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记述了中国大蕈甲科垂蕈甲属1新纪录种——阿蒙垂蕈甲Triplax amoena Solsky,1871.对该种进行了形态描述,并提供形态特征图.研究标本存放于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物防治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记述中国大蕈甲科沟蕈甲属2新纪录种,分别是艾佛沟蕈甲Aulacochilus episcaphoides Gorham和三色沟蕈甲Aulacochilus tricoloratus Gorham.提供了形态描述及特征图.  相似文献   

3.
报道中国大蕈甲科Erotylidae 1新纪录属及1新种:五斑大蕈甲Eurtriplax quinquepustulatussp.nov..新种与其近缘种突角大蕈甲E.tuberculifronsLewis,1887的主要区别特征是:触角第2节桔红色;前胸背板后缘的斑双峰状;前胸背板刻点比头部的稀.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4.
9月15日,汕尾某水产精养有限公司,经文锦渡口岸出口一批香菇到香港。现场受理报检、抽样检查,发现香菇样品有虫孔,并见成虫。经进一步解剖香菇,共抓获蕈甲虫成虫5头,幼虫2头。经陈志麟高级农艺师鉴定,该虫为大蕈甲科二纹大蕈甲(Dacepicta Crotch)。现将该虫的形态特征及为害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富硒蕈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论述了蕈菌的硒含量和硒在菌体内的分布,分述了富硒平菇,猴头,凤尾菇,香菇,金针菇,灵芝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富硒蕈菌的利用。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食用蕈菌DNA特征的确定、基因的克隆、克隆载体的构建及转化系统的建立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食用蕈菌的基因工程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食用蕈菌DNA特征的确定、基因的克隆、克隆载体的构建及转化系统的建立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记述中国大陆长棘坚甲属Pseudendestes Lawrence,1980一新纪录种——南德长棘坚甲P.namdaphaensis Pal,1984,该种已知分布于中国云南和印度北部.提供了该种的形态描述和特征图,并比较了其与长棘坚甲属其他种的区别,编制了中国该属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9.
本文记述了采自吉林省临江林业局闹枝林场和望江楼的小甲螨科 Orib-atellidae 小甲螨属 Oribatella 一新种——临江小甲螨 Oribatella lin jiangensis sp.nov,对新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新种与属内近似种进行了比较鉴别。文中所用量度单位均为微米(μm)。  相似文献   

10.
恩施州富硒生物资源的蕈菌转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论述蕈菌转化恩施州富硒生物资源的可行性,提出蕈菌转化富硒生物资源的四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动物标本在教学、科学研究以及科学普及工作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动物标本是动物学教学中最好的、最直观的教具和观察材料,主要种类有浸制标本、剥制标本、骨骼标本、干制标本和玻片标本等.动物标本制作经费主要来自实验课、科研项目和有关课题.通过在开放实验室开展动物标本制作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动物标本在动物学教学中的功能,在于它可以使动物学教学更为直观和形象,活跃动物学教学的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动物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以外钢管材质、加载方向及中空夹层截面为变化参数,进行了 4个圆端形不锈钢管(concrete-filled round-ended stainless steel tubular,CFRST)和2个圆端形普通钢(concretefilled round-ended carbon steel tubular,CFRT)混凝土桥墩试件的往复加载拟静力试验. 分析了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延性系数及耗能等. 试验结果表明:圆端形不锈钢管混凝土桥墩试件的破坏形态均为墩底外钢管的鼓曲及底部混凝土的局部压溃,各试件的滞回曲线较为饱满,无明显捏拢现象,耗能能力及延性均较好;与圆端形钢管混凝土桥墩试件相比,圆端形不锈钢管混凝土桥墩试件的峰值荷载及初始刚度基本不变,但延性及耗能能力增加,刚度退化程度减小;与圆端形实心不锈钢管混凝土桥墩试件相比,圆端形中空夹层不锈钢管混凝土桥墩试件沿强轴加载时峰值荷载、初始刚度、延性及耗能能力均增加,而沿弱轴加载时由于内钢管平直段发生向内凹曲,其峰值荷载及初始刚度虽仍有增加,但延性及耗能能力略有降低. 给出了此类桥墩水平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拟静力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进行了6个配置高强度、低弹性模量、高延性的不锈钢钢筋混凝土柱的拟静力试验,并与普通钢筋柱对比,研究其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位移延性等抗震性能和承载力,并分析轴压比和纵筋配筋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锈钢试件均发生柱根部正截面压弯破坏;其滞回曲线与普通钢筋试件的相似,但耗能能力更好;不锈钢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比普通钢筋试件的略低,但其屈服位移和极限位移分别比普通钢筋试件的大21%~24%和2%~19%;不锈钢试件的受弯承载力计算值和试验值之比与普通钢筋试件的相近,平均为0.79,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当箍筋间距大于100mm时,其约束作用对试件承载力的提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观察相关植物实物标本及切片标本,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然后对实物及切片标本与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和讨论,得出相应的形态学、解剖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结果和结论,并对此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不同形状尺寸C20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量试验分析了不同形状和不同尺寸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的相关关系.采用的混凝土试件的形状有立方体、圆柱体及棱柱体,混凝土小试件的横向尺寸为150 mm,大试件的横向尺寸为450 mm.全部试件采用统一配比、统一养护条件,统一试验龄期(约90 d)及统一加载条件来进行加载试验,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通过试验发现它们的抗压强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可用统一的经验表达式来描述.  相似文献   

16.
通过4个剪跨比为1.39、考虑波纹管组合钢筋浆锚搭接长度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试件的拟静力试验,从试验结构试件的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等方面,分别研究波纹管内钢筋搭接长度对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个试件的破坏模式表现基本相同,试件边缘竖向钢筋首先受拉屈服,墙体两侧底部混凝土受压破坏;各试验工况下试验结构试件的承载力试验值高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公式计算值的1.57~1.71倍,延性系数均大于4,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大于1/120.  相似文献   

17.
文章建立沥青混合料小梁的数值试件,以应力强度因子KⅠ值及J积分值为控制指标,分析小梁的尺寸效应并给出合理的网格密度;通过断裂力学的分析方法,在不同尺寸的数值试件中分别选择一系列的网格划分方式,对相应的控制指标进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在不同尺寸的数值试件中,控制指标计算值与试件网格密度的大小均成正相关变化,但逐渐趋于稳定;小梁数值试件存在合理的网格密度,但对不同尺寸的试件该值存在差异。通过Matlab GUI对计算结果建立交互界面,能直接给出不同尺寸试件的合理网格密度。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不同偏心率、混凝土强度等级、套箍指标和配骨指标的6根钢骨钢管混凝土短柱试件,详细分析了试件在偏心受压下的破坏过程和破坏特征。试验表明:小偏心钢骨钢管混凝土柱的初始破坏是从近偏心受压侧的钢管受压屈服开始,最终破坏是由于混凝土膨胀引起了钢管局部的屈曲所致。钢骨钢管混凝土柱中的钢骨可以有效的阻止混凝土的剪切斜裂缝,从而提高了钢骨钢管混凝土的延性。在钢管纵向没有达到屈服前,钢骨钢管混凝土柱横截面应变分布呈线性分布,满足平截面假定。上下端铰接的小偏心钢骨钢管混凝土柱的侧向挠度曲线接近于正弦曲线,满足标准柱的假定。随混凝土强度的提高,配骨指标和套箍指标的增加,钢骨钢管混凝土柱的竖向承载力极值均有所提高;但随着偏心距的增加,试件的竖向承载力和延性会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9.
采用显式动力有限元软件LS-DYNA,对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霍普金森压杆冲击试验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混凝土和霍普金森压杆的本构关系分别采用弹塑性流体动力模型和虎克定律描述,钢纤维的增强与增韧作用则通过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强度与失效应变来体现.结果表明:试件内部应力趋近于均匀之前,经历了初始状态的应力震荡;试件的破坏稍微滞后于应力峰值;相同的冲击速度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试件各个时刻的破坏程度轻于未掺钢纤维的基体混凝土试件,当基体混凝土试件裂成多块时,钢纤维高强混凝土试件还基本保持整体.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相似性,基本能够反映出试件受力与破坏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采用硅酸根电迁移反应法致密化和表面涂覆砂浆,研究了水胶比、矿物掺和料、养护龄期和试件厚度等砂浆特性参数对被处理砂浆试件表面涂层厚度、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的减小与养护龄期的延长,砂浆试件生成的表面涂层增厚,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电阻率提升增大;加入掺合料的砂浆试件形成的涂层厚度和电阻率大小顺序为硅粉矿粉无掺合料粉煤灰,掺硅粉与矿粉的砂浆试件电阻率出现的峰值时间早于无掺合料试件;硅粉砂浆试件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增幅大于无掺合料砂浆,而粉煤灰砂浆试件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变化不明显;砂浆试件厚度对于硅酸根电迁移反应法处理的砂浆性能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