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媛 《科技信息》2009,(24):I0187-I0187,I0185
古往今来东西方的龙形象在文学、艺术、设计表现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以中国明代龙为代表的东方龙饱含了神性的色彩,西方欧洲中世纪龙则是邪恶的代表。近年来,随着中国MMORPG游戏作品中大量的龙的角色设计的涌现,不仅增添了游戏神秘奇幻的色彩,烘托了游戏的场面气氛,也使中国玩家们对龙形象表现有了新的认知。本文通过对中国明代和欧洲中世纪龙形象在文学、设计方面的调查分析以及对美国、日本、中国现有的MMORPG游戏中龙角色的形象分析,探讨了MMORPG游戏龙角色设计中东西方龙造型元素的应用理论依据以及东西方龙造型要素融合下,迎合中国玩家的MMORPG游戏的龙角色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论衡》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科学家王充(27-约97)花了三十年精力而完成的一部哲学、科学和文学批判的巨著。王充写《论衡》的目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为了“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论衡·对作篇》——下文略去《论衡》,只注出篇名)”。书中除了大量哲学和文学批判论述外,还广泛记述和探究了许多自然现象,提出了与当时广为流传的荒谬陈腐的迷信  相似文献   

3.
《鼻子》是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他取材于历史,用旧事写新意,探索人性中的利己主义,鲁迅在芥川龙之介的影响下开始了历史小说的创作,《奔月》非常具有代表性。以《鼻子》和《奔月》为中心,从人物形象塑造、体现的社会性与哲理性、艺术手法的异同三个方面比较鲁迅和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之间的同与异。  相似文献   

4.
虚静说是《文心雕龙·神思》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艺术观念,主要指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状态与创作前必要的心理状态准备。本文旨在对虚静说的哲学渊源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刘勰的《神思》篇中的虚静说来源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就鲁迅与芥川龙之介的思想轨迹、艺术风格、文学特色、创作道路以及历史小说的创作进行了论述,通过作品的举例分析,阐述了作家不同的艺术思想与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6.
吴婷  王玉芬 《科技信息》2011,(16):16-16
笔者于2011年4月在《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地狱变>和<奉教人之死>的文本分析》,其文通过《地狱变》和《奉教人之死》的文本分析探究了芥川龙之介早期小说的写作风格,得出了早期小说风格为理性这一结论。下面笔者将继续探讨芥川龙之介早期小说理性风格的形成原因。1.早期创作的时代背景(1)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镇压日清战争后日本开展了产业革命,形成了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自形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了三类具体考察了《龙龛手镜》中的引书情况。第一类为佛教典籍,列引书45种,引用331次;第二类为佛典音义,列引书17种,引用233次;第三类为经史子集,列引书51种,引用583次。《龙龛手镜》共引书113种,引用1147次。引用最多的是《玉篇》和《旧藏》,分别引用280和195次,分别占1147次的24%和17%。  相似文献   

8.
连莲 《科技信息》2009,(35):162-162,175
《触龙说赵太后》是西汉刘向著作中《战国策》中的一篇经典故事。主人公赵国左师公触龙步步为营巧妙的说服赵太后,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解救赵国于危难之中。本文运用语用学的违反合作原作的理论,Leech的modestylTl.axlm和格林的质原则来分析整篇文章,从而能够看出触龙说话的精妙之处。  相似文献   

9.
程贤章的新作《围龙》是客家文学走向成熟的标志。具体表现在:作者对客家文学有强烈的“自觉意识”;作品深入挖掘客家人的本质,表现了客家人的“人性”、“人情”;作者致力于经典性与通俗性的统一,并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0.
从《地狱图》看芥川龙之介的人生观和艺术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晶 《长春大学学报》2003,13(1):109-110
通过对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地狱图》的分析,阐明了芥川龙之介的人生观和艺术观,即追求艺术、崇尚艺术、为艺术无所顾忌的艺术至上思想。  相似文献   

11.
对"三增九虚"的批判是《论衡》一书的重要内容,也是王充"疾虚妄"的直接对象。在批判虚妄推翻一个现存世界的同时,王充也构建着他的世界。"破""立"之间,对以虚幻为显著特色的奇幻小说产生了重大影响,"疾虚妄"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玄幻小说发展的枷锁,而其理性精神为奇幻小说增添了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仙人》是日本大正时期重要作家芥川龙之介(R·Akudagawa)的初期作品。从《仙人》与《聊斋志异》中《小二》、《雨钱》、《鼠戏》诸篇的比较中,可以发现芥川的《仙人》深受《聊斋志异》的影响,芥川的创作借鉴了中国古典文学并具有独创性。  相似文献   

13.
"阴阳师"系列幻想小说是东方奇幻文学的一大类型,带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日本幻想文学大师梦枕貘创作的系列小说《阴阳师》,表现了富有特色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受《阴阳师》影响产生的中国本土奇幻小说《平安夜行抄》,展现了本土化的特点。"阴阳师"类型小说对当代奇幻文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论芥川龙之介《南京的基督》中的“童话”与“事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芥川龙之介一直被视为理性派作家,然而在芥川的作品中却处处流露着对理性的怀疑,"理性的无力"是芥川作品的一大主题。以芥川创作于1920年的小说《南京的基督》为考察对象,通过对文本的具体分析,论证了文本中由年轻的日本旅行家内心的思考所揭示出的基于理性的"事实"是不可能打破由女主人公宋金花的确信所构筑的"童话"世界的。并进一步指出作品中这样的设定体现了芥川对包括西方理性主义在内的近代文明的权威性的反思与怀疑,而这正是芥川文学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5.
略论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著名短篇小说家,新思潮派的杰出代表。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新思潮派的文学思想和主要艺术特点,他的前期创作以历史题材为主,其旨趣在于借古喻今,针砭时弊,揭露风行于世的利己主义,表述他对人生、艺术的见解;后期创作转向现实题材题材,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幻灭情绪,由揭露他人的利己主义进而剖析自己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江南的幻想小说主要有三种类型:以《此间的少年》、《中间人》与《光明皇帝·业火》为代表的武侠小说;以《九州·缥缈录》系列、《龙族》系列为代表的奇幻小说;以《上海堡垒》、《蝴蝶风暴》为代表的科幻小说。演进方向是从武侠到奇幻,在奇幻阶段风格发展成熟,同时兼有科幻创作。  相似文献   

17.
日本大正时期的代表作家芥川龙之介,在书画鉴赏方面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芥川一生收集了许多包括中国书画名家的作品在内众多的书画作品,在他的文章中也有许多与书画相关的作品,可见芥川对书画的爱好在其文学素养的形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日本大正时期的代表作家芥川龙之介,在书画鉴赏方面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芥川一生收集了许多包括中国书画名家的作品在内众多的书画作品,在他的文章中也有许多与书画相关的作品,可见芥川对书画的爱好在其文学素养的形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芥川龙之介创作的短篇小说借古喻今,抒写了超越时空的人性中的共通问题.以《罗生门》、《竹林中》为例,分析了人性中善与恶并存的观点和利已主义的心态等,探讨了芥川龙之介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相似文献   

20.
<正>魔法作为西方奇幻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已经变得人尽皆知,但是究其根源,魔法比很多人想象中要更为古老、庞杂。从《魔戒》中的暗影魔法到《哈利·波特》中的“除你武器”,从《龙与地下城》中的死灵法术到各种奇幻游戏中的“毁天灭地”,魔法作为西方奇幻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已经变得人尽皆知。虽然目前所说的魔法都来自《龙与地下城》体系,但是究其根源,魔法比很多人想象中要更为古老、庞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