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弹道导弹激光引信测距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激光引信在弹道导弹上被用于测量并控制弹头的爆炸高度。为研究激光引信的测距性能,在给定引信的测量高度指标后,基于脉冲激光测距方程及雪崩光电二极管输出信噪比计算公式,仿真得到了在不同探测器接收口径及不同大气能见度条件下,激光引信接收信噪比随激光器峰值功率变化曲线,确定了满足一定虚警概率和发现概率条件下所需激光器的最小峰值功率值,并分析了接收口径及大气能见度对激光引信测距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雷达引信故障诊断和预报的新算法。该算法利用时间序列的信息熵构造信息花费函数,以雷达引信的实测数据为基础选取好小波基,利用小波的多尺度分辨分析对雷达引信的漏脉冲进行分析,以互相关和统计算法分别建立了雷达引信正常工作和故障状态下的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定量地分析雷达引信的工作状态,准确地预报雷达引信的故障程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导弹引战配合仿真要求,基于模块化和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思想,提出了一种仿真系统软件框架,包括模型管理模块、遭遇参数处理模块,引信仿真模块、战斗部仿真模块、可视化模块.介绍了复杂目标的建模方法与近场电磁散射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引信启动特性,提出了一种引信延时调整方法.用OpenGL实现了引战配合全过程的可视化动态仿真.通过仿真实例,演示了该仿真系统在防空导弹研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引信惯性部件坠落动力学试验分析及数值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惯性触发机械引信的惯性部件在坠落过程中的位移是引信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通过研究并设计了引信坠落试验方法,借助测试曲线,运用动力学方法对弹丸坠落时的引信惯性部件运动规律进行分析和仿真.建立了引信惯性部件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引信惯性部件的运动规律.设计了引信测试平台,建立了基于Labview平台的引信动态采集系统,进行了大量的坠落碰撞试验,得到了在不同的坠落高度条件下,弹丸对水泥地面、钢板等不同介质的冲击加速度,根据动力学模型对惯性体的行程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引信的设计和验收提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提高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测距精度的最大值估值算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在理论上具有很高的测距精度,然而其实际系统通常是通过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在其回波功率谱或距离谱上获取其距离信息的,因而受到采样与处理字长的限制,使得其实际测距精度与其距离分辨力处于同一数量级。为此,根据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回波功率谱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最大值估值算法。在计算量增加不多的情况下,可以大大提高其实际的测距精度,以满足高精度测距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6.
针对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ion continuous wave, FMCW)引信在超宽带电磁脉冲环境下易受干扰的问题,将场路联合仿真的方法应用于引信射频前端超宽带电磁脉冲耦合效应研究。仿真实验采用先辐照后注入的方法,首先对引信射频前端模型进行平面波辐照;然后将耦合电压导入引信接收机进行效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超宽带强电磁脉冲很难对接收机内部元器件造成毁伤,其耦合效应主要体现为干扰效应,当耦合进入接收机中频带的能量足够淹没正常输出信号能量时,引信测距功能会受到干扰。  相似文献   

7.
导弹无线电引信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导弹无线电引信模拟仿真系统的现状,分析了导弹无线电引信目标散射模型,根据亮点法和面元法模型设计和实现了导弹无线电引信的半实物仿真系统,通过中频调制实现引信探测脉冲的变换,采用模块化方法设计亮点回波模拟器,满足系统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采用仿真数据分布式存储,满足半实物仿真系统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电路仿真的接收机中频放大器的GFRF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引信是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关系着武器整体性能的发挥,因此,雷达引信的性能测试是武器系统运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雷达引信的性能是目前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接收机是雷达引信重要组成部分,对接收机的测试是引信测试的关键步骤。本文基于雷达引信接收机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实际电路结构,利用EDA仿真软件Multisim2001建立了引信接收机的中频放大器、检波器的仿真模型,对实际引信测试过程中不可测的信号进行了仿真测试,在此基础上,利用非线性系统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中频放大器和检波器的广义频率响应(GFRF)简化辨识模型,该辨识模型为雷达引信的快速测试提供了一个标准模板,它是构造雷达引信自动化测试系统的基础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9.
脉冲多普勒引信杂波启动特性的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采用下视工作方式防空导弹,地、海杂波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它将严重影响引信低空时的正常工作,因此分析地、海杂波对引信的干扰进而提高引信的抗杂波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结合脉冲多普勒引信工作特点,对杂波进行了建模,分析了影响杂波信号强度的因素,提出了按照引信距离多普分辨单元进行杂波信号强度分析的方法。通过实例仿真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给出了两种实例下的仿真结果。介绍的方法具有运算量小、速度快的特点,适合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引信多普勒频率估计导弹脱靶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利用导弹引信多普勒频率数据求取脱靶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非线性最小二乘优化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导弹遥测数据独立获取引信多普勒频率数据,因而在无须对测量系统作任何改进的情况下,可得到导弹脱靶量的最优估计。通过对污染数据的野点剔除、补点和逐次逼近,有效地提高了脱靶量的估计精度。给出了应用该方法的具体步骤,通过模拟和实际数据计算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防空C3I雷达情报网数据融合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C3 I系统的数据融合算法运算量大、融合精度不高。根据我国防空C3 I系统的现状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防空C3 I系统数据融合算法。由于神经网络是全并行工作的 ,所以此算法具有处理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仿真结果表明 ,航迹交接算法和航迹融合算法的性能都比较好 ,对真实雷达网数据融合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用模糊逻辑算法和改进的 B P算法对某空空导弹未知攻击区辨识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算法效果均佳,但各有其特点,而且互不能替代。前者的收敛较后者快,后者的精度(在有限样本下)较前者高。用传统的最小二乘法对未知攻击区的辨识分析是难以达到的。  相似文献   

13.
用于被动声引信设计的虚拟现实系统(AFVRS)是基于PC和局域网(LAN)的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其结构的设计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对其基本结构对象的功能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阐述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三模复合寻的制导的数据融合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三模复合制导系统的数据融合模型,提出了应用贝叶斯推理技术进行数据融合的信号检测方法,分析了这种复合制导方法的性能。分析表明,这种复合制导模型均具有较高的检测概率,较好的容错性和环境适应性,因此具有较好的制导性能。  相似文献   

15.
CCD精密测量系统及其数字信号处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CCD精密测量系统中的信号采集和处理的工作原理,阐述了测量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芯片)在系统中的工作原理,同时还介绍了测量系统的软件工作过程。文中概要介绍了CCD器件的工作原理和CCD器件用于测量中的特点。通过本文,我们可以了解到CCD精密测量系统中DSP芯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统计理论为基础,以研究命中概率为手段,提出了两种自导武器攻击弹道命中精度的统计分析方法.并讨论了武器各性能指标对命中精度影响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存在的功能缺陷,讨论了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新一代智能文字处理系统的功能及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8.
收发全数字波束形成相控阵雷达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介绍了基于DDS技术实现系统幅相控制的8单元收发全DBF(数字波束形成)相控阵雷达的基本原理,并讨论了天线、全数字T/R组件、系统软件等各分系统组成。同时介绍了该雷达系统的工作过程、系统校正过程,还给出了实际测量的系统各发射通道的幅相误差、误差补偿后不同加权的发射方向图、零点形成发射方向图以及接收方向图。  相似文献   

19.
导弹机动生存能力评估仿真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导弹机动生存能力的角度出发 ,分析了基于机动生存能力的作战方案评估仿真系统的特点 ,通过从作战方案中提取决策要素 ,建立了用于研究该系统的仿真模型 ,并讨论了模型的结构、功能和算法。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 ,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评估结果能为指挥员制定作战方案提供辅助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运用比例导引实现对目标卫星的拦截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比例导引实现对目标卫星拦截的中制导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发射惯性坐标系中由已知目标卫星和拦截器的实时绝对状态参数构造两者的相对运动参数,由此形成导引信号,调整拦截器姿态,得到正确的推力矢方向,然后在拦截器体坐标系中执行制导指令,达到抑制视线转率的目的。为此,提出了多种导引方案,并进行了比较,还给出了选择开关曲线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在中段运用比例导引可保证向末制导转换时有较高精度的转换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