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生物多样性与其保护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种的保护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保护物种则必须从保护其生存环境、研究其基因多样性等多方面进行。物种的丧失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生物多样性程度的降低对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将产生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环境中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薛南冬  王洪波  徐晓白 《科学通报》2005,50(22):2441-2449
康和生存环境的影响值得重视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是一类能使人类和生物的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的特殊外来物质, 它对人类和生物的荷尔蒙分泌机能有极大的破坏性, 并可能给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本文以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环境中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为重点, 对水环境中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问题产生的背景、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的特点、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对人和野生生物的有害影响及其影响机理, 以及水环境中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迁移降解途径和监测方法等作了评述. 认为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对水环境以及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的影响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
我们居住的地球从远古时代的汪洋一片,经过不断的地质变化,逐步演变为多种多样的生存环境——高山、平原、荒漠、森林、江河、湖海等等,因此也相应具有不同的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环境。在各种生存环境中孕育着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种各样的生命,每一种生物成群结片,便形成了生物种群,而一个个的生物种群互相作用,共同生存于同一生境(生物栖息的环境,后同)中,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复合体,这个复合体就是生物群落。这种生境、生物群落多样化便构成了生态系统多样性,按景观条件和生物种类组成的不同,地球表面的生态系统可分为森林、草原、荒漠、湿地和海洋等5个类型。  相似文献   

4.
美国华盛顿特区大学的生物学教授戴维·卡尔内尔多年致力于洞穴生物的研究。他认为,在美国4.5万多个幽暗的洞穴中,栖息着很多生物,这些隐身在不同暗洞中的生物各不相同,一个洞通常只适宜某些特殊的生物生存。所以,如果某一个暗洞中的生物被彻底消灭,我们的地球就会永远地失去这些生物种类。 笼中的“金丝雀” 卡尔内尔最近对美国1000多个暗洞中的生物进行了普查,他指出,“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特殊的生存条件,生存环境的任何细微变化都可能危及物种的生存。” 与卡尔内尔一道进行此项研究的专家有:波士顿自然保护研究所的劳伦…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魏勇研究员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德国马普太阳系研究所等单位的学者合作,对地磁倒转开展了针对性研究,并提出了全新的观点:首先,地磁倒转与生物大灭绝应该是"多对一"的对应关系,而非传统观点认为的"一对一"关系,即地磁倒转对生物生存环境造成的损害应该是长期的、可积累的;其次,地磁倒转造成磁层保护作用减弱既能造成高能粒子入侵,又使得氧离  相似文献   

6.
如果能在火星上找到生命,最有可能是哪种类型?曾有科学家表示,无论是在金星、火星还是在遥远的木星上,不要指望能够找到智慧生物或其他大个头生物.在那些星球上,最有可能繁衍生息的是以细菌为代表的微生物,因为只有微生物才可能自如地应对各种极端的生存环境.这些看似微小得肉眼难辨的生物,是宇宙中最顽强的生命形态.  相似文献   

7.
人类疾病与人类生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人类是自然界演化的产物,而人类产生之后,又组成了一个有别于自然界生物的人类社会,形成独特的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现代人类生态系统是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对立统一的产物,是它们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类的繁殖发展、人口数量、居民分布、人群健康、个体特征、寿命长短等都与人类的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两方面)的结构特点、区域性质和发展演化紧密相关。作为人类生态重要一环的健康与疾病问题,更与其生存的生态系统休戚与共。所谓疾病,是  相似文献   

8.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高明  李勇 《自然杂志》2010,32(5):267-271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多样化程度,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赖以为继的生存环境的多样性。它包含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人类过度利用自然资源,不恰当地利用物种资源,加剧了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加速了物种的退化。国际社会制定并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样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但各种措施已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9.
全球变化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引言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是指整个地球系统及其支撑生命的环境,在生物过程影响下,尤其是在人类活动参与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研究全球变化,目的在于了解、控制为生命提供生存环境的整个地球系统中,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之间相互作用和发生在该系统里的变化,以及人类对这些  相似文献   

10.
水中的生命     
在古生代时期,生物开始离开生命的摇篮──水。去适应陆地生活。最先涉足陆地的生物是各种各样的原生物──蠕虫和腕足类动物,时间距今大约4亿2千万年,地质学家称之为志留纪时期。在石碳纪时期(大约3亿年前),软体动物、第一批脊椎动物和远古两栖动物也相继爬上了陆地。最终,爬行动物成为首批脱离水生环境,完全适应了陆地环境的生物。然而,并不是所有这些登上了陆地的生物都永远地摒弃了水生环境。一些生物最终返回水中,并再度适应了它们祖先的生存环境。这一切变化给生物的体型、行进方式、呼吸、联络方法、育婴和自卫等都留下了…  相似文献   

11.
就像基因组学和生物医学以人类健康为主旨一样,生态学和资源生物学旨在保护地球的健康。不幸的是,与前者相比,后者发展进程困难重重。阻碍后者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世界上众多生物多样性现象的无知。特别是在物种层次的知识极端匮乏,这严重制约了人们对生物多样性和全球生存环境的进一步研究。 迄今为止,许多专家倾向于认为地球上物种总数在1000万个左右,其中已拥有科学名称的物种估计在150万~180万个之间,已开展有关生物多样性测定的核心物种约为50万个,如导管植物、脊椎动物和少数无脊椎动物(珊瑚、蝴蝶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湿地现状及其生态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晓怡  何池全 《科学》2004,56(3):29-32
湿地是季节性或常年积水,生长或栖息着喜湿植物、动物,有泥炭积累或土壤发生潜育化的地域,它是水陆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处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过渡带的自然综台体,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交往范围的扩大,一些物种借助人的作用或其他途径由原生存地移居到另一个新的生存环境,并在新的栖息地繁殖和建立稳定的种群,这样的物种就被称为外来物种.有针对性地引进优良动植物品种,既可以丰富引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又能带来诸多效益,但若引种不当或缺乏管理,则会引发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封面说明     
《科学通报》2016,(Z1):393
正重离子加速器具有重要的科学作用和社会意义,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宇宙演化、解决人类有关生存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如探索原子核存在的极限,探究宇宙中铁到铀元素的来源以及能量的起源,探究太阳系的演化过程等.此外,重离子加速器可为应用研究提供独特的实验条件,可开展先进能源相关材料研究、生命科学研究、高效生物农业研究、空间辐照效应研究等.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是一个依  相似文献   

15.
有史以来,纷繁浩渺、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生物就令人心驰神往,驻足求索。随着地球步入中年,地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从而引起众多动物求生行为的改变和发展,以适应变化中的生存环境和空间。多年来,各国科学家对这些神奇的动物行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其中美国生物学家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颇引人注目。据悉这些研究成果,在不远的将来通过生物学中某些分支如遗传学、生物工程学、仿生学和相关科学与渠道转化为生产力将赐福于人类。为此,笔者摘译其中几则,通过本刊奉献给读者,或许人们读后会有所启迪和收益。  相似文献   

16.
经过数十亿年的进化,自然界中的生物体有着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优异结构和特殊功能。笔者以具有超疏水 自清洁功能的荷叶表面、色彩斑斓可以吸引异性的雄孔雀羽毛,以及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等优异机械性能的贝壳珍珠 层这三种生物体表面和生物材料为例,展示了其微观形貌上的纳米结构以及这些纳米结构精密有序的组装方式,揭 示了这种微观结构与其在宏观上的特殊性能存在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主编: 潘学峰 出版: 科学出版社 2004年8月 定价: 52.00元 本书对基因在生物细胞内的组织、维护、DNA的遗传和变异, 以及人类基因疾病的分子基础进行了系统、紧扣前沿的描述. 全书分为3篇. 第1篇阐述了核酸, 染色体和表位遗传控制, 基因组分析; 第2篇则介绍了基因在各种情况下的维护机制, 包括DNA活体内代谢、DNA的损伤和修复、基因重组、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控制、DNA复制及损伤修复、重组的协同; 第3篇则有选择地介绍了与基因自身维护有关的人类疾病发生, 包括肿瘤和癌症的发生, 基因组的稳定性与人类疾病, 生存环境、基因突变和人…  相似文献   

18.
陈浩  陈利军 《科学通报》2007,52(5):555-561
外来物种入侵已经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公共健康、农业生产力和生态完整性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 描述和预测外来入侵物种的空间分布对物种入侵的防治和早期预警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物多样性数据的不对称性以及生物建模过程中模型选择的不确定性给入侵物种空间建模带来了困难和局限. 本研究利用统计学和信息理论的方法, 从地学空间制图和生物建模的角度研究了外来入侵物种(以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为例)的潜在分布以及环境影响因子,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ogistic回归模型. logistic回归模型的选择基于Akaike信息标准(AIC), 针对物种数据的不对称性,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频率统计的方法去划分物种源生地的适应性生存环境. 最后, 我们把在源生地建立的模型和分类标准投影到入侵地绘制了该物种在入侵地的相对适应性分布图.  相似文献   

19.
大气污染与防治的过去、现在及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气污染危害性本质上是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文章将大气污染与防治分为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阐述了如何用数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描述和计算这3个过程,对其发展历程及相互关联进行了系统评述.综合论述了大气物理、大气化学、源排放清单、大气环境监测、气象场预报、空气质量预报、源解析与溯源、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大气污染控制等方面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发展沿革、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由于大气污染与防治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及其数学描述方法和计算原理等极为复杂又交错影响制约,文章提出了大气污染危害性识别与控制的理论框架及核心科学问题,指出动态排放源清单反演与生成、颗粒物毒性识别、化学过程数据同化、健康风险预报预警、应急来源解析、动态优化控制等方面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标准还不成熟,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另外,文章指出将大气污染物毒性与健康风险直接关联,可为大气污染应急优化控制和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与重污染源布局的优化问题提供更加直接和有效的科技支撑.本文提出的理论框架及核心科学问题的实现,将为找准污染源头、实现靶向治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发挥基本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然信息     
微生物能在其生存环境中吸收或排出各种物质,若排出的物质是电极活性物质,就能构成所谓微生物电池。氢气是非常优良的电极活性物质,但能产生氢气的微生物并不多,需人工培养,将生成的氢气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