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黄芩悬浮细胞为实验材料,研究黄芩悬浮培养过程中悬浮培养液pH值、电导率值、蔗糖质量分数,并对不同培养时间测定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进行分析,确定次生代谢产物黄芩苷与培养液及同工酶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黄芩悬浮培养周期中,过氧化物酶酶谱变化与次生代谢产物黄芩苷的积累呈正相关,黄芩悬浮培养14 d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强,黄芩悬浮培养第15天时,黄芩苷质量浓度最高.悬浮培养液pH值、电导率值、蔗糖质量分数随黄芩苷累积均有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2.
以黄芩普通愈伤组织为对照(CK),6个高产单细胞克隆愈伤组织(HQSC)为实验材料,综合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滴定比容法、动态跟踪法、多项式方程拟合等原理和方法,测定和分析了29 d培养期内,HQSC黄芩苷的最佳萃取时间,并对黄芩苷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QSC不同,黄芩苷质量分数不同,其中HQSC-4S号黄芩苷质量分数最高为6.20%,对照组质量分数最低为3.73%.黄芩苷动态拟合曲线,呈非对称"M"形、非对称"U"形和对称"U"形三种变化特征.为深入探索黄芩苷积累调控机制和黄芩高产HQSC的生理代谢人工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黄芩普通愈伤组织为对照(CK),6个高产单细胞克隆愈伤组织(HQSC)为实验材料,综合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滴定比容法、动态跟踪法、多项式方程拟合等原理和方法,测定和分析了29 d培养期内,HQSC黄芩苷的最佳萃取时间,并对黄芩苷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QSC不同,黄芩苷质量分数不同,其中HQSC-4S号黄芩苷质量分数最高为6.20%,对照组质量分数最低为3.73%.黄芩苷动态拟合曲线,呈非对称"M"形、非对称"U"形和对称"U"形三种变化特征.为深入探索黄芩苷积累调控机制和黄芩高产HQSC的生理代谢人工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黄芩悬浮细胞为试材,研究不同接种量、蔗糖质量浓度以及6-BA和NAA不同配比对黄芩悬浮细胞培养过程中干/鲜质量和黄芩苷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芩悬浮培养的最佳接种量为每瓶1.0 g;蔗糖浓度为3%时,最适合黄芩悬浮细胞系生长;pH值为5.8时最适合黄芩悬浮细胞系生长和代谢产物积累的培养基;0.1 mg·L~(-1) NAA与0.2 mg·L~(-1) 6-BA配比时,最适合黄芩悬浮细胞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复方黄芩浸膏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芩苷在0.26~3.94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型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93%(RSD=0.68%),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黄芩浸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光照条件(16 h光照+8 h黑暗、12 h光照+12 h黑暗、全黑暗)对黄芩种子表型、生理及代谢性状的影响,以发芽率、发芽势、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脂肪酸等相关指标,来筛选出适合黄芩种子萌发的条件。结果表明,光暗结合处理比黑暗处理更适合种子萌发,而全黑暗处理则明显抑制黄芩种子萌发,使其下胚轴伸长增加,光形态建成被抑制。在12 h光照+12 h黑暗处理中,黄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处理;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在16 h光照+8 h黑暗处理中积累最多。通过研究不同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揭示了不同光照条件下黄芩种子萌发过程中代谢物的变化规律及积累模式,为黄芩种子萌发筛选出最佳条件,也为今后研究黄芩种子萌发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 “要发财,种药材”的口号式广告在诸多广告中比比皆是,而真正按广告购种种植成功者无几。一些农民求富心切,使一些假、大、空广告吻合了自己一夜变成万元户的欲望,导致不应有的经济损失,使人痛心。 笔者深感农民挣钱来之不易,又因缺乏知识把自己的血汗钱付之东流。特将各地种药户成功之经验汇集,以飨读者。 1.认准大路品种,收入有保障。所谓大路货就是使用量大,在一般处方中都少不了的品种,如白术、白芍、党参、柴胡、桔梗、防风、远志、黄芩、半夏、附子等50个品种。价格虽中等,但其销路好,不会积压。 2.忌种稀、奇、贵品种,“十种九  相似文献   

8.
从稳定黄芩悬浮细胞系中筛选生长状况良好的黄芩悬浮细胞,研究了pH值、接种量和摇床转速对黄芩悬浮细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芩悬浮细胞生长初期,pH值为6.6时PAL活性略高,但纵观整个黄芩细胞生长周期,pH为5.8时的PAL活性明显更好;而当接种量为30 g·L-1,摇床转速为110 r·min-1时,黄芩悬浮细胞中的PAL活性亦是最佳.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案筛选出适于黄芩悬浮细胞PAL活性提高的培养条件:NH4+∶NO3为10∶40 mmol·L-1,蔗糖4%,6-BA 1.0 mg·L-1,2,4-D 0.2 mg·L-1.  相似文献   

9.
经调查鉴定,本文整理出甘肃省黄芩属植物10种、2变种,其中发现本省分布新记录3种;列出了分种检索表;记载了每个种在本省的产地和分布;为开发利用黄芩属植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脂性药物中黄芩甙含量的HPLC分析方法,用H3PO4-Tris缓冲液和甲醇的线性梯度洗脱,少量的黄芩甙和共存于脂性药物中的许多其它成分在C3硅烷键合相上得到满意的分离,方法重现性好,线性范围宽,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脂性药物中黄芩甙含量的HPLC分析方法,用H3PO4-Tris缓冲液和甲醇的线性梯度洗脱,少量的黄芩甙和共存于脂性药物中的许多其它成分在C3硅烷键合相上得到满意的分离,方法重现性好,线性范围宽,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12.
对小柴胡汤丸中主药柴胡,黄芩进行了薄层色谱法鉴别,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心叶紫金牛中岩白菜素和汉黄芩素的工艺并建立测定岩白菜素和汉黄芩素含量的HPLC方法。色谱柱为Syncronis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表明岩白菜素和汉黄芩素分别在测定范围内(0.272~4.352μg,0.148~2.368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1%~99.40%,RSD值均小于3.0%;6批样品中2个成分的含量分别为1.247 8~5.023 8 mg·g~(-1)和0.302 2~0.492 7 mg·g~(-1)。所建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准确可靠,可用于瑶药心叶紫金牛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习性 黄芩喜温暖,但其地下根部能耐零下30℃低温,植株又能耐35℃左右的高温.在高燥、向阳、雨量中等、排水良好、中性和微碱性的壤土或沙壤土地生长良好,耐旱,怕涝.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咳尔康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TLC法对咳尔康颗粒中黄芩和甘草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对黄芩苷和甘草酸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黄芩苷在0.24~16.8μg/m 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8 4201.3C+160750.5,R2=0.999 4;甘草酸在1.885~15.281 mg/m 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2.699X+1.829,R2=0.999 3.2种成分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7%和101.64%,RSD<1.5%.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咳尔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荒山秃岭种药材适于在荒山秃岭种植的药材种类很多,主要有金银花、葛根、酸枣仁、桔梗、黄芩、黄芪、防风、菊花、枸杞、丹参、远志、山豆根、牛膝、苦参、玉竹、甘草、白前、白蔹、徐长卿、山茱萸、吴茱萸、马兜铃、连翘、荆芥和蒲公英等.  相似文献   

17.
黄芩的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黄芩在细胞染色体观察、组织培养与次生代谢产物诱导条件,多倍体诱导,品种鉴定和遗传转化技术等方面研究进展做了综述.对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可能的研究热点做了预测,旨在为中草药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一、贮前准备。品种选择。枣的耐贮性因品种的不同而差异甚大,一般晚熟品种较早熟品种耐贮,干鲜兼用品种较鲜食品种耐贮,抗裂食品种比较耐贮,大果型品种比较耐贮。  相似文献   

19.
苏莉 《河南科技》2005,(8):18-18
一、大豆黄叶病发生的原因。1、品种。不同品种间抗性差异较大,早熟品种发病重,中晚熟品种发病轻或不发病。不同花色的抗性也有差异,紫花品种抗性强,发病轻;白花品种抗性差,发病重。  相似文献   

20.
《河南科技》2013,(11):24-24
一、选准品种所选 品种应是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且适合本地栽培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