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4 毫秒
1.
中药四气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近年来,已有少数专家对中药四气、五味、归经与有效成分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但是有关心血管毒性和中药药性方面的研究却很少见.本文主要参考前人有关中药药性与心血管不良反应之间关系的研究,对几种在药性方面明确并具有代表性的中药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药性在心血管毒性方面的研究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挖掘中药熏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以“颈椎病”或“项痹”和“中药熏蒸”为关键词,检索CNKI、WanFang、VIP建库至2022年2月28日的相关临床文献,使用Excel 2016、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软件为工具,对符合筛选标准的中药熏蒸处方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 符合筛选标准的期刊文献53篇,共涉及中药处方64首,共计106味中药,包含毒性中药10味。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红花、川芎、威灵仙、当归和羌活;中药分类主要以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为主,四气以温性为主,五味以辛味为主,归经以肝经为主。毒性中药使用频次较高的为制川乌、艾叶、制草乌等,中药分类以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四气以热性为主,五味以苦、辛味为主,归经以肝经、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中药组合14组,因子分析可提取公因子6个,系统聚类可聚为4类。结论 中药熏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以祛风湿、活血化瘀为主,经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熏蒸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组方规律进行分析,可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遣方用药和新药...  相似文献   

3.
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中药药性和药味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200味中药药性和药味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五种药味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关系最强位于甜味与酸味间,中药药性与五味也存在相关关系,分析表明甜味与酸味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药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中药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用药规律,并探讨核心中药可能的作用机制。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收集治疗RSV的含中药复方,应用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纳入标准的中药进行频次、性味归经、四气五味及其功效分类统计,并对频数大于5的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进行成分、靶点筛选,将其靶点与在GeneCards及OMIM数据库筛选得到的RSV疾病靶点进行匹配,获取高频中药抗RSV的关键靶点;采用STRING、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关键靶点-通路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共获得符合标准的中药复方91个,涉及121味中药;其中以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多见,以归肺、肝经居多,以寒温平、苦辛甘为主;麻黄、黄芩、甘草、苦杏仁累计频次最高且聚为一类。获得麻黄、黄芩、甘草、苦杏仁活性成分共126个;抗RSV关键靶点110个,核心靶点包括GSR、...  相似文献   

5.
对五味中草药中微量元素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中草药中微量元素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因子分析微量元素K、Ca、Mg、Cu、Zn、Fe、Mn等7种元素的功效,结果表明:这些元素与中药的药理作用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古代中国人非常重视饮食,而在饮食中又特别讲究品味,追求美味享受,将饮食的味觉感受至于首席,讲究五味调和,追求“鼎中之变”.可以说,五味调和是中国饮食的核心.文章将在对中国饮食的“味”感和“五味调和”观进行溯源的基础上,指出“味美”来源于饥饿,饥饿创生“美味”,并以粥为例,回观中国饮食文化之“味”与“调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比较五味沙棘散与剂型优化后的的五味沙棘口服液对小鼠镇咳和祛痰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小鼠氨水咳法、小鼠酚红排泌量;结果:五味沙棘口服液能显著减少氨水致小鼠咳嗽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能促进小鼠气管酚红的排泌.结论:五味沙棘口服液具有明显止咳、化痰作用.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处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清华简中一些神话传说资料对研究我国早期的神话演变、民俗信仰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通过选取《楚居》《赤鹄之集汤之屋》《八气五味五祀五行之属》展开研究,可分析论述族源神话的发展及巫史时期的史事记注特点、早期原始时期神话的遗留以及后土神话的流传与土地信仰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世界各国对味觉的分类并不一致.如日本分为五味,即咸、酸、甜、苦、辣.在欧美各国分为六味,即甜、酸、咸、苦、辣、金属味.在印度分为甜、酸、咸、苦、辣、浅、涩、不正常味等八味.我国分为酸、咸、甜、苦、辣五味,再加上鲜味和涩味,共为七味.在生理学上只有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而辣味、涩味是由于刺激触觉神经末梢产生的,它们与四种味有所不同.辣味刺激口腔粘膜引起痛觉,也伴有鼻腔粘膜的痛觉,同时其它皮肤等处也可感到痛觉.涩味是舌头粘膜的收敛作用.因此就食物的调味而言,辣味和涩味应看成两种独立的味.关于鲜味则是与其它味相配合,能使食品的整个风味比它原来的风味更美.在欧美,把鲜味物质列为风味的强化剂或增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验揭示茴香五味散理气止痛的作用机制的同时,通过临床病例观察,证明茴香五味散具有解痉止痛,温胃理气之功效.  相似文献   

11.
对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对传统中药升降浮沉理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代的科学认识,目的在于补充中药升降浮沉理论、完善中药药性理论、发展中药临床用药原则、提高中药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中医针灸学有着不同于现代医学的特殊性,其基本概念均植根于传统中医理论。通过对针灸核心概念如经脉、腧穴、针刺、艾灸等的起源、发展、演化以诠释学与历史观的考察与分析,提出:针灸概念的产生均有其具象的身体结构基础或直观感受基础,不断发展为用以表达特定的人体体表刺激效应的抽象规律。  相似文献   

13.
收集了近10年来国内有关中医药治疗脱发的研究文献,从中医理论角度对引起脱发的原因和各种治疗方案进行了总结,并统计了近10年文献中治疗脱发常用的中药使用频率,旨在明确中医药治疗脱发的有效方法和药物,为中医药治疗脱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认为,政治发展的实质是由传统国家走向现代国家,即走向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此种政治发展观并不适用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实际,而“广义政治论”的提出,既为中国政治发展理论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的选择提供了正确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概括介绍了控制理论的三代发展过程,叙述了各个控制理论分支的概念、控制思想、结构和优点,着重探讨了现代先进控制理论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最后给出了关于控制系统设计和控制理论发展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艾民  王哲 《长春大学学报》2004,14(2):90-91,94
笔者在推拿治疗风寒型普通感冒中,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根据经络学说和藏象学说的理论,明确治疗原则是发汗解表,基本治法是汗法,操作部位的选择,则以头背部,膀胱经两侧线为主,并且从中医和现代医学的角度,论证了推拿治疗风寒型普通感冒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中医与中国民族医灸法理论、方法与应用范围,总结了它们各自的特色,比较了各自的异同,探讨了灸法的原理以及灸法的现代研究.认为灸法对人类健康领域的价值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中药方剂的数据挖掘研究是把我国丰富的中药信息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重要内容,它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知识发现技术对传统中药新药、中医组方理论及规律、中药作用机制、有效成分构效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关联规则为主的研究模式是数据挖掘的一种常用方式,将关联规则用于方剂配伍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寻核心药群,寻找药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整体用药规律.本文对中药方剂数据挖掘模式和算法集成进行了研究,提炼方剂中有关联的药物匹配模式,探讨这些模式中药物组配后功效的变化情况,从而为中药方剂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研究提供现代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环核苷酸检测法研究中药归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对解释中药作用的趋向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中药归经及其现代研究方法,并总结归纳了环核苷酸检测法研究中药归经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完善归经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标记理论,认为重音是"焦点的口头标记形式",通常所说的"焦点标记词"应该属于"焦点的书面标记形式";通过对70部现当代文学作品进行定量分析的方式,考察了"被+NP+给+VP"与"被+NP+所+VP"这两类格式中虚词"给"与"所"的隐现规律,得出复合被字句中"给"与"所"的语法功能;在"焦点标记"理论基础上,文章通过论证得出,"是"、"给"与"所"都是焦点的书面标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