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熊芳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4):135-137
中外比较的角度入手理清慈善文化和志愿者文化的异同;再以广州志愿文化的发展现状为例分析志愿文化"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价值内核,并从政策、经济社会和地域三方面论证广州志愿文化发展的成因,最后根据广州志愿活动的需要提出在制度、技术和组织等方面,寻求志愿文化建设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2.
开漳圣王文化是生活世界总体文化,更是工作世界本质文化。其德育思想资源丰富且具有现代性,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道德信仰、开拓创新、工作创造等文化精神。开漳圣王文化"创新德育"思想资源的现代转化主要是指闽南文化风土中的教育主体运用开漳圣王文化的德育思想资源,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实践活动。创新精神是开漳圣王文化最根本的道德精神,开漳圣王文化德育资源的核心是创新德育资源。认知与研究转化、文化交流转化、学校教育转化、载体建设转化构成了开漳圣王文化德育资源转化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广州市民来说,每月一次的免费科普游活动是他们畅游科学知识殿堂、感受科技魅力的特色科普活动项目。从2013年9月开始,广州市科协每月开展一次"广州科普一日游"活动;2014年8月又启动"广州科普游自由行"活动,进一步扩大受益面。活动将普及科学知识与游览休闲相结合,包含了观看展览展示、体验工农业生产、现场进行科学实验等活动,让市民在参观中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魅力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高校科研  相似文献   

4.
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现代化大都市的活力所在,是经济竞争的关键。进一步提高广州技术创新能力,是实施广州科技兴市战略、改革与发展国有企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抢占新世纪产业制高点的关键,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一、广州技术创新基本状况 1、独立研究开发机构数量较多,企业研究开发能力逐步增强。2002年广州全市各类独立研究开发机构192家,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9万人。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开发机构161个,比2001年增加1个,占全市595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已设立科技开发机构的占27%,开  相似文献   

5.
早在汉代,中国就出现"立春"时的风俗活动,但是经过不同时期的衍变,在广州,却形成了"生菜会"这道特有的民俗盛景。由于特定区域的文化孕育,近年来,生菜会规模大有扩展。本文就生菜会的源头、流变及其相关活动的文化衍变作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广州亚运会赛事活动和赛事宣传所要表现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吸引力进行阐述,为塑造国家形象进行了理论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定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实质,是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培育城市的气质,确立城市的品位。广州城市文化形象的建设就体现现代岭南文化的精神,其发展方向可定位:开放,创新,务实,高雅的现代化中心城市。提出人的素质是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根本,增强审美意识是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指导思想,确立人本原则是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核心,制定建设规范是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傅常庆 《科技资讯》2010,(18):72-73
在广州地铁某区间施工中,由于地质条件变化而需要在软弱土层中对盾构机刀具进行更换,通过采取优质泥膜、封堵漏气通道等措施及保压实验、合理的作业流程等,顺利实现了气压开舱作业,是软土施工中的一次突破。本文通过在砂层浅覆土段盾构气压开舱施工实践,对在不良地层进行气压开舱作业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安全是企业永恒主题,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工作的灵魂,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尤为迫切。一、加强领导对安全文化认识,是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思想政治上的保障,在职工中形成共同遵循的价值观。二、营造浓厚文化氛围是安全文化建设成果具体表现,主要是加强职工观念、文化建设的同时经常开产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竞赛、比武等活动。三,完善机制约束力,和执行力,规范职工安全行为。总之安全文化是企业长期相沿约定俗成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记者:您认为广州的创新环境如何?它是否能被称之为"创新型城市"? 张新政:在广州工作生活是一件非常舒适的事,东北菜、潮汕菜、川菜、湘菜、徽菜、法国菜、日本菜……各地美食都能在广州扎根发芽,单从这个吃的文化,我们就可以看出广州文化的基调,这是一个灵活、变通、吸收、兼容的城市,对待人才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文章谈了仪式研究的文化阐释意义,从"仪式叙事"看中国礼经的文化内涵,仪式叙事、文化认同与历史书写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广东与香港乡村太平醮的比较的结果反映出民间仪式既有多变性也有同一性。变异性主要表现在仪节名称、仪节的具体操作方式和某些纯地方性仪式不同,同一性表现在具有基本相同的来自道教正统的仪式结构和基本相似的地方仪式结构,显示出民间既重视在太平醮中加入地方的表达方式也重视整体仪式符号的规范性。这样,太平醮作为一种集体仪式既表达了地方文化需求,也表达了对中华文化整体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兰岚 《长春大学学报》2014,(10):1431-1434
通过对中国礼文化内涵、特征的概述,探寻中国礼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并从将中国礼文化纳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开展中国礼文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校园文化中的中国礼文化建设三个方面论述中国礼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丧葬活动中包含着丰富的仪式,在诸多仪式的背后潜藏着人类的种种意识。在甘肃陇中地区的丧葬习俗中,丧葬仪式的每一个环节都隐含着当地人的意识。在人类学的视野下,甘肃陇中地区的丧葬仪式中显示了灵魂意识、亲情意识、恐惧意识和狂欢意识。探讨在丧葬活动中的仪式和意识之间的关系,在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为例,从人类学的学科视角,对蒙古族哈达文化进行阐释和分析。通过论述哈达在蒙古族仪式生活中的使用情况,分析得出哈达的文化角色是仪式用品、礼仪用品与礼物;进一步探讨了哈达文化的社会文化功能,总结出哈达文化具有表达性、工具性以及文化表演、文化认同与传承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礼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对中国的民族意识和审美心理都具有深刻影响。它至始至终包含了巫术礼乐、治国礼乐、儒家礼乐三个文化层面。当代礼乐的重构从巫术礼乐中汲取的是对信仰的坚贞,从治国礼乐中汲取的是对爱国精神的崇尚,从儒家礼乐中汲取的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当代社会若能脚踏实地地将这三者内化于我们的思想和实践中去,复兴和传承礼乐精神将会大有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内在凝聚力将会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7.
台湾天界神傩源自中原驱逐邪崇的理念,是中华远古傩文化在闽台信俗文化圈衍生的表演形态,较为完整地承袭了中华傩文化的核心思想与处事逻辑。它在借鉴传统“大神尪”傩舞形象塑造的基础上,基于两岸民众信仰、情感与审美情趣,从神祇定位、身型扮相与行傩阵法等方面丰富“大神尪”傩仪的符号内容,使其融祭祀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塑造出正义凛然、俊美挺拔、不怒自威、武艺超群的将帅神尪形象,并从娱神娱人转化为两岸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蕴含着镌刻历史、传承艺脉进而根植人心的民俗意涵。两岸傩文化同根同源,台湾天界神傩是两岸信俗理念互渗与仪式互鉴的的缩影。  相似文献   

18.
仪式与族群记忆:对藏缅语族婚俗的人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缅语族不同语支的各个族群举行婚礼时,有专门的仪式将舅权体现得淋漓尽致,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丝毫不曾衰减。用文化人类学婚姻与亲属制度的理论分析,可以看出这种共同的仪式体现了这些族群对同一族源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19.
求务是金龙壮族布傣族群侬峒节一种民间宗教信仰的法事活动。求务法事操持者通过对天琴、弹唱经书及法事仪式等要素的操作,向天转达人的祈求,实现祈福消灾的意志与愿望。求务仪式复杂而蕴寓高远,隐藏着丰富的象征意义,蕴寓着深远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诗经·小雅》部分诗篇是因周礼而作,是周礼的文化产物。以周礼为背景对这些诗篇加以对照考查,可以揭示诗篇创作的本义、本事,从中窥视《诗》与礼的关系,纠正一些关于这些诗篇的误解。"养老乞言"礼是周礼中的重要礼节,是周天子为父兄辈而设的一种"乞善言"的礼仪;与之相应,《诗经·小雅》中《鹿鸣》《常棣》《伐木》等诗篇是诗人据"养老乞言"礼而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