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文章力主从传统创作经验与当代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说明生活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艺术创作的目的是为了把握自然精神的实质,继承民族艺术优秀的传统精神,彰显时代风采和反映人们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2.
高永利 《科学之友》2008,(6):117-118
文章研究了动画艺术创作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传统文化对动画设计的影响,在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寻找最具民族特征、地方特色的动画艺术创作道路,试图在历史与今天、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寻着传统文化与动画创作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了动画艺术创作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传统文化对动画设计的影响,在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寻找最具民族特征、地方特色的动画艺术创作道路,试图在历史与今天、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寻着传统文化与动画创作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作品简介:随着人工智能生成艺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和机器的合作方式为诗歌相关生成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从大脑分区协作的角度来探讨人类如何理解诗歌,并使用现代科技的手段和艺术形式来解读中国传统诗歌文化,使人们能够体验不同于传统阅读的“读”诗方式,从而帮助人们从新的角度认识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刘春燕 《科学之友》2008,(5):109-110
文章从界定“以大观小”的内涵入手,从中西方传统思维的角度对“以大观小”进行解析,指出“以大观小”是如何在中国古典山水画中体现的,寄以从文化精神层面保持中华民族传统绘画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6.
正新时期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源于民间传统匠人,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诗经》里对雕玉工匠的生动写照。尽管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一些传统手工艺者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但是传统手工艺人承载的工匠精神一直存在。新时期的工匠精神已延伸至现代各行各业,逐渐发展为一种文化价值观,包括坚持和追求高尚纯洁的个人品德,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技能与工艺,  相似文献   

7.
各个门类的艺术创作都由节奏起到一定的贯穿作用。动画作为一门得到越来越多应用的艺术形式,节奏感影响了动画传达信息的准确度,也影响到观众的观看效果。所以对动画中节奏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动画制作实践。无论传统二维动画,还是如今风头日益上涨的三维动画,在基础理论中,节奏都被视为重要的一部分。文章通过对节奏的分析与说明,起到对动画创作中节奏设计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宋丽春 《科学之友》2008,(6):116-118
速写是美术学科基础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训练眼、手、心三者密切配合的良好方法,是收集美术创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生活和艺术创作之间的沟通桥梁。相片的产生虽说给美术创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更多的画者则是放弃了速写,以照片来代替速写,使创作出来的作品缺乏生动、僵硬、死板、色彩感不强等弊病。  相似文献   

9.
各个门类的艺术创作都由"节奏"起到一定的贯穿作用.动画作为一门得到越来越多应用的艺术形式,节奏感影响了动画传达信息的准确度,也影响到观众的观看效果.所以对动画中节奏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动画制作实践.无论传统二维动画,还是如今风头日益上涨的三维动画,在基础理论中,节奏都被视为重要的一部分.文章通过对节奏的分析与说明,起到对动画创作中节奏设计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对岩画早已神往。但直到不久前,才终于有幸见识了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岩画和内蒙古境内的桌子山岩画,领略了古代西北游牧民族这一艺术创作的神秘和诡异。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所追求的空间观念中,对空间的理解有其独到的认识.本文围绕建筑空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浅析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观念和空间表现.指出文化内涵和人的精神情感是创造完美的空间秩序的重要因素,建筑空间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从传统空间观念、空间构成等方面探讨了传统建筑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尺度界定中去思考无限的空间价值的问题,并指出这种空间观念对现代建筑空间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几枝花朵,一丛碧叶,插入器皿之中,给人赏心悦目之感;一个竹篮,几簇繁花,组合在一起,顿生喜气氛围;寥寥花枝,一条彩带,扎成一束.犹如一支迎宾曲……这无尽的美感,都来自一种清新、高雅、有生命力的艺术——插花。插花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创作活动。怎样才能剪裁,组合成一件色彩丰富,情趣盎然的插花艺术作品呢?植物材料的配置根据我国的传统,插花材料的配置规律是,梅花配松竹,蜡  相似文献   

13.
牛艳华 《科学之友》2009,(10):108-108
“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摇篮”,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关键在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它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太行精神的内涵入手,考察太行精神的由来,从源与流、面与线、经与纬、内与外、行与知、进与出、形与质的关系方面,着重研究弘扬太行精神的路径探索,最后对弘扬太行精神的效果作出了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5.
<正>人类心灵与自然造化的奇妙结合。在地球上,除了深海以外,昆虫几乎无所不在。在一些人的心中,昆虫留给人的印象并不那么可爱。但纵观人类历史,昆虫为无数美丽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材料或灵感。古人从昆虫身上收获颇多古人是高超的自然观察家,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丰富的昆虫艺术品。已知最古老的昆虫艺术品是在法国南部一个洞穴中发现的雕刻着蟋蟀的牛骨,它有大约1.4万年的历史。昆虫艺术品不仅多姿多彩,还是许多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自然圣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盛基 《科学》2006,58(6):29-31
生物多样性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命题,它还与人类的文化密切相关。从广义上讲,文化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无论是物质生活或是精神生活都离不开自然界的动植物及其生态系统,人与环境中的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互相关系,编织成了一张人与环境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网。远在现代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前,中国各族人民就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建立了各式各样的民间自然保护体系,自然圣境就是这类民间保护自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界定"以大观小"的内涵入手,从中西方传统思维的角度对"以大观小"进行解析,指出"以大观小"是如何在中国古典山水画中体现的,寄以从文化精神层面保持中华民族传统绘画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8.
感谢月亮     
几千年来,月亮影响着人们的艺术创作、爱情和情绪.最近,两位美国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和维持也与我们的这颗卫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袁斌 《科学之友》2007,(2):87-88
本文通过叙述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原则及适用范围,指出了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缺陷,并提出了完善其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梁月芳 《科学之友》2008,(11):127-128
针对当今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保护较多的现象,文章分析并提出建议:建设精神损害赔偿应逐步修改并完善,以适应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