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简单性原则作为真理的标志为人类所偏爱,美国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家艾利奥特·索伯(Elliott Sober)追溯了简单性原则的哲学渊源并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研究了简单性原则在科学假说评价与模型选择标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关于理论体系的建立应该遵循“逻辑简单性”原则,是爱因斯坦有关科学方法论的一个独特而重要的思想。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爱因斯坦这一思想的认识与评价存在着许多混乱与分歧,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究竟应如何理解“逻辑简单性”原则?它在科学方法论方面有何意义?爱因斯坦的“逻辑简单性”原则与马赫的“思维经济原理”有何关系?本文试图对这些学术界尚未搞清而存在疑惑的问题作出初步的分析与评论。  相似文献   

3.
从复杂性科学再认识科学的简单性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辩证分析了科学的简单性原则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指出了简单性原则分为简单性的世界观,科学模型的简单性原则和定律选择的简单性原则,而复杂性科学提供了新的复杂性的世界观,丰富了科学的简单性原则,深化了定律选择的简单性原则,因此是对科学简单性原则的扬弃,本文讨论了复杂系统对简单性原则应采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科学理论的简单性原则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科学理论的简单性原则,科学理论以自然简单性为客观基础,在建构过程中遵循逻辑简单性,最终的表现形式也必须遵循语言简单性。  相似文献   

5.
在科学建模中,如何评价模型是科学家和哲学家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难题。基于奥卡姆剃刀的"思维经济原则",很多人都把简单性作为评价科学模型的一个重要原则。问题是,人们对模型的"简单性"停留在直观的、朴素的认识上,缺乏实质性的界定。不同于物理系统,动态复杂的生态学系统具有高度适应性、时空异质性、进化以及人为干扰等特性。生态建模人员并非以"简单性"作为衡量生态学模型好坏的标尺,一味地寻求模型的简单性势必会降低其可预测性,相反,不断追求模型的复杂性,又会造成模型的不确定性而难以操作。鉴此,我们需要从普遍性、真实性和精确性三方面来进行多元化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简单性原则,有时候也称为"奥卡姆剃刀",是科学和哲学中均被广泛接受的一个认知规范。然而,传统上针对简单性原则的哲学探究往往集中于美学的、神学的或实用的分析中,而缺乏充足的以认知理性为基础的辩护依据。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辩护是一个较为成功的认知辩护,但只局限于其证伪主义科学观之下作为一种挑选研究假说的方法论规范,且仅适用于可证伪的科学命题。本文给出的潜在检验辩护则试图从理论采信的角度指出,理性的认知主体应当采信简单的理论,因为更简单的理论经受住更多的潜在检验。  相似文献   

7.
绿蓝问题与简单性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蓝问题是假说选择问题的一种范型.科学假说精确的逻辑结构应该包含假说适用的情景和敏感因子.简单性标准是广为接受的一种假说选择标准,在运用到解决绿蓝问题时,提出了简单性的句法理论和语义理论.但这两种理论分别遭遇了对表达系统和概念框架的相对性,不能处理某些绿蓝型问题,甚至会陷入反直观境地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非道德性原则──科学史研究的又一个方法论原则孙宏安文献[1]中指出,科学史研究的主要要求之一─—实事求是,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应具体化为一系列方法论原则。并提出了一个方法论原则:合国的性原则。本文提出另一个方法论原则:非道德性原则。它的内容是:在对历...  相似文献   

9.
使真者理论是当代本体论讨论中的热门主题,但是传统上对使真关系的刻画面临相关性难题.为解决这一困难,许多哲学家试图用关涉性限制使真关系.这是使真者理论中最主流的路径之一,但它面临一个显著问题,即所有真理都需要使真者,但并非所有真理都具有存在的主题.本文尝试讨论三种对这一问题的可能回应,并论证这三种方案都无法使关涉性使真者...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探讨媒介、间性、主体间性等概念的内涵,简单梳理了媒介间性的理论来源.并指出,媒介间性适用范围广泛,应作为一个术语被正式提出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与宗教:和而不同如何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与宗教之所以在现代出现冲突,原因主要不在于它们之间存在某些本质差异,而在于它们都试图成为人的存在中至高无上的惟一主宰。因此,二者间实现和而不同的关键是:依据它们都旨在造福人类这个共同点,通过自我批判放弃对排他性至上地位的争夺,在“批判人本主叉”的基础上达成统一。  相似文献   

12.
军事术语作为军事领域通用的规范化的标准用语,是军队组织开展各项军事活动的基础语言,是各级指战员深入了解和掌握军事事物、实现认知统一和密切协同的基本保证。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率先实现军事术语管理信息化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3.
14.
如何处理温室气体的历史排放问题,是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焦点话题。先发国家主张,他们祖先当初的行为是基于"可原谅的无知",既不需要在道德上遭受谴责,也无需为历史排放导致的后果加以补偿。通过分析可看到,以"无知"作为免责的理由是不成立的。在道德责任问题上,无论是从气候科学知识传播来看,还是从排放行为的可控程度来看,抑或从排放者的道德回应来看,"无知"都不是避开道德谴责的恰当理由。在后果责任的问题上,历史上"无知"的排放者也需要承担补偿责任,但这里承担的不是严格责任,而只是有限的补偿责任。如果历史排放者已离世,他们的后代在继承祖先传递的利益之时,也应当承担起对历史排放受害者的补偿义务。质言之,历史上的排放者和他们的后代都不能以"无知"为由逃避责任。  相似文献   

15.
如何处理温室气体的历史排放问题,是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焦点话题。先发国家主张,他们祖先当初的行为是基于"可原谅的无知",既不需要在道德上遭受谴责,也无需为历史排放导致的后果加以补偿。通过分析可看到,以"无知"作为免责的理由是不成立的。在道德责任问题上,无论是从气候科学知识传播来看,还是从排放行为的可控程度来看,抑或从排放者的道德回应来看,"无知"都不是避开道德谴责的恰当理由。在后果责任的问题上,历史上"无知"的排放者也需要承担补偿责任,但这里承担的不是严格责任,而只是有限的补偿责任。如果历史排放者已离世,他们的后代在继承祖先传递的利益之时,也应当承担起对历史排放受害者的补偿义务。质言之,历史上的排放者和他们的后代都不能以"无知"为由逃避责任。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contribute to the discussion on the meaning of volunteering by investigating voluntary work from the viewpoint of volunteers active in Swedish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Meaning refers both to the cognitive meaning of concepts and to the perceived meaning in life. The aim to uncover the predicates that people attribute to the concept is an attempt to anatomize volunteering as a social construct. Five predicates emerged and they make up the phenomenological structure of volunteering. By contextualizing this structure in contemporary Swedish society,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onceptual meaning of volunteering has significance for its existential meaning. The volunteers say that their authenticity is confirmed through the voluntary work since they are making themselves manifest in public. Following Hannah Arendt, the reasons for this is that authenticity demands that the volunteers conduct their actions in a public realm where their actions acquire an intrinsic value as neither coerced nor instrumental.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是术语实践工作中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科技术语的系统性具有双重性质,它体现为既与所命名的概念的系统特点相关,又要尽可能通过其外在的形式展现术语在语言方面的系统性。借用外语同音异义术语时,应从其命名的概念、概念所服务的学科以及理论体系出发,为其选配优化的汉语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8.
“强纲领”是埃丁堡科学知识社会学学派提出的研究知识社会成因的社会学形而上学理论。巴里.巴恩斯和大卫.布鲁尔是这个学派的理论家。他们把自己的纲领定位在“相对主义知识观”上,其批判的矛头直指科学哲学研究中的理性主义。他们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反对逻辑的合理性是人类理性活动的普遍合理性的标准。然而,他们的论证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19.
当科学作为外来文化与基督教和儒学分别相遇时,基督教和儒学的捍卫者采取的反应十分相似:无论是基督教父的“希腊哲学源自《旧约》”说还是中国儒士的“西学中源”说都是先让科学“认祖归宗”,这在客观上确立了科学在本已文化中的地位;基督教父的“婢女传统”和中国儒士的“中体西用”说则进一步限定了科学与本己文化之间的从属关系。从“希腊哲学源自《旧约》”说和“西学中源”说到“婢女传统”和“中体西用”说,反映了一个从主观文化类同到文化利用的文化交流过程。  相似文献   

20.
Many system architects select their system methodologies without explicit considera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that impact their decisions. This paper describes how the concepts of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apply in systems science. Ontology is how we specify terms of reference for existence, allowing us to understand the theory of existence via an ‘existence framework’. Epistemology,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allows us to explore new models and theories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 so the best system-based methodologies can be deployed to solve complex system problems. After introducing these concepts, the paper presents system science issues and assesses the impact of ontological, axiolog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system methodology selection, research, system design and deployment. An ontological viewpoint such as realism, as an objective view is contrasted versus nationalism, a personal perceptional view. An epistemological viewpoint is explored comparing knowledge as a product of sensory perception or rational reflection. The paper’s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is that it helps system architects understand that their philosophical views of systems science impact their system methodology cho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