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二硫化碳和氨基硫脲为起始原料,缩合得到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再经硫醚化、缩合得到噻二唑硫醚席夫碱,目标化合物经核磁和质谱表征。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考察,所测试的化合物都表现出一定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8活性最好,强于阳性对照曲酸。优选化合物8进行了抑制机理探讨,结果表明其为不可逆抑制剂,同时对化合物8进行了分子对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寻找高活性的含杂环农药,由中间体5-烷基-1,3,4-噻二唑与对苯二甲酰基二异硫氰酸酯反应,合成6种新的含1,3,4-噻二唑环的对苯二甲酰基双硫脲化合物Ⅲa-f。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对受试菌种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棉枯萎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但对棉枯萎病菌的抑制活性均较差。其中化合物Ⅲa和Ⅲb分别对油菜菌核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40.4%和51.6%,Ⅲf抑菌活性较弱。  相似文献   

3.
为寻找高活性的含杂环农药,由中间体5-烷基-2-氨基-1,3,4-噻二唑与对苯二甲酰基二异硫氰酸酯反应,合成6种新的含1,3,4-噻二唑环的对苯二甲酰基双硫脲化合物Ⅲa-f.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对受试菌种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棉枯萎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但对棉枯萎病菌的抑制活性均较差.其中化合物Ⅲa和Ⅲb分别对油菜菌核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40.4%和51.6%,而Ⅲf的抑菌活性较弱.  相似文献   

4.
通过2-氨基-5-(3-吡啶基)-1,3,4-噻二唑和芳氧乙酰氯反应,合成了3个新的N-[5-(3-吡啶基)-1,3,4-噻二唑-2-基]-芳氧乙酰胺类化合物Ⅲa~c,收率分别为68.5%、75.1%和72.6%.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方法进行了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试验表明:这些化合物在10 mg/L浓度下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细胞分裂素活性,其中化合物Ⅲa的促进率超过30%.  相似文献   

5.
杂氮硅三环是具有特殊结构和显著生物活性的有机硅化合物.在杂氮硅三环化合物中引入磺酰基,合成了8个芳基磺酰氨基丙基杂氮硅三环化合物,经IR,1HNMR,MS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表明:所有的目标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抑制作用,其中活性较好的为侧链胺基氢原子未被完全取代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间苯二甲酸与3-芳基-4-氨基-5-巯基-1,2,4-三氮唑(1a~1h)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碘化铵和POCl3作用下,高产率制得8种1,3-双[3-芳基-1,2,4-三唑并[3,4-6]-1,3,4-噻二唑-6-基]苯类衍生物(2a~2h),并利用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的抗菌试验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以4,6-二甲氧基嘧啶砜、水杨醛等为起始原料,依次经过亲核取代反应和氨基硫脲的缩合、环化,与异氰酸酯的加成反应合成了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嘧啶和1,3,4-噻二唑的脲类化合物(3a~3h);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 H NMR,I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除草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在100mg/L时对油菜显示出中等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8.
以2,5,7,9-四氮杂双环[4,3,0]壬-8-酮盐酸盐为母体化合物,合成了一种多硝基氮杂环化合物2,5,7,9-四硝基-2,5,7,9.四氮杂双环[4,3,0]壬-8-酮,用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鉴定。研究了母体化合物在硝酸乙酸酐体系中的硝化反应和炸药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寻找高效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笔者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同时含有1,3,4-噻二唑、酰胺及芳氧亚甲基等活性基团的化合物.首先以取代羧酸和氨基硫脲为起始原料,三氯氧磷为脱水剂,脱水环化得到2-氨基-5-取代-1,3,4-噻二唑,然后再将所得到的产物与酰氯进行酰胺化反应,合成出12个新的N-(5-取代-1,3,4-噻二唑-2-基)-酰胺类化合物.将所合成的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测试手段进行分析,确证结构.初步观察了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在10 ppm浓度下对小麦胚鞘发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中大部分对小麦芽鞘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间苯二甲酸与3-芳基-4-氨基-5-巯基-1,2,4-三氮唑(1a~1h)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碘化铵和POCl3作用下,高产率制得8种1,3-双[3-芳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6-基]苯类衍生物(2a-2h),并利用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的抗菌试验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以MS-275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8个苯甲酰胺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其结构经MS与1H-NMR确证。以MS-275为阳性对照药物,测试8个目标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肺癌细胞A549的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显示,合成的8个目标化合物中有6个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抑制肿瘤的活性,尤其是化合物5a与7b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与MS-275相比有较为显著地提高,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结线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6  
介绍了目前根结线虫生物防治的现状 ,列举了一些真菌和细菌防治根结线虫的实例 ,指出根结线虫生物防治的途径是通过增强自然发生的拮抗物活性或引入其它的拮抗物来实现的。提出了根结线虫生物防治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如风险性评价、抑制线虫土壤的特性、天敌的流行学 ,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以2,5,7,9-四氮杂双环〔4,3,0〕壬-8-酮盐酸盐为母体化合物,合成了一种多硝基氮杂环化合物2,5,7,9-四硝基-2,5,7,9-四氮杂双环〔4,3,0〕壬-8-酮,用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鉴定。研究了母体化合物在硝酸-乙酸酐体系中的砂化反应和炸药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土壤线虫危害日趋严重,而市场上应用的杀线虫剂品种匮乏,且结构单一、用药量大,长期使用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问题.本文以最新成功开发的杀菌、杀线虫剂氟吡菌酰胺作为母体骨架,结合近期报道的杀线虫剂活性成分,引入硫醚、砜结构.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1 H-NMR、13C-NMR、HRMS的表征,并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杀线虫活性及杀菌活性.结果表明,硫醚、砜以及杂环结构的引入对目标化合物的杀线虫活性影响较大,且不利于改善目标化合物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1,3,4-噻二唑、1,2,4-三唑为先导物,通过化学修饰合成了4种同时含有1,3,4-噻二唑、1,2,4-三唑、酰胺和硫醚片断的新型目标化合物,并利用1HNMR、IR进行了结构表征.抑菌测定表明:目标化合物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均达84%以上,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高达90%以上,具有强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设计并合成了8个未曾见文献报道的1-(2-(4-取代)苯氧乙基)-1H-1,2,3-三氮唑衍生物,并通过NMR、IR、MS确认了化合物的结构。以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为参照物,对8个化合物进行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体外抑制活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其中一种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MIC50=64 μg/mL)。  相似文献   

17.
以几种取代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与1,3,4-噻二唑肼类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得到7个未见报道的含1,3,4-噻二唑结构的吡唑烷酮类化合物3a~3g.通过IR、NMR、元素分析等测试手段对所合成的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溶液结晶法得到化合物3d的有机单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得该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该化合物的分子间通过氢键形成沿a轴无限延伸的一维链状超分子结构.采用微量二倍稀释法,测试了3a~3g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菌活性,其中,有4个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较好,与其分子结构中含氯元素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结果为这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寻找高生物活性的脲类化合物,通过2-氨基-5-(3-吡啶基)-1,3,4-噻二唑与酰基叠氮化物反应,设计合成了7个新的N-[5-(3-吡啶基)-1,3,4-噻二唑-2-基]-N'-取代苯基脲,其中芳酰基叠氮化物是以芳酸、氯甲酸乙酯、叠氮化钠为起始原料采用"一锅法"所制得.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予以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相应膦二氯化物与2,4,6-三叔丁基苯基氨基锂的反应,再经1,8-二氮双环[5.4.0]-7-十一烯脱氯化氢合成了两个新的氮杂磷烯化合物。与二磷烯比较,分析了它们在核磁共振磷谱中化学位移的变化。这些具有—PN—和—O—PN—结构的氮杂磷烯化合物水解生成相应的亚膦酸酰胺和芳氨基亚膦酸酯。  相似文献   

20.
为寻求新的具有强生理活性的茋类化合物,设计了237个全新结构的氮杂茋小分子.基于靶标虚拟筛选平台TarFisDock,针对病毒类靶标作广泛筛选,所设计化合物均集中结合于HIV蛋白酶的活性位点,这一结果已经为HIV蛋白酶正向对接所证实.通过统计所设计分子的体积、脂水分配系数、小分子-蛋白问氢键,归纳出分子的理化性质与对接结果中结合能量的关系,并考察了分子结构对能量得分的影响.筛选结果提示HIV蛋白酶可能是氮杂茋衍生物抑制HIV的高活性靶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