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锡矿山矿区内不同地段或不同深度,由于构造作用力的差异,导致形成的控矿构造亦有差异.在深部,主要是断裂及附近的微角砾岩化带和裂隙带控制矿体;在中部,主要是背斜和断层综合控矿;而浅部主要是背斜构造控矿.这种控矿构造的类型随深度的变化可分为3层,概括成“三层楼”控矿模式,以此模式为指导,对矿区内外围进行了成矿预测,得出北部区的背斜分布区和北矿深部等是有望找矿区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贵金属与控矿构造研究表明,断裂构造,特别是次一级断裂构造是最重要的控矿构造。文章对F1断裂的性质特征、及旁侧次级断裂的控制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总结了F1断裂与金矿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川西北地区控矿断裂的分形特征及其预测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断裂构造是控制川西北地区金矿形成与分布的主导因素。运用分形方法定量计算了该区金矿化异常和控矿断裂体系的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地球化学数据二维空间序列的R/S分形方法可以较为精确有效地厘定金矿化的空间结构特征,分数维D值的大小能表征控矿断裂体系的复杂性。金矿化带整体上受NW向断裂控制,但放体则产出于NW向断裂与NE向断裂的复合部位。根据对三个矿化区断裂体系分维特征与金矿发育特征关系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铀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的探讨,总结了铀成矿基本规律,包括时控规律、空间分布规律、铀矿化类型及特征和控矿因素.其中强调指出,本区构造、地层和岩浆岩接触带三位一体联合控矿,而断裂构造作用是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找矿前景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吴元科 《甘肃科技》2009,25(16):25-28
水洞金矿床位于关子镇一元家坪和舒家坝一太阳寺两条区域性韧性剪切带及天子山和磨扇沟花岗岩体的加持区,金矿化严格受近EW向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控制,金矿化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通过对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化特征的描述和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的总结及成矿条件的分析,认为该矿床的形成具有金源、构造及热动力“三位一体”成矿有利条件,水洞沟矿区及其外围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浙江萤石矿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构造控矿特征明显。文章以武义盆地刺刀畈萤石矿区为例,重点探讨了控矿断裂规模、产状及其力学性质、变形特征等对萤石矿成矿的重要控制作用,揭示了相应的构造控矿特征与规律。  相似文献   

7.
煎茶岭大型金矿床分布在超基性岩与白云岩的接触断裂含金蚀变白云岩带中。受F451断裂构造控制,矿体的空间变化规律与F451控矿断裂的空间分布是相对应的。超基性岩是金的主要矿源层;断头崖组白云岩刚性易破碎,节理发育,化学性质活泼,利于矿液的交代。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赣北地区锡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在收集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锡矿密切相关的围岩含矿建造、控矿构造及岩浆岩成矿专属性开展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赣北地区新元古界双桥山群和晋宁期花岗岩是锡多金属矿成矿物质的基础,矿田或矿集区主要位于NW向(或多组复合)构造控制复式杂岩体岩基之中,矿床或矿体则主要受白(二)云母花岗岩岩瘤(脉)制约,主要分布于岩体接触带附近,尤其在白(二)云母花岗岩体上拱凸的内外接触带更为明显,白垩纪晚期伸展作用形成的NNE向构造往往控制着矿体展布。本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的锡矿找矿工作提供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九嶷山地区金鸡岭岩体北外带铀矿床控矿(含矿)断裂构造的详细研究,认为控矿断裂构造在其发生转折变缓部位(此处构造带内弧形断层面发育)易形成富矿体,控矿断裂构造的形态、产状、规模和分布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和分布;控矿断裂内部破碎程度影响矿化富集程度;利用上部查明的富矿体的产出和规模对深部可能出现的富矿体的产出和规模进行预测,为该地区深部找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牟乳金矿带构造分区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山东牟平—乳山(以下简称牟乳)金矿带构造控矿规律。方法利用波浪状镶嵌构造理论,对断裂带内矿床的分布特征和矿床(体)有利成矿部位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本区断裂控矿规律。结果本区控矿构造系统主要由近南北向容矿断裂和北西向构造条带组成;矿床就位主要受近南北向断裂与北西向构造带的联合控制,分布于其相交的构造结中;在每一良好的成矿段内,矿床的分布具近等距性。结论西泊地区为一矿床(点)赋存点。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东五家子金矿控矿断裂及其构造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辽宁东五家子金矿控矿断裂的几何学、构造学与构造岩特征,指出NE向凌源-北票断裂与矿区东部的NW向二道营子断裂是金矿成矿的导矿断裂,二断裂旁侧的次级NW向与NE向断裂为金矿的容矿断裂.两组断裂均为长期多次活动断裂,早期活动具强烈韧性变形特征,晚期在韧性剪切带基础上再叠加脆性断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组断裂的控矿规律.  相似文献   

12.
浅谈邹家山—石洞断裂带成矿条件及其控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家山—石洞断裂是相山地区主要的控矿断裂之一,全长约20 km.所控制的储量约占相山铀矿田总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研究该断裂带及其对铀矿床的控制作用,为相山矿田的重新评价及扩大外围找矿提供科学依据和成矿背景资料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6122矿床生产,同时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对断裂带的成矿条件、控矿特征等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该断裂带具有的几个控矿特征,即该断裂带具有多期活动的历史、邹—石断裂带与岩性复合控矿、邹—石断裂带与火山塌陷构造复合控矿.同时分析了铀的来源、容矿空间和保矿等三个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13.
该文通过引用多种成矿理论对金厂峪金矿已有地质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对金厂峪金矿区范围内的Ⅱ、Ⅲ、Ⅳ、Ⅴ带及深部开展地质、构造等综合研究,总结了构造透镜体控矿和断裂构造控矿规律,形成多期岩浆热液型成因、韧-脆性剪切带构造控矿、石英脉型和复脉带型金矿床的认识,对原有成矿模式进行修正,建立新的成矿模式,预测金厂峪金矿找矿靶区,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八卦庙金矿床脆—韧性剪切构造及其控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矿区脆-韧性剪切构造特征,对陕西凤县八卦庙金矿床韧性剪切带的发育历程进行了宏现和微观论述。指出:其矿床赋存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下岩段一套半深海浊积岩相细碎屑岩中,成矿主要受脆-韧性剪切活动控制;纵向叠瓦式逆冲大断裂(F1)是其导矿、控矿构造,其派生构造NW向脆-韧性剪切带是矿床的成矿构造;F1派生的小褶皱和NE向张性断裂是容矿构造或储矿构造;脆-韧性剪切作用是形成金矿的主要作用;NE向剪切式节理脉形成于剪切成矿期,后期张剪活动中充填的石英脉可能导致金的叠加富集。  相似文献   

15.
洪栋栋 《甘肃科技》2023,(11):48-52
金湾子金矿位于华北板块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北祁连褶皱带西段北缘,阿尔金走滑大断裂的南侧。为了研究金湾子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野外地质工作,对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地质特征、矿体空间分布控矿因素进行综合研究。研究认为:矿体空间分布特征多受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岩浆岩的控制;区内志留系下统肮脏沟组(Sa)为金湾子金矿主要赋矿地层;北西向断裂构造为主要控矿构造;华力西早期斜长花岗岩与矿化蚀变关系密切,矿体分布在岩体与地层的内外接触带上。金湾子金矿受多因素控制,具有物质来源多、成矿多阶段的特点,其成因类型属构造蚀变岩型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侯格庄金矿位于蓬莱-栖霞金矿带的北段,蓬莱市东南部.其主要发育黄铁矿石英脉型和裂隙网脉型金矿化.虎路线断裂下盘的NNE向张扭性或扭性断裂构造带,控制金矿的成生、富集与分布,控矿断裂构造走向以NNE、NE向为主,少量NEE向,大都倾向SEE和SE,是NNE、NE、NEE向三组走向不同的断裂构造组合形成的控矿构造系统.主控...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汝阳县金华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欣昕  包刚 《科技信息》2010,(35):294-294,301
通过对金华铅锌矿区的区域地质、矿区地层、构造、矿石特征、以及控矿因素等成矿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提出本区的矿体受构造破碎带蚀变带严格控制,属中温热液裂隙充填——交代型矿床,且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8.
阿芒金银矿属于鹿儿坝-崖湾金、锑成矿亚带,矿体受北东向断层破碎带控制,矿化蚀变主要为硅化、碳酸盐化、褐铁矿化、辉锑矿化。控矿断裂构造、化探异常分析、成矿条件都十分有利,具有发现大中型金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花岗岩型铀矿成矿基本地质要素及气体找矿效果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岩体内带型、岩体外带型、上叠盆地型大量铀矿床野外调查和室内显微镜下鉴定的基础上,初步综合花岗岩铀成矿的基本地质要素,包括:含矿断裂和控矿断裂的控矿和含矿性能,主矿体赋存标高,碳酸盐地层和碳酸盐蚀变的特殊意义等方面的认识.特别对铀矿床控矿或含矿断裂进行野外气体测量,结果表明在断层上盘或靠近断层破裂面部位见有H2,CO...  相似文献   

20.
对辛庄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及矿化富集标志进行研究;结合本区地质特征,总结辛庄金矿床的主要成矿要素,建立辛庄金矿床的成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区内五台群金刚库组地层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北西向区域性张性大断裂(龙山断裂和义兴寨断裂)及其强烈挤压下形成的北西向次级断裂是本区的主要控矿构造,为成矿物质的就位提供了有利的空间;燕山期的岩浆侵入活动为成矿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物质和热能,是成矿的首要因素;五台群金刚库组地层、北西向区域性张性大断裂、燕山期岩浆岩、以硅化、黄铁矿化以及绢云母化为主的围岩蚀变及主脉带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带是本区的关键控制因素;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以及热液蚀变的广泛发育是其矿化富集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