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谞 《镇江高专学报》2011,24(2):38-39,49
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收录了10篇反顾童年与青少年时期的回忆散文,其中前8篇皆为对童年故乡生活的记述。《朝花夕拾》表露出了铮铮铁骨背后的点点柔情,也正是这种铁血与柔情的碰撞,"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给鲁迅的散文作品增添了新的人文魅力。  相似文献   

2.
《朝花夕拾》不仅记载了鲁迅先生的绍兴生活及南京读书,日本留学,回国工作的经历,而且更深刻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认识,表现了他自我内心世界的情态,展示了对故乡风情民俗的留恋,文集中所突出描绘的独特的鬼魅世界,以及亲友亡故之往事,既是现实社会的观照,也是鲁迅先生暮年心态的折射,不家乡土风习的撷趣。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研究者们将鲁迅小说《祝福》置于多重视域下审视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迥异的理论之间的交叉碰撞拓展了经典作品的阐释空间,使文本意蕴呈现出多元化的姿态。本文以对该小说结构特征的探寻为基点,拟从结构的圆满性、复调性和失衡性这三个维度来辨析该篇小说结构与主题意蕴之间的关系,进而试图在审美层次上展现鲁迅的独特匠心。  相似文献   

4.
虽然《水浒传》与《隋唐演义》同为具有历史根据的英雄传奇性质的长篇巨制,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世俗社会和底层民众的审美意识,但二者在对历史真实的依赖和改造程度上迥异,对主题的提炼与集中程度不同,对作品的驾驭和艺术处理也不同,因为作者的主观情感制约着作品的思想力度,编写方法影响着作品的艺术效果,创作理念决定着作品的风格特点。前者进入“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行列,而后者没有取得这样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在于其作者写作水平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关于《汉宫秋》与《梧桐雨》的异同,前人已多有论述,从二者的故事框架、主题的倾向、以及人物塑造等方面对前辈学者的观点进行发挥解读。  相似文献   

6.
《人民日报》60多年刊载的众多散文中荡漾着真善美的旋律轻轻拨动着我的心弦,其流露出来真真切切的人性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其间有许多的人物都在不断地求真、行善、追美,在一次次的真假、善恶、美丑的较量中对自己生命的意义进行一番探寻。在生命自我的真实解剖中,在生命深处的真相漫溯里,在生命灵魂的正直屹立下,我们只简单的求得那一份真。我们不仅播种生命旅程的善良,还牵手生命的爱与同情,更给予生命芬芳的玫瑰,只单纯的行得那一份善。我们轻轻地推开那扇神奇的大门——领略自然的灵魂律动,锤炼人性的生命高度,挖掘丑陋的别样韵味,只纯粹的追得那一份美。在求真、行善、追美中苏醒我们的内心,焕发人性的光彩,为美丽的世界增加一份和谐。  相似文献   

7.
辛弃疾创作的"梅"作既有对前人写作经验的继承,又借花抒怀,赋予"梅"作独特的文化内涵——生不逢时,仕途坎坷之感;忠贞孤傲,自信豪迈之气."梅"意象的文化意蕴通过辛弃疾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娴熟的艺术技巧表现得越发丰富多彩."梅"作是辛弃疾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是词人独特人格、多舛命运的反映,具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量.  相似文献   

8.
鲁迅和村上春树都擅长刻画人物。《狂人日记》和《挪威的森林》虽然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代,但鲁迅笔下的“狂人”和村上春树笔下的“病人”却有着某些天然的相似和相同之处:同样急剧变化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转型期的精神疾病患者,同样茫然孤独无助的年轻主人公,同样残酷的青春和病态人生,同样孤独无奈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9.
但丁和鲁迅虽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但在世界文坛上却都是享有盛名的大师级的作家。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动机及其功能;但丁的《神曲》与鲁迅的作品在创作动机上的特点;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大学语文》选入的《拣麦穗》、《哭小弟》、《卖书记》、《我与地坛》几篇当代散文,在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以及个人在特定环境中对自然、人生、母爱的深切体验和深沉思考等方面,运用个性化的对话、细节描写与侧面烘托、象征手法等艺术手段,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当代社会生活、人生百态,抒写了人性的美、人性的扭曲和对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鲁迅在《申报》符号中发现了统治、知识、革命、孩子等多种主题,鲁迅以《申报》符号扫描中国的场景,侧重叙述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打造“中国”的丰富层面与深层内涵,进行一种卓绝的思考与反抗。鲁迅借用《申报》符号构筑了现代中国的两只底座:客观状态的现代中国(报刊显现)和主观状态的现代中国(精神显现)。  相似文献   

12.
苏伟贞是公认的受张爱玲影响很深的作家。1986年,苏伟贞发表《长亭》,其中的人物让读者很容易联想起张爱玲的《金锁记》。本文就是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来解读《长亭》对《金锁记》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连环计》杂剧与《连环记》传奇中貂蝉形象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杂剧《连环计》与明传奇《连环记》中所塑造的貂蝉形象,其性格特征及人生的价值取向都迥然有别。杂剧《连环计》中的貂蝉是一个以伦理道德禀赋为性格内核的受体形象,她所追求的是人生的情感价值取向;传奇《连环记》中的貂蝉形象则彰显出流溢着熠熠光彩的政治资质,她所追求的是人生的社会价值取向,其人格也得到了更具魅力的升值。貂蝉形象的异变,既根植于传统文化的积淀,也裹挟着嬗变时代思想变革的新浪潮。  相似文献   

14.
叶倩  李朝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1):137-140
《浏阳河》是湖南民歌经典作品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为了继承优良传统、激发时代精神,1995年曲作家邓东源创作了一首富于时代气息的《又唱浏阳河》。通过《浏阳河》与《又唱浏阳河》两首歌曲音乐表现手段、地方语言音调及唱腔韵味、主题思想等的比较分析,可知晓这两首歌曲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为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与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颖 《科技信息》2010,(35):J0245-J0245,J0277
《西游记》和《天路历程》两部小说存在着文化和宗教的差异,却异曲同工。小说通过描写人物的赎罪经历,巧妙地将宗教与现实结合,含蓄地对世事进行批判,昭示出殊途同归的心路救赎历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作家莫言和美籍作家赛珍珠同为以描写中国题材见长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与赛珍珠的小说《大地》在题材、人物、主题、形式等方面双水分流,各尽其妙。两位作家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方面都做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孔雀东南飞》与《儿子与情人》虽然是产生于不同民族、不同国度、不同年代、体裁也完全迥异的经典作品,却向人们揭示了一个共同的经典主题:畸形母爱酿成的灾难性后果。  相似文献   

18.
死亡无疑是每个悲喜人生的结局, 安德森和鲁迅在各自的小说中试图通过主人公的死亡来体现什么? 本文为此对这两篇小说进行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潍坊学院学报》2015,(3):31-34
《潜水鸟》是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短篇小说集《屋中的小鸟》中的一个故事,故事借草原潜水鸟的销声匿迹、自然环境的改变来暗喻梅第女孩皮格特·坦那瑞人生轨迹的变化以及梅第人社会生活边缘化问题。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刻画了与皮格特有着相似人生轨迹的人物闰土,借农村生活的凋敝以及闰土的沧桑变化来反映农民在民国乱世间的艰难处境。这两部作品有着许多卓然可比的文学现象,他们对自然美好乡村的怀念、人文社会对自然的破坏、特定社会环境下处于底层人物的遭遇方面都有着相似的探讨,共同唱响了一首纯真与经验之歌。这两个文本所具有的能够引发共鸣的内在一致性为他们的平行对比提供了可能性,彰显了文学跨域国别、跨域文化和语言所具有的普遍而永久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傲慢与偏见》与《小妇人》 ,两部作品虽然描写的都是儿女情长 ,但侧重点不同 ,前者在描写爱情故事的同时 ,揭露了资产阶级婚姻制度的本质 ,后者则偏重于对个性独立 ,自我约束的描写 ,突出人格完善的重要性。从对两部小说的对比可发现家庭教育对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不同的人格结构会造就出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