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两种方法对谐振电路的幅频特性和品质因数进行了测量,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品质因数是谐振电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文章从RLC谐振电路品质因数的定义出发,给出了一般RLC电路谐振时品质因数的计算方法,即当电路谐振时先计算端口的阻抗或导纳,得到等效的串联或并联电路的R、L、C参数,然后套用串、并联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计算公式即可。实践证明,该方法简单、正确。  相似文献   

3.
对谐振电路品质因数已有的几种定义进行了讨论,这些定义存在着适用范围不普遍、物理概念不够严谨的情况.因此提出品质因数的新定义:品质因数等于谐振电路的电感或电容储能的峰值与谐振电路在一个周期消耗的能量之比的2π倍.这个定义的物理概念清晰严谨,应用方便,适用于线性谐振电路品质因数的计算.并用这个新定义计算了RL与C并联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讨论了几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谐振电路品质因数的定义及其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谐振电路品质因数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表述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分析比较了各种定义表述的特点,指出了品质因数的功率定义所具有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并举例说明用功率定义求品质因数的便捷及根据电路元件连接情况选用储能元件无功功率的计算方法.建议谐振电路品质因数统一采用功率定义.  相似文献   

5.
本较详细、全面地讨论了RL-C串联谐振电路中品质因数Q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用两种方法对谐振电路的幅频特性和品质因数进行了测量,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三种不同结构的RLC并联谐振电路的输入复导纳、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Q,指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为选择RLC并联谐振电路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谐振电路品质因数的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秀芳  王翠珍  黄聚义 《科技信息》2009,(7):156-156,167
针对电子专业学生学习高频电子线路时对谐振电路品质因数Q的质疑,本文主要分析了有关谐振电路品质因数的几个问题:首先辨析了品质因数的基本概念,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品质因数与谐振电路的重要关系,最后介绍了一种计算品质因数值的简单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三种不同结构的RLC并联谐振电路的输入复导纳、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Q,指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为选择RLC并联谐振电路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关于谐振电路品质因数的教学研究和设计。设计注重从谐振电路实际应用的效果出发,展开品质因数的讨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给出品质因数的提法和物理意义。同时注重设计的逻辑性和启发性,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方便。也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11.
对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的教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的深入讨论分析,对学生在基本概念的认识、应用及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改进的AR模型谱估计法提取载波频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利用改进的现代谱估计方法来估计通信信号载波频率的算法 .把载波的提取看成受到干扰的正弦信号的频率估计 .首先对通信信号进行AR建模 ,求出AR模型表达式的零极点 ,再考虑这些零极点的频率响应 ,去掉那些对频率精度影响较大的零极点 ,这样就可以提高谱估计方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频响函数的模型修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频响函数的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不但避免了模态分析过程,以设计参数为修正对象,而且不需要将有限元模型的频响函数与实验测得的频响函数进行匹配,仅需要少量实测的频响函数数据即可完成模型修正过程.通过桁架结构的模型修正算例表明,采用该模型修正方法在噪声的干扰下仍然能够获得理想的修正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调频脉冲扫频的导弹舵机频率特性测试方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了实现导弹舵机的高效和高精度频率特性测试,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调频脉冲(chirp信号)扫频的新型频率特性测试方法. 分析了调频脉冲扫频信号的特点,设计了以该信号为激励信号的频率特性测试过程,解决了激励信号产生和数据采集处理等关键问题,并与常规的频率特性测试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调频脉冲扫频法具有与正弦逐点扫描法相同的测试精度和重复性,适合导弹舵机频率特性的快速测试.  相似文献   

15.
一种准零刚度被动隔振系统的非线性共振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一种机构的负刚度特性和它与线性主弹簧并联后而成的隔振系统的准零刚度特性,推导了准零刚度被动隔振系统的主谐波共振、亚谐波共振和超谐波共振的幅频特性表达式.结果表明,机构的负刚度区域随弹簧的初始变形与杆长的比值增大而变宽;隔振系统的准零刚度区域随主弹簧的刚度与机构中的弹簧总刚度的比值以及机构中的弹簧初始变形与杆长的比...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识别系统阻尼的方法,即直接从频率响应函数出发,识别结构的阻尼矩阵。利用该方法,可同时识别出结构的粘性阻尼和结构阻尼,每种阻尼由其对应的阻尼矩阵表示。对一两自由度的阻尼系统,利用本文的方法对阻尼进行了识别,并对均匀分布的噪声对阻尼识别精度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一实际的弹性地基梁中,成功地识别了阻尼矩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力学分析和实验证实:叶片在受敲击等瞬态激励某段时间之后,其小阻尼自由振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一阶振动固有频率所确定的基音,而其它高阶振动固有频率所确定的泛音极弱,且叶片的一阶共振频率与一阶振动固有频率极为接近。因此,对一阶共振频率的测量就可以通过自由衰减曲线法转化为对基音频率的测量,即用敲击使叶片产生能够测量的自由衰减的声音信号,将记录下的时间历程与时标比较,便可算出该叶片的共振频率。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RLC串联谐振曲线的非对称性及品质因数Q的测量值与计算值偏离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