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检测美国期货市场跳跃风险对中国期货市场的外溢效应及其投资价值,基于同步交易和异步交易的研究视角,应用跳跃风险溢出指标和风险溢价模型对美中两国的铜和大豆期货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美国期货市场同步交易和异步交易的跳跃风险对中国期货市场均构成显著影响;同步跳跃风险对中国期货市场的冲击相对更大,并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杠杆效应;与加入WTO过渡期间相比,WTO过渡期后美国期货市场跳跃风险对中国期货市场的影响明显加强.从跳跃风险溢出的贡献度看,美国期货市场跳跃风险对中国的风险溢出贡献是非常大的,且美国同步交易比异步交易的跳跃风险贡献大.从投资价值看,来自美国期货市场跳跃风险显著降低了中国期货组合的分散化收益,美国期货市场的跳跃风险对中国期货市场的风险溢价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明显大于非跳跃风险溢价.此外,期货市场的上跳和下跳风险溢价也具有非对称特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期货市场高频波动率的长记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PH方法对中国期货市场收益率的高频数据进行检验, 实证结果表明: 期货市场高频收益率数据的波动性具有长记忆性特征. 然后应用一类描述金融市场波动性过程的长记忆性特征的分整自回归条件异方差FIGARCH模型和HYGARCH模型, 研究了中国期货市场高频数据波动性过程, 实证结果表明长记忆的GARCH类模型在预测期货市场高频数据波动率比较合适. 且相比较而言, HYGARCH模型比FIGARCH模型更加适用于期货市场.  相似文献   

3.
在简化模型框架内,采用一指数类型的衰减函数来描述发债企业与担保企业间违约强度具有单向依赖性的特点,建立了单向指数衰减违约传染模型,得到了两企业违约时间的联合条件密度函数。进而利用这类单向指数衰减违约传染模型给出了担保债券及债券担保合约的定价公式,并对合约中所隐含的交易对手违约风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研究机构投资者大额头寸的最优清算策略.通过对市场冲击成本和价格波动风险的权衡,获得了变现期VaR框架下的最优清算策略.理论分析表明:最优清算策略是总头寸、交易间隔、冲击系数和波动率的函数.在估计出中国股票市场冲击系数之后,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实证测算和蒙特卡罗模拟检验.模拟结果表明实证估计得到的清算策略是最优(或近似最优).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国内外非同步期货交易市场之间的跳跃溢出行为, 利用贝叶斯 MCMC推断的SVCJ模型对国内外期货市场之间的跳跃溢出概率、跳跃溢出强度、跳跃溢出频度及溢出的跳跃大小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国内外期货市场存在显著的跳跃溢出概率与跳跃溢出强度;对跳跃溢出的概率和强度而言,国外期货市场的跳跃更可能在第二天到达国内期货市场,而国内期货市场的跳跃则更可能在同日到达国外期货市场,且国内期货市场的跳跃溢出到达次日国外期货市场的频度相对更高,这些现象可主要归因于国内外期货市场正规交易时间的非同步性; 另外,溢出跳跃大小的测度进一步支持了跳跃溢出行为大都是由不寻常的风险事件引起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真实市场间所具有的非线性、尾部极值相依性及时变性等相依特征,本文以2015年6月中国爆发的股灾为背景,从传染效应的存在性、传染强度、传染方向三个视角深入研究中国股市对日本、美国、韩国三个重要经济体股市的金融传染效应.首先,将极值理论(extreme value theory,EVT)与时变Clayton Copula函数相结合构建时变Clayton Copula-EVT模型,估计下尾极值动态相依系数,并进行统计检验,发现中国股市对日本、美国股市存在风险传染效应,而对韩国股市不存在风险传染效应;进一步地,量化中国股市对日本、美国股市的风险传染强度,发现中国股市对日本、美国股市的传染强度都较大,且中国股市对美国股市的传染强度明显强于其对日本股市的传染强度;最后,利用基于时间延迟的去趋势交叉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中国股市与日本、美国股市之间的风险传染方向,发现股灾后市场间风险传导方向发生了改变,风险主要由中国股市传染至日本、美国股市.上述实证结果为深入研究市场间金融风险传染的非线性相依特征机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现货市场1分钟高频数据,采用信息份额模型(IS模型),研究在有宏观经济信息发布时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的日内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在宏观经济信息发布时期,期货市场的信息份额会增加,这可能来源于期、现货市场交易机制、交易者构成、指数形成方式的不同.此外,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和贸易顺差信息发布对价格发现作用有显著的影响,而CPI等“价格”类信息对价格发现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的交叉相关性及其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0年4月16日到2012年4月12日期间的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1分钟高频数据,采用降趋交叉相关分析方法(DCCA)和多重分形降趋交叉分析方法(MF-X-DFA),研究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的以及在不同收益率情况下的长程交叉相关性和风险情况. 结果表明,我国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之间具有长程交叉相关性,均呈现出长期记忆性和多重分形特性,且股指期货市场的整体风险大于现货市场;随着市场波动程度加大,市场之间的交叉相关性增强,风险的传染程度加剧. 这对于金融市场的风险监管和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真实银行间借贷行为的数学抽象,建立了一个动态的银行间借贷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在计算机平台上,可以模拟仿真银行间市场.仿真的银行间市场能够展现出银行间资金流动等诸多规律,并能够用于研究银行间的流动性保护以及潜在的风险传染等规律性问题.同时,提出了分布式的银行间风险传染预警策略.利用分布式方法,将每家银行的风险特征映射成银行系统整体风险预警值,能够有效的解决中央预警方式的时滞性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银行的违约和风险传染并不是突发的,而是银行系统的风险累积的结果;分布式预警策略反映了银行系统内风险的累积过程,能够很好地预警银行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在交易成本约束下的基金财富动态最优增长.我们建立了基于Kelly理论的投资组合模型,它能确保采用该模型的基金的财富长期沿最优路径增长.随着投资组合中资产数量增加,目标函数变得非常复杂,如果按照Kelly原始的表达方式,模型无法求解.本文利用大数定律与对数效用函数可加性推导了连续时间情形下投资组合中资产的最优资金配置比例,并分析了模型的性质和效用函数.基于期货市场高频数据的实证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徐寅峰  朱志军 《系统工程》2004,22(11):62-66
外汇兑换是现实中的一个典型占线决策问题。R.El-Yaniv等人将外汇之间的兑换抽象成了一个占线兑换模型,提出了基于风险的兑换策略。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考虑汇率每日波动在一定范围内的双方向外汇兑换问题,运用博弈的分析方法,给出了占线均衡策略和平均分配策略.并在理论上证明了均衡策略是该问题的最优占线策略,最后通过数值结果对两个策略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外汇兑换是现实中的一个典型在线决策问题。R.El—Yaniv等人将外汇之间的兑换抽象成了一个在线兑换模型,提出基于风险的兑换策略。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考虑汇率每日波动在一定范围内时的外汇兑换问题,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给出平衡策略和平均分配策略。结果表明虽然对于R.El—Yaniv提出的在线外汇兑换模型,平均分配策略是最优策略,但对于本文提出的模型2,平衡策略才是最优在线兑换策略。  相似文献   

13.
把厂商的污染治理投资区分为概念性污染治理投资和操作性污染治理投资,并以概念性污染治理投资率、操作性污染治理投资率和排污权交易量为决策变量,以厂商的累积污染削减量、排污权存储量和排污率为状态变量,以计划期内的总污染治理成本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一个跨期间排污权交易条件下的厂商污染治理投资动态控制模型.分析了概念性污染治理投资、操作性污染治理投资和排污权交易量对厂商累积污染削减量、排污权存储量和排污率的动态影响,给出了动态最优的概念性污染治理投资策略、操作性污染治理投资策略和最优的排污权交易量策略.  相似文献   

14.
股票搜索量作为投资者关注的重要代理变量,其变动情况与该股票价格走势的关系得到了学界与业界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股票间的价格同步性一直是股票市场中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本文在个股层面探究了相关股票搜索量变动与目标股票价格走势的关系模式,利用延迟时态关联分析提出了发现股价预测规则的方法,并进一步设计了个股层面的交易策略.同时,本文以我国A股市场股票为研究样本,针对特定场景检验了个股层面交易策略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相关股票搜索量与目标股票价格的关系,可以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交易费用和利率的条件下,知情交易者为获取最大期末财富所采取的指令提交策略。在考虑交易者指令流对价格变化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建立了知情交易者的随机最优控制模型,给出该模型满足的贝尔曼方程及知情交易者的最优指令提交速率,做出了合理的经济意义解释。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协整的股指期货跨期套利策略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仇中群  程希骏 《系统工程》2008,26(12):26-29
沪深300股指期货即将推出,目前已经推出仿真交易.国外已有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可挖掘到一定的股指期货套利空间,而本文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仿真交易数据对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策略模型的有效性及效率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国内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市场也存在的一定的跨期套利空间.  相似文献   

17.
基于连续交易市场分析框架,构建理论模型研究了流动性冲击和信息风险条件下的市场出清过程和订单策略特征。研究发现,流动性冲击和信息风险影响着投资者的订单规模、订单拆分的均匀程度以及交易延迟等特征。知情交易者往往采取更加保守的交易策略来控制流动性冲击,采取更加激进的交易策略来应对信息风险。在最大化期望收益的目标约束下,知情交易者的最优交易策略是特定市场状态下的均衡策略。研究结论揭示了“市场状态-投资者行为-价格发现”的微观传导过程,拓展了对交易策略、信息传递与价格效率的理论研究,能够为投资者订单策略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为合理引导投资者行为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发电权交易市场未能完全处于信息公开透明的局面,交易个体需要在把控有限的交易信息下开展利于己方的报价决策.本文运用元胞自动机和有向网络建立了各交易个体参与风火多元发电权交易的动态报价模拟模型.首先,个体各历史时段的评估增益和当前时段内邻域个体之间评估的风险增益:其次,分别建立历史报价策略转移矩阵和邻域报价策略转移矩阵,结合二者形成新一轮各交易个体的报价策略;最后,利用重标极差法(R/S)和其参数H对报价模拟结果进行评价.论文对具体算例定量分析各交易元胞报价策略及对风险的敏感度,仿真结果表明.在目前权交易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运用本文所建立的模拟方法可为各交易成员提供一个有效、可行的报价决策.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studies the following cooperative investment game with two agents. At the start of the game, both the agents’ capital are collected. The total capital are then invested according to a certain trading strategy. At a certain time T 0 one agent quits the cooperation and they divide the wealth among themselves. During the remaining period [T 0, T], the other agent invests his/her capital following a possibly different trading strategy. By stochastic optimiza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theory of Backward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BSDEs, for short), we give an equivalent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areto optimal cooperative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止损交易对市场中交易者行为及资产价格的影响,基于多主体模型方法,构建了一个加入止损策略的多主体市场模型。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当市场中止损阈值被触及时,极易触发连续的止损交易,造成交易者之间的行为级联。这种交易级联会引致交易者行为的趋同性增强、市场中的买卖订单失衡、市场价格的异常崩跌和流动性黑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