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竹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竹种,施肥是竹林丰产高效培育的关键措施,毛竹竹腔施肥技术是近年来推广应用的竹林施肥新技术。本文介绍了毛竹竹腔施肥技术及其创新试验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浓度、不同竹龄的竹腔施肥对新竹量、新竹增量、新竹胸径及胸径增量有不同影响,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施肥株数与新竹量、新竹增量有着显著相关性,施肥株数以50%~60%比例的施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山西省保护地蔬菜连作情况调查,发现不同栽培方式,土壤连作障碍发生和危害具有一定差异;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连作障碍的影响差异显著;不同肥料品种、不同施肥方法对土壤连作障碍影响较大.我们从测土配方施肥入手,按照等价格施肥,进行了调控肥(Adjust and control feitilizer,简称A)、生物有机肥(Biological organic fertilizer,简称B)和土壤调理剂(Conditioning soil agent,简称C)的配合使用试验.结果表明,黄瓜、番茄、辣椒、茄子、芸豆等蔬菜,施用不同型号、不同含量的调控肥、生物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后,土壤连作障碍症状减轻,表现为盐分降低,土壤疏松,pH值升高,蔬菜生长势强,结果期延长,植株抗性增强,病虫害减轻,蔬菜产量提高、品质改善.  相似文献   

3.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全身是宝,综合利用价值极高,南方各省正在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本文从栽植、幼林抚育、成林管理等角度探讨了油茶高产园营建技术,为集约化建设油茶资源丰产基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设施番茄、黄瓜连作土壤平衡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北省设施施肥现状系统调查和取样分析,明确了连续超量施肥,氮、磷、钾养分比例不协调、土壤养分大量积累、养分失衡和土壤次生盐渍化是设施蔬菜连作土壤养分供应障碍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建立了连作设施番茄、黄瓜生育期N、P、K施肥数学模型,结合施肥技术参数的确定,明确了不同连作年限、土壤肥力、种植茬口和产量水平条件下的最佳施肥量,建立了设施番茄、黄瓜连作土壤平衡施肥技术,通过多点对比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应用,该技术较农户习惯施肥番茄增产5.4%~25.2‰减少化肥投入1551~9510元hm;较农户习惯施肥黄瓜增产7.6%~34.7%,减少化肥投入944~5946元hm^-2。设施番茄、黄瓜连作土壤平衡施肥技术增产、节本增收显著,并能明显提高蔬菜品质,有效缓解土壤养分积累和次生盐渍化,提高肥料利用率,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该项目属于林业领域绿化苗木新品种引进、驯化、育种、栽培范畴。 项目共引进国内外新优绿化苗木品种170余份,通过对定植、造林等试验的定位观察和应用考察,筛选出园蜡2号等10余种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效益好的种(品种)。通过容器育苗、组织培养等快繁技术措施的研究开发,丰富了快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山西省保护地蔬菜连作情况调查,发现不同栽培方式,土壤连作障碍发生和危害具有一定差异;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连作障碍的影响差异显著;不同肥料品种、不同施肥方法对土壤连作障碍影响较大。我们从测土配方施肥入手,按照等价格施肥,进行了调控肥(Adjust and control feitilizer,简称A)、生物有机肥(Biological organic fertilizer,简称B)和土壤调理剂(Conditioning soil agent,简称c)的配合使用试验。结果表明,黄瓜、番茄、辣椒、茄子、芸豆等蔬菜,施用不同型号、不同含量的调控肥、生物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后,土壤连作障碍症状减轻,表现为盐分降低,土壤疏松,pH值升高,蔬菜生长势强,结果期延长,植株抗性增强,病虫害减轻,蔬菜产量提高、品质改善。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3,(19):24-25
本课题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油菜丰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的课题之一,课题自2009年启动以来,紧紧围绕长江上游区油菜产业发展目标,分析长江上游油菜区域生产问题,探寻不同生态区域油菜丰产高效栽培对策及技术需求,积极开展油菜丰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具体包括:基地建设、适宜品种筛选或引进,油菜丰产关键技术及高效种植模式示范、油菜籽高效加工技术集成。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3,(12):35-35
该成果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的GLR长油18个优良无性系及其早实丰产配套技术(其中的芽苗砧嫁接技术)和林业研究所的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转化内容:将轻基质网袋容器苗工厂化培育生产技术和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组装起来,应用到GLR长油1~18号18个高产优良无性系油茶苗木培育,建立一条年产一百万株的轻基质容器袋苗生产线,采用工厂化育苗,提高苗木生产的安全系数,在遇到自然灾害时,保证苗木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优质早籼稻"佳辐占"的试验和示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质早籼稻"佳辐占"的试验和示范项目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立项代码:02EFN216900762),经过2年的转化已完成项目合同书的各项任务.2003年"佳辐占"在福建省各地推广45万亩,亩产量水平达400~450公斤,高产的超500公斤,稳产性好;品质基本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稻谷标准,外观品质的遗传稳定性好;适应性广;抗稻瘟病及稻飞虱."佳辐占"已被广东、广西、江西、海南岛等省引种试种,表现丰产、品质优、抗稻瘟病性好.在福建省已创社会效益0.36~0.72亿元以上.福建省农业厅已下达<2004年优质早稻佳辐占百万亩丰产示范推广计划任务书>,在福建省推广"佳辐占"100万亩.  相似文献   

10.
在云南省红河流域干热河谷地区的元江县,设置了甜角不同培育措施试验林,研究了不同培育措施(整地方式、造林方式、造林密度、林分结构、经营管理措施)对甜角生长和果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林分结构和经营管理措施甜角的树高、胸径、冠幅和果实产量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整地方式和造林方式甜角的树高、胸径、冠幅及果实产量的差异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基于土壤肥力定向培育与养分综合管理,以作物根系生长环境调控为突破,在有机无机合理配施基础上,应用水肥一体化手段进行大、中、微量元素平衡施肥,形成新垦地土壤肥力定向培育与养分综合管理技术模式.适用于土壤养分瘠薄、透气良好的风沙土或土壤存在钙积层、易盐碱的灰钙土等障碍性土壤,对玉米进行水肥一体化管理,以水促肥、以肥调...  相似文献   

12.
镇巴县黄棕壤土占90.28%,通过退耕还林(草)、长江治理、兴修水平梯地、因地制宜种植作物、增施农家有机肥、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使镇巴县黄棕壤土治理改良工程取得了较大的生态、环保、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连续8年多点联合试验研究和大面积生产示范,揭示了超级杂交稻高产与氮高效利用的规律,明确了超级杂交稻多穗高产栽培的思路,提出了超级杂交稻因地定产、依产定苗、测苗定氮(三定)栽培技术,其中测苗定量施肥方法能够在大田尺度应用,是我国施肥方法的新发展。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在湖南省及其周边地区超级杂交稻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前期准备、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室内分析、田间试验示范、数据及资料处理和数据库的建设、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专家推荐施肥系统的开发推广的研究技术路线,成果推广应用面积600万亩,已产生经济效益5亿多元,该成果整体达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首次建立了招远市的农田土壤信息数据库,实现了农田资源的动态管理,首先创立了以采样点为基本单元的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并研发应用了触摸屏查询式专家推荐施肥系统,实现了变一家一户的田间施肥指导为社会化服务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安康市属我国枇杷生长的北缘区,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土地资源丰富,枇杷冬花夏果,成熟期比福建、四川等南方迟近半月左右,正处北方水果供应空白期,市场销售前景广阔,发展良种大枇杷具有显著优势。为了尽快将大枇杷产业做大做强,研发小组从1998年起通过充分调查论证,先后开展了良种大枇杷的引进试验、示范筛选工作,选择出适合安康及北亚热带边缘发展的良种大枇杷品种,探索出了良种苗木繁育技术,大树嫁接改良技术,研究形成大枇杷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并取得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获2006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1999,(14):38-39
一、主要技术内容 无性系在林业和果树上已早有成功应用,而作为技术措施应用于漆树发展,则为首创.所选之大红袍、阳岗大木、大毛叶因都有不结籽的特性,繁衍的唯一途径就是无性繁殖,而且是根插.该技术已总结的苗根育苗法,可解决因苗木不足而影响造林面积的问题.上述三个无性系漆树品种与其它漆树品种比较,都具有明显的速生、高产、优质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8,(10):48-48
在玉米工业加工、畜牧业发展等需求的拉动下,我国玉米需求量近年来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每年刚性增长3%~5%。为解决制约黑龙江省玉米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恢复和提升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水平的需要,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联合承担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黑龙江省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着重围绕解决优质高产品种推广力度不到位、技术应用与组装不到位、机械化程度低、阶段性干旱造成出苗率低苗情差、阶段性低温冷害和早霜、玉米病虫草害防控体系不健全、耕作制度不合理等问题开展攻关。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04,(19):58-58
一、项目概况 该项目是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为971060119,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绿化、美化、生态、科研、医药、保健品及食品加工业.该成果运用植物学、经济林栽培学、森林生态学、数理统计学、医药化学、食品加工工艺学等原理,一是通过对银杏资源调查、良种选育与引进、快速繁殖嫁接育苗试验、苗木生长规律测定、营建丰产林、整形修剪、计划密植、人工辅助授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项技术研究,摸索出一套银杏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二是通过对银杏叶、果的加工技术研究,研制出了银杏胶囊、银杏神茶、条茶、清水银杏罐头、银杏饮料等医药保健品.选育、引进适于栽培的核用银杏良种12个、叶用银杏良种2个,建立良种采穗圃100hm2.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托石屏县政府主导的湖滨带湿地综合整治工程,开展了异龙湖退塘还湖区湖滨带湿地经济运行维护管理模式研究。湖滨带湿地经济运行维护管理模式共有4种: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湿地生态渔业发展模式、湿地植物苗木业发展模式和湿地植物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模式。计算湖滨带湿地企业化运作后的效益可得,湖滨带湿地生态旅游年收益69.5万元,生态渔业年收益约120万元,湿地植物苗木业年收益约130万元,在未计入湿地植物综合利用产业收益的情况下,异龙湖湖滨湿地示范工程年收益总额为319.5万元。基本解决了湖滨带湿地维持管理所需的运行经费,减轻了政府的经济负担,使湖滨带湿地示范区运行维护管理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1.引言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农业机械进行田间作业时,拖拉机在GPS系统的帮助下能够准确实时地获得其所在作业位置的地理坐标,因而对土壤实施定点管理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逐渐获得推广与使用.这一系统在作物生长阶段的管理就是应用于变量机械施肥,施肥机械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根据事先生成的施肥处方图进行施肥.施肥机械在控制系统的帮助下,自动实现在土壤养分低缺少肥料的地方多施肥,在土壤养分高的地方减少施肥,在不需施肥的地方停止化肥的施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