应,可缩小两个接收波长的有效发射率之间的差异,从而减小比色高温计误差.研究了反射器对焦情况下的辐射特性,推导出有效发射率的表达式.为避免反射器对被测面温度场的破坏,设计了一套快速测量装置,每次测量需时0.7s.为验证其准确性,制作了平片热电偶,直接测量平片热电偶的表面温度.结果显示,与平片热电偶相比,测量误差小于1.1℃.  相似文献   

18.
为了获得照射均匀的平顶波束,使用反射面赋形的方法,设计了一款工作在19~22 GHz的单偏置反射面天线.结合Zernike多项式展开法与遗传算法优化反射面形面,采用天线远场照射面特定区域照射电平差值作为目标函数以实现平顶波束.仿真结果表明,赋形后天线方位面方向图在±8°范围内,照射电平波动小于0.6 dB,电平幅度大于20 dBi.  相似文献   

19.
 PHS系统由于其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在很多大城市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同时由于其覆盖范围小等缺陷,限制了PHS系统进一步的应用。由于智能天线技术具有很高的覆盖范围,所以提出了一种在PHS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智能天线接收技术的方法,并建立了一套完整DSP硬件仿真平台。同时基于上述硬件仿真平台对智能天线接收技术中的自适应算法的接收性能及实时性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IDMA-OFDM系统的频谱效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交织多址(IDMA)应用于多载波系统,可实现系统高频谱效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单天线系统的推广的最小化互熵(GMCE)迭代检测算法,通过提高各用户码率,在用户较少的情况下可使系统获得高频谱效率。在多天线系统中,GMCE算法复杂度太高,研究了在最大比合并接收算法下,交织多址正交频分复用(IDMA-OFDM)系统的频谱效率与天线数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交织多址系统可以取得比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系统更高的频谱效率,单接收天线下频谱效率可以达到2.5b.s-1.Hz-1,当接收天线数增加时,IDMA系统的频谱效率随天线数呈线性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