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问一个人狼如何叫,他可能会不屑一顾地说,这有什么好回答的,狼嚎呗。不错,狼嚎是狼特有的发音法,但你知道狼除了会嚎叫外,还有其他发音吗?这恐怕不是每个人能回答上来的。其实狼的发音很复杂,除了狼嚎,还有狼吠、狼啸、狼哭、狼哀、狼鸣、狼呜、狼呻等等。只是狼嚎被我们大家所熟悉,因而也就成了狼的特征。可能有人会问,狼为什么要嚎叫呢?因为狼的最大特点是集群化,狼嚎的主要作用就是要将狼群召集在一起。有人认为狼嚎可以加强狼之间的联系,狼在一起嚎叫,就好比狼在一起说话,彼此交流一样。情况或许是如此,但也有另外一种可能,狼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乍看题目,大家或许不信:动物怎么也有"等级制度"?可这确是事实,在动物王国中,不但有等级制度,而且等级还十分森严呢。在狼群中,只有一对狼享有最高的地位,它们就是狼群的首领。公狼地位最高,整天忙于维持狼群的安宁,平息争端;母狼是皇后,负责管理狼群的日常事务。同时小狼们的地位也高低不一,这是通过游戏时的打斗来决定的,打斗时的长胜将军便成了下一代的一号狼,亚军  相似文献   

3.
聆听狼语     
如果问你狼如何叫,你可能会不屑一顾地说,这有什么好回答的,狼嚎呗。不错,狼嚎是狼特有的发音法,但你知道狼除了会嚎叫外,还有其他发音吗?这恐怕不是每个人都能回答上来的。其实狼的发音很复杂,除了狼嚎,还有狼吠、狼啸、狼哭、狼哀、狼鸣、狼呜、狼呻等等。只是狼嚎被我们大家所熟悉,因而也就成了狼的特征。可能有人会问,狼为什么要嚎叫呢?  相似文献   

4.
《科学之友》2013,(7):50-51
母爱往往能激发出无穷的力量。下面这组母麋鹿为保护幼崽与群狼激斗的扣人心弦的照片,这场宏伟的生死搏斗向人们展示了大自然中的生存奇观。这组让人难以置信的照片是英国45岁的阿拉斯加野生动物摄影师帕特里克·安德鲁斯在德纳里国家公园拍摄的。照片中,为了保护幼崽免遭毒手,母麋鹿在寒冷刺骨的池塘里竭尽全力与群狼殊死搏斗。帕特里克描述道:"当狼群从四周围攻时,母麋鹿反应激烈,蹄子用力在水中踢踏,使得池塘中水花四溅。母麋鹿用蹄子驱赶狼群,而幼崽则在母亲的腹部寻求庇护。"然而,由于这群格兰特溪狼群数量庞大,最终幼崽被拖走。对于这场激斗,帕特里克心情复杂,他称:"从狼群包围麋鹿到最终成功杀死幼崽并拖出池塘持续了近10min,这是我近30年摄影生涯的一次转折。"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通过长期跟踪观察发现,狼群是一个等级制度十分森严的社会组织,狼为了生存和哺育后代相互合作,在群内社交和相互合作方面,它们的能力可能仅次于灵长类动物。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通过长期跟踪观察发现,狼群是一个等级制度十分森严的社会组织,狼为了生存和哺育后代相互合作,在群内社交和相互合作方面,它们的能力可能仅次于灵长类动物。  相似文献   

7.
根据初步研究,狗喜欢接近男性主人多过女性主人。鉴于狗的祖先是狼,其原因可能和狼群中的性别差异有关。心思细腻敏感的主人和敏感的狗最合得来。  相似文献   

8.
风,来自大草原的烈风,掠过中原和城市.与疾风为伴的狼群在嗥叫飞奔.以狼为师的草原铁骑像疾风一样奔驰而来,把历史的碎片留在身后的迷雾中……  相似文献   

9.
从1960年到1967年,在芝加哥的布鲁克菲尔德(Brookfield)动物园,我们密切地注视着由捕获到的森林狼(Canis lupus)狼群内个体成员所形成的社会关系。1958年,5只一周岁的幼兽开始组建这个狼群——3只雌性,2只雄性。它们的亲缘关系都是兄妹或异父(异母)兄妹。在以后的十年里,这些动物被关在同一个椭圆形的围场中。狼所发展形成的关系保持着相对的连贯性,因而也就有了可以分析的起点。由于后来的幼体成熟而涌入成年群体中,自然会引起一些变化。尽管这样,社会组织仍然依靠群体中个体的行为而得以维持。也就是说一个成员允许别的成员的典型社会行为,而限制其反社会行为。这样的社会性活动可以方便地采用相当拟人的术语来描述:一只处于下属的狼“服从于”一只处于统治地位的狼,一些地位较低的动物“维护”最高统治者的社会地位,一只狼“惩罚”另一只狼,等等。  相似文献   

10.
如果问一个人狼如何叫,他可能会不屑一顾地说,这有什么好回答的,狼嚎呗.不错,狼嚎是狼特有的发音法,但你知道狼除了会嚎叫外,还有其他发音吗?这恐怕不是每个人能回答上来的.其实狼的发音很复杂,除了狼嚎,还有狼吠、狼啸、狼哭、狼哀、狼鸣、狼呜、狼呻等等.只是狼嚎被我们大家所熟悉,因而也就成了狼的特征.可能有人会问,狼为什么要嚎叫呢?  相似文献   

11.
狗从哪里来     
在所有哺乳动物中,狗的品种是最多的。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所有的狗都起源于大约1万年前的一个单一种类的狼群。人们自然要问:仅仅一个种群的狼,怎么会在相对来说这么短的时间里,变成了如此多样的狗呢?  相似文献   

12.
一项新研究发现.饥不择食的食瘸动物正在逼迫野狼提高社交能力。科学家说。诸如渡鸦这样的“渔翁”有助于解开“为什么狼和狗总爱集体活动,而猫却习惯独采独往”这一谜题。科学家跟踪观察了美国密执安州一个国家公园里588头被野狼杀死的驼鹿的下落.结果发现.不管野狼怎样努力.狼群每天总是会因为渡鸦的盗抢而损失2至37千克食物。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探索》2009,(3):5-5
生物学家最近发现,加拿大海岸的灰狼不仅要抓鲑鱼来吃,而且只要有鲑鱼,灰狼就几乎不吃其他任何动物肉。和其他许多狼一样,这些灰狼在春夏两季的大部分时间都靠吃鹿肉维生,但一到秋季,它们便改吃迁徙的鲑鱼。此前科学家就已发现,狼粪中有鱼的痕迹,甚至偶尔还观察到狼捕鱼的情景,但通常情况下狼的主食仍然是四足有蹄类动物,例如麋和鹿。科学家为狼吃鲑鱼而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哈佛大学一位昆虫学家近日披露,几年前他在圭亚那考察时,清楚听见动物在地面和干树叶上活动的声音。他以为那可能是一只老鼠,结果发现它竟然是一只巨型狼蛛。这种体重可达170克、个头堪比手掌的蜘蛛也叫食鸟蛛,如此命名是因为一幅18世纪的雕刻显示了一只狼蛛吃蜂鸟的场景。实际上,巨型狼蛛很少吃鸟,而是大多以节肢动物为食,但若遇到其他脊椎动物,例如老鼠或蜥蜴,它也不会放过。不过,巨型狼蛛不依靠蛛网捕猎,而是用自己的尖牙作武器。它也产生毒液,但对人来说毒性不大,  相似文献   

15.
林林 《科学之友》2006,(8):50-51
反守为攻地处塔里木盆地中央塔克拉玛干的沙漠里生活着一种野猪,有一次,这些地道的野生动物竟然和狼群相遇,处境十分危险。但见野猪不慌不忙地集结成圈形“堡垒”,股相对头朝外,老幼躲在其中。“堡垒”在首领指挥下运动自如,不停地向狼群展开进攻,面对这种战术狼群竟然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6.
狮吼莽原,虎啸深山,给人留下的是震撼与敬畏。唯有狼嚎让人胆寒般地惊惧,它凄厉多变的颤音简直令人头皮发麻,灵魂出窍……弄懂狼的语言,破解其中的奥秘,无疑成为吸引动物学家的重要谜题。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差别只是在发现与尚未发现而已。珍·古道尔为了解黑猩猩与它们亲密接触20年,同为英国人的乔金·艾理司为揭开狼的语言奥秘,毅然决然与几只狼共同生活了十几年。在他出版的《与狼对话》一书中坦称,自己虽然懂得狼的语言含义,但他远不是全世界唯一能与狼用语言交流的人——  相似文献   

17.
<正>化妆品过期了怎么办?不小心买了不合适的粉怎么办?如果你有以上的烦恼,不用愁,笔者教你几招,让你将它们都变废为宝。香水妙用一防"狼"喷雾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探索》2009,(5):5-5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导致狼的皮毛变黑的基因竟然不是来自狼本身,而是来自狼的近亲——狗。在北美灰狼中,特定族群里的黑狼通常占到10%~60%。在全球其他地方,迄今已知存在黑狼的唯一地点是意大利。科学家推测,上万年前,一些狼跟狗(很可能是当时北美居民的宠物或伴侣)进行了交配,其杂交后代将狗的黑皮毛基因传承了下来。但仍有一些更大的奥秘待解,例如黑狼为什么都倾向于在森林里栖息。  相似文献   

19.
动物的母爱     
薛志成 《科学之友》2005,(12):53-53
狼.在人们的心目中,总是凶残成性.“狼心狗肺”,无慈爱可盲。可是狼却是一种充满母爱的动物。幼狼断乳后.双亲用吐哺的方法喂养它们的孩子。公狼和母狼各司其职。母狼在洞里守着自己的孩子.公狼会外出猎食,如有所获,马上回窝穴。把吃到的食物呕吐出来喂它们的孩子,有时猎获不多。公狼会自己留下一点受用。  相似文献   

20.
正小凤是一家培训机构的老师,毕业至今已有7年的时间,这是她的第3份工作,前两份工作离职原因出奇一致,那就是人际关系复杂。如今,小凤的部门来了一位新领导,处处对他们进行各种管制与约束,小凤颇感不爽,感觉自己就是一只身处狼群中的“小绵羊”。她想跳槽,但想想自己快三十了,老跳槽对自己不利,所以找到心理咨询师来寻求帮助。以下是小凤和心理咨询师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