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前言建筑和艺术,文化,宗教一样,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建筑的产生源于人类的需求,并应人类社会需求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变化,而建筑的发展又极大限度地满足了人类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需求:建筑要解决的是体现社会各方面要求的问题,它的最终形式也必定会反映出社会的各方面。建筑与社会的经济,文化,人文等方面密不可分,而社会形态,民族传统,以及地  相似文献   

2.
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今艺术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漫长的创作过程中,它受多种姊妹艺术的滋润.主题也在不断升华,同时,它也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和“和合为美”的美学思想的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3.
《广西民族传统建筑实录》(下称《实录》),它以精当的文字、细密的图案和绚丽的彩照把南国北乡的十二个民族的民居、园林、庙宇、桥梁、鼓楼及宝塔等传统建筑之精华汇之成册.这是广西建筑界的专家学者旨在振兴民族地区并使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精心发掘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实录》不是单纯的“实物”、“实例”,而是在那一件件“实物”、“实例”中却渗透着不可名状的民族文化精神。仅就《实录》中的民居用地而论,它给我们其中的一个深刻启示是:在现代土地开发中,亟需弘扬民族建筑文化,吸取传统建筑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4.
有人类历史 ,便有建筑 ,建筑总是伴随人类共存。《韩非子·五蠹》 :“上古之世 ,人民少而禽兽众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 ,构木为巢 ,以避群害。”据此可知 :巢居可能是人类社会采用过的一种原始的居住方式 ,随着火的发明 ,人类围火而居———穴居 ,加大了人类社会的活动范围 ,人类在穴居等庇护所的基础上加以艺术和技术的创造 ,便发展了建筑。文化本身是不断形成的、发展的、动态的 ,永远在延续 ,创新的过程之中 ,建筑文化亦如此。《易传》云 :“上古穴居而野处 ,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居住是建筑文化的基本意义。…  相似文献   

5.
敦煌艺术既不是西方艺术的东渐,也不是中原文化的西延。它是我国秦汉以降,以西部本土文化为中心,兼容世界三大文明的“五凉文化”的结晶。敦煌艺术是东方中古时期绘画和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和最完美的体现。要使敦煌的艺术生命不断延续,必须融入新的时代信息,发扬其艺术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与民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灵红 《科技信息》2009,(18):205-206
本文阐述了不同时期中国艺术家对油画创作中民族精神的探索及取得的艺术成就,认为重新认识和发掘我们传统艺术中的文化艺术和它的价值,是中国油画创作的一个新的起点。并就油画艺术中的传统“写实”和中国艺术中的“写意”内在联系作了分析,提出油画创作民族化与画家的内在精神和文化修养是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7.
刘畅 《科技资讯》2006,(20):136-136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产物,民族音乐也是如此,它要受到地域、政治、信仰、哲学、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在这些基础之上形成文化的独特性和民族精神。我们在探讨“声乐艺术民族化”问题时,就应该既关注中华大文化背景下具有中国音乐文化共性的“声乐民族化”问题,又要关注构成中华民族的声乐艺术的每一个民族的声乐艺术的个性,因为正是各民族声乐艺术的特点汇在一起,形成了我国传统声乐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建筑是艺术建筑是文化建筑是一个国家文明的象征;也是一个民族发展历程的见证.优秀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有形的诗歌”,是美感,韵律的体现.因此,建筑和艺术密不可分,上好建筑学专业的美术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对现代建筑的民族性理论进行了再思考,认为民族差别尚未具备完全消失的条件,旧的观念还在渗透每个层次,人类还以民族的形式生活着,反映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筑艺术不可能没有民族性烙印,民族文化还具有某种社会意义.然而,当代建筑师应该关注的是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趋势,而不是将民族性的表现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10.
建筑与艺术     
朱莎 《科技信息》2007,(35):245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它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审美需要。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建筑是在原始的巢居和穴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它的基本形式是利用固体材料来建造一个空间,以满足人的居住的需要。而人在建筑实践的过程中,总是出于天性而“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已经有了“作为艺术的建筑术的萌芽”。因此,建筑是一种实用艺术,是按照美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变迁和中西文化交流冲撞的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受到多学科的关注。从艺术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来看,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是艺术学研究不可忽视的部分;作为民族审美文化核心的民族艺术,在本质上是相互渗透的人类文化中的一个侧面,而文化人类学(民族学)从一开始就把“文化”纳入其研究的范围;民族艺术和民族的风俗习惯常常交融在一起,存在于共同的场域中,成为民俗学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冯方平 《广东科技》1998,(10):12-13
工业设计是一门集人体工程学、美学、仿生学与材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结晶,这门既具综合性又带有边缘性的学科发展至今已有六七十年的历史了。它是现代工业技术和人类文化综合发展的产物,是随着人类对自我、对环境的不断认识以及对工业产品提出不断要求而发展起来的。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给工业设计作了如下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藉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觉赋予材料、结构、  相似文献   

13.
电视剧琐谈     
电视剧,这个新生儿哇哇坠地的第一声歌吟,就惊醒了千家万户,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把数不清的观众吸引到电视屏幕前来。早在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播出电视节目时就宣称:以电视艺术为代表的“影象文化”的新时代已经到来。电视是人类社会进入电子时代的产物,是视听技术大革命的结晶;电视艺术随着现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产生而产生,掌握着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前途无量,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4.
在建筑的功能与美观之间取得平衡并使其相得益彰是建筑创作追求的目标之一.通过总结合肥市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思路,阐述了如何在创作中通过场地设计、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来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和“建筑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谚语是人类文化中最古老、最有价值的语言表达形式之一,是人民群众用来表达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经验启发和感想的各民族文化的结晶。谚语作为习语的一种,是语言和文化的结晶,它是特定区域的人们对日常生产生活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概括,一般精练短小,但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所以,精确的谚语的英汉互译不仅涉及到语言的转换还涉及到文化的转换,谚语的英汉互译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是否能够准确而自然地将原文的文化内涵传达给译文读者。  相似文献   

16.
建筑是人类运用其智慧和技巧创造出来的不同于以往的内外部空间,其目的是为人的各种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满足人类不断增强的物质和精神追求,人们只能通过光影、空间、造型来体验建筑;诗歌是人类为抒发其情感经验与生活历练而创作出来的文学语言艺术,通过抽象的文字艺术来表现动作或情事。两者同属人类文化的精华和典范,在很多方面有着相通甚至共同的意韵。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随着西方列强军事和经济的侵入,必然带动了文化艺术的流入。在这种背景下,上海,这座特殊的城市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设计文化:“海派”设计艺术。“海派”设计以建筑最为典型,形成了大批“海派”风格的建筑群。需要指出的是,“海派”设计文化是不平等的畸形的文化艺术交流的产物,其一开始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作为中国文化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员,它同样为中国近现代设计文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张延东 《工程与建设》2023,(5):1442-1444+1453
建筑地域性的形成和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逐渐形成的,建筑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不仅反映了不同地域人文环境、地理风貌和民族风情等,同时也反映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是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在建筑设计中也产生了很多新问题。鉴于此,本文主要从建筑地域性对当代建筑设计的价值出发探讨当代中国建筑界对于“地域性”在建筑设计中如何体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谢飞是一位充满赤子之心的艺术家,他把出身和受教育的背景融进创作中,唱出了一出出生命和人性的赞歌。他同时也善于思考和进行理论总结,使得他的创作又呈现出理性色彩。犹如他自己所说:我的主要职业并不是导演,而是教师——这一特殊身份对他的创作和艺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在1979—1987年第四代最辉煌的时期,他并不是最出色、影响最大的;但是由于他的坚持和执著,最终使他成为了经典第四代及其“艺术电影”的标志性人物。  相似文献   

20.
大胆借鉴、吸收外国进步的文化艺术,丰富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要重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从文学艺术创作的角度,在《讲话》里针对人们对文艺源流问题的看法,指出古代和外国的文艺遗产不是源而是流,并主张“我们必须继承一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