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乐 《少儿科技》2013,(3):30-31
现在,无论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都"压力山大",恨不得把一分钟变成两分钟用,唯一能挤出来的似乎就是睡眠时间了。睡眠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了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并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人为什么每天要睡觉?对这个问题,很多同学可能不屑回答。这还不简单吗?我们从小就知道饿了吃饭、困了睡觉,饭不能不吃,  相似文献   

2.
《实验动物科学》2010,(4):26-26
日本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生理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宣布,他们发现了一种可促进深度睡眠的新型蛋白质,名为“神经肽B”。迄今为止,安眠药都是通过抑制整个脑神经的活动来促进睡眠,而“神经肽B”只对能促进睡眠的神经发挥作用,因此有望用其开发出只需少量服用就能提高睡眠质量的安眠药。  相似文献   

3.
鸟类的睡眠     
睡眠对许多脊椎动物来说至关重要.睡眠能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恢复功能.睡眠时大脑处于休息状态,由大脑直接控制的思维活动及有关器官都能得到很好的休整,紧张的肌肉亦处于松弛状态,因而有利于消除疲劳.那么,鸟类如何睡眠?睡在什么地方?睡眠的姿态如何?每天需要睡多长时间呢?  相似文献   

4.
《奇闻怪事》2013,(2):20
我们睡觉时是如何睡着的,谁都不知道,因为知道了就等于醒着而没有入睡。在睡着后是怎样醒来的,也是谁都不知道,醒了才有知觉,根本不可能知道从睡着转变为睡醒的过程。事实上,整个睡眠过程是由潜意识来控制的,我们的心灵似乎从意识世界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即潜意识世界。我们不可能规定自己何时做梦和做什么梦,这就表明,梦并不属于意识的范畴。1900年,奥地利心  相似文献   

5.
正未必所有的失眠都能用补钙和补镁的方式来解决,但缺乏钙和镁的确可能导致人的睡眠出现问题日常九招对抗失眠失眠,似乎已成为困扰上班族的顽疾。我的一位朋友无奈地说,她每晚明明已经感觉困了,但只要一躺在床上,大脑就超级活跃。这么糟糕的睡眠日复一日,生活真是没质量。  相似文献   

6.
睡眠的学问     
凡是生物都需要睡眠。即使是植物,它在一天的昼夜变化中,也有“工作”和“睡眠”的时候。人就更是如此,只有在深深地睡足一晚之后,第二天一早才会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但也不是睡得越多越好,睡眠是很有学问的。一,如何提高睡眠的效率美国心理学家建议,为了美美睡上一觉,每天在大自然里沉思20分钟,例如倾听流水的淙淙声,观察树顶在风中晃动、云彩在空中飘动。这时,人体的新陈代谢放慢,产生较少的使人兴奋的激素———可的松和肾上腺素。此外,消耗较少的营养物。这样,大脑里生成“睡眠分子(如血清素)”的松果体就能吸引更多…  相似文献   

7.
其实有害     
我们就人们生活中的一些睡眠习惯请教了专家,结果发现有很多人们习以为常的睡眠习惯其实都是睡眠的一种误区。专家提醒,不要小看睡眠质量不好,严重时会造成免疫力低下甚至猝死。 “数羊”不能帮助睡眠睡不着,有人“数羊”,有人“数星星”,意思都一样—数数。广州市脑科医院的江  相似文献   

8.
正睡觉,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从出生那天一直到生命结束,不论我们身处哪个国家,不论我们多大年纪,也不论我们是什么性别。今天,我们来聊聊"睡眠"这个话题吧!两段式睡眠如果你是那种不能一觉睡到天亮的人,别担心,你的睡眠方式可能更正确。很久以前,人们曾采取这种睡眠方式:在黄昏后先睡两小时,然后清醒两小时左右,再  相似文献   

9.
对于人类和其他动物来说,也许睡眠就像是一个"暂停键",按下这个"暂停键",就"关闭"了与周围世界的联系,进入有规律的休息时间。那么,除了人类,其他的动物都睡在什么地方?采取什么样的睡眠方式?睡眠时脑中都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呢?跟我  相似文献   

10.
正并非所有人都能拥有良好的睡眠,睡眠障碍让很多人深受其害。浙江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李晓明实验室的最新研究发现:激活投射到丘脑网状核的胆碱能神经元纤维,能有效激活丘脑网状核,从而促进睡眠。这为人类理解睡眠机制、治疗失眠提供了新的思路。这项发现挑战了传统观点,人们之前一直认为激活胆碱能系统只与觉醒有关。  相似文献   

11.
睡眠素之谜     
据西德《明镜》周刊报道,最近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从4,000公升尿中提炼出一种“睡眠素”。十亿分之一克的睡眠素就能使动物进入梦乡。而且它并无安眠药的副作用。科研人员打算在几年内弄清楚睡眠素的化学结构,以治疗人的  相似文献   

12.
<正>早睡早起,这并非只是属于老年人的"好作息"。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牵头,并于8月6日发表在《睡眠》(Sleep)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所谓的"睡眠时相前移综合征"(ASP)人群此前被认为非常罕见,但实际上,可能至少每300名有睡眠紊乱症状的患者中就有1人受影响。所谓的睡眠时相前移综合征,即意味着身体的生物  相似文献   

13.
按意愿睡眠     
安必恩被爆出可能引发怪异的梦游式行为,但是,人类对睡眠药物的需求不会因此而减少。促进睡眠和保持清醒,都是我们所需要的。制药公司正在竭力改变生物规律。福耶,祸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徐阳 《科技潮》2000,(12):58-60
近年来,世界科学研究人员十分注重睡眠科学的研究,这对于促进人类生活质量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以下是睡眠科学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新生儿最好不要俯卧睡觉婴儿的睡眠姿势要格外注意,在婴儿出生后头3个月最好不要让他们俯卧睡觉。如果婴儿睡觉时把头放在松软的枕头上,就可能重新吸入自己呼出的气体,从而不能得到充足的氧气。特别是当习惯于仰卧睡眠的婴儿第一次俯卧入睡时,在睡床上死亡的可能性要比习惯于俯卧睡眠的婴儿高出近20倍。所以家长要注意调整婴儿的睡眠姿势,使得新生儿最好不要俯  相似文献   

15.
健康睡眠     
孙洪强 《科学世界》2014,(10):84-85
<正>人的一生中,有1/3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没有正常的睡眠,就无法维持其他生命活动。虽然我们每天都在睡觉,但是我们对于"睡觉"这件简单而又复杂的事情却知之甚少。比如,究竟什么是睡眠?睡眠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人"睡不够",有的人却"睡不着"?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目前却还无法得到完全的解答。  相似文献   

16.
乐观防癌。精神紧张,情绪压抑,悲观忧愁。严重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癌细胞异军突起,与此相反,乐观、开朗却能显示出极大的制癌效应。 睡眠防癌。癌细胞是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不正常细胞,细胞分裂多在人睡眠时进行,合理睡眠,有利于机体控制细胞不发生异变。 开窗防癌。地面及许多建筑材料都能释放致癌气体——氡及其子体(氡衰变后的物质)。开窗可使室内空气中的这类致癌物降到最小密  相似文献   

17.
睡眠术综论     
良好的睡眠是确保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定的对策措施,可以在实现良好的睡眠方面取得显著的效果.本文想就与睡眠有关的种种良方妙策作一概要的介绍.一、作短时间的白天睡眠,可以弥补睡眠不足,消除脑子疲劳一天的睡眠时间虽然在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普通人的睡眠时间最好为6h~8h.睡眠不足在短期内尚无大碍,但长此以往,就会发生大问题,例如导致过度疲劳,诱发突然死亡.为了补充睡眠时间,使身体得到休整,脑子恢复疲劳,作短时间的白天睡眠,是一种良策.对老龄者而言,白天睡眠尤为重要.它也是一种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法.人的睡眠从生到死是有变化的.婴儿除了吃奶以外,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睡眠状态.幼儿一天也要睡眠几次.这种睡眠称为“多相性睡眠”.到了学生时代,睡眠仅局限于晚上,而变成“单相性睡眠”.成人同样为“单相性睡眠”.到了老龄,则又回复到“多相性睡眠”.因此,老人作白天睡眠是理所当然的.睡眠有身体休息和脑子休息两种类型.身体休息的睡眠称为眼快动睡眠;脑子休息的睡眠称为非眼快动睡眠.眼快动睡眠可使身体的  相似文献   

18.
你和家人多久会洗一次枕巾、床单、被套?如果答案是一个月以上,那你们的床上可能就布满了看不见的尘埃和细菌,久而久之,就会有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据专家介绍,一般人一天至少花7-8小时在睡眠上,每晚会排出200ml的汗液,为被褥上的各种细菌繁殖提供温床。通常来说,人的枕巾、床单、被套上都沾有各种细  相似文献   

19.
管斌 《青年科学》2011,(6):24-25
睡眠一直是科学界的一大谜题——当然动物界的睡眠也一样。生物学家发现,所有动物都要睡觉,不管是哺乳类,鸟还是鱼类。但它们怎么睡,就有很大的差异,一些动物睡在一只腿上,一些头朝下垂,一些直接睡在水里……  相似文献   

20.
动物和人的睡眠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早在本世纪初就有人试图把睡眠这一生理现象与体内产生的某些物质联系起来。但直到六十年代才开始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瑞士的M.Monnier等从1963年开始报导了在困倦的兔体中发现一种能促进睡眠的肽类物质,称为Delta—促睡眠肽(简称DSIP),并在1977年报导了该物质的化学结构是-N-端为色氨酸的九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