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大、小鼠基因表达谱芯片分别研究了Balb/c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7d时肺组织、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7d时肺组织、12d时的肺和肝组织基因差异表达方式.结果表明,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7d时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 基因表达上调,同时没有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与之相反,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7d 时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没有表达变化,非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如溶菌酶(Lysozym e) 和各类组织蛋白酶(Cathepsin)基因表达上调,而且肺内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如CD74、MHC Ⅱ和MHC Ⅰ等表达上调.这一现象得到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12d时肺和肝中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的进一步证实.而且,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12d时肺中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表达下调,肝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 1)基因表达下调.提示日本血吸虫适宜性宿主小鼠和非适宜性宿主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前后两者有相反的基因表达方式.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机制可能包括免疫防御机制和阻止虫体获得宿主源促生长发育物质机制.  相似文献   

2.
<正> A.历史背景Horsfall 和 Hahn(1939,1940)在一项研究中用呼吸道感染病人的鼻咽冲洗物连续通过小鼠,试图分离出某种人类病毒,他们发现被接种的和未被接种的小鼠其肺脏常常都有实变发生。后来,他们自正常小鼠肺分离出一种嗜肺病毒(小鼠肺炎病毒,PVM),不经连续传代这种病毒是没有毒力的,同时证明小鼠群中普遍存在着这种病毒的隐性感染。与上述情  相似文献   

3.
<正>A:病毒是RNA或DNA外面包裹着一层蛋白质外壳的颗粒,本身并不能通过呼吸作用产生能量。病毒在宿主体外是没有生命的,也不需要能量,但保持感染活性,入侵宿主后才能繁殖,表现为生命现象。要知道入侵宿主时是否需要宿主提供能量,先要了解入侵的过程。首先是吸附(attachment)。病毒外壳的某些蛋白能与宿主  相似文献   

4.
流感病毒致病的分子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然感染,流感病毒感染的宿主范围有较强的特异性,各毒株所表现的毒力也所不同,决定流感病毒宿主特异性和毒力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流感病毒的分子水平上来揭示流感病毒的宿主特异性及其毒力差异。  相似文献   

5.
人和动物的多瘤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瘤病毒分类于乳多空病毒科,DNA肿瘤病毒。病毒无囊膜,直径40nm~45nm,有3种~4种衣壳蛋白,基因组为约5000对核苷酸组成的双链闭合环状DNA。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目前已从人、兔子、小牛、鸟类、啮齿类和灵长类等动物分离到多种多瘤病毒。各病毒内部有共同的属特异性抗原,但大多数病毒表面蛋白无血清学交叉反应。病毒在容许细胞中增殖良好,能使非容许细胞发生转化,在转化细胞中病毒DNA以整合到宿主染色体的方式存在。多瘤病毒感染有严格的种特异性,在自然宿主内大多数病毒呈隐性感染,但人和虎皮鹦鹉多瘤病毒对宿主有一定致病性。本文就有关多瘤病毒的感染和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病毒与宿主细胞在遗传信息上具有相似的字模式(k-tuple),病毒的DNA序列与其可感染的宿主细胞的DNA序列通过字模式的统计打分值往往比与随机宿主细胞的打分值高,也就是病毒和其可感染的宿主细胞的DNA序列有一定的相似性.基于此原理,文中利用序列非比对统计方法 D_2~S和D_2~*对病毒的DNA序列和宿主细胞的DNA序列基于字模式进行比对打分,将打分值与获得的阈值进行比较,判断该病毒是否能感染宿主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当k=5(k为字模式的的大小)、马尔可夫阶次为1时,D_2~S和D_2~*统计量均能较好地反映病毒与宿主细胞在基因上的相似性,而且通过ROC(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获得的最佳阈值可以作为一种判断病毒是否可感染宿主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 现已发现,除宿主基因型和年令外,接种途径、毒株及其传代史,都会影响各株鼠肝炎病毒的致病性和感染情况。同一毒株,如JHM株,以不同途径接种不同品系小鼠所产生的病变、病毒复制部位以及组织中病毒滴度均有差异。给刚断奶的BALB/cByJ小鼠鼻内接种MHV—JHM病毒,死亡率很高,而同样接种随机繁育的CF1小鼠,则无临床症状。此处所报道的工作的目的之一,是要确定经鼻接种致死量MHV—JHM后,该病毒在敏感鼠和抵抗鼠的复制部位。另外,本实验室的体外实验表明:各野生型MHV诱生干扰素的能力均很差,但对干扰素敏感,故本实验还要确定在天然宿主身上是否也有同样现象。第三个目的,是要确定预先感染MHV—JHM能否保护小鼠抵抗致死剂量的同型和同种异型病毒(MHV—3)的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同时检测小鼠微小病毒(MVM)和小鼠细小病毒(MPV)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 比对NCBI上发表的MVM和MPV基因组序列,设计1对引物和探针,可同时检测MVM和MPV。考察MVM-MPV引物探针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对178份清洁级小鼠粪便DNA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MVM-MPV荧光定量PCR方法最佳线性范围为109~104拷贝/μL,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R2值可达0.99,灵敏度为101拷贝/μL,特异性强。应用MVM-MPV探针对178份小鼠粪便DNA检测,结果为2份阳性样本,经MVM、MPV特异性探针鉴定,2份阳性样本均为MPV感染。阳性样本经全基因组测序后与NCBI网站上MPV(NC_001630.1)序列比对,一致率为96%。结论 建立的MVM-MPV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够有效快速地同时检出小鼠细小病毒和小鼠微小病毒。  相似文献   

9.
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为球形无包膜环状双链DNA病毒,具有高度的嗜上皮特性和种属特异性,能够引起人类皮肤黏膜的增生性病变.HPV感染宿主细胞时,能引起宿主细胞的DNA损伤应答(DNA damage response,DDR).内在或者外界因素引起DNA损伤时,多条信号传导通路被激活,对损伤信号进行监测和传递,并形成一个适当的应答机制,即DDR.多项研究证实,HPV能够利用DDR来完成病毒复制.文章对HPV感染与宿主细胞DNA损伤应答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将汉滩病毒(HTNV)囊膜糖蛋白G1重组腺病毒(Adeno-G1)感染VeroE6细胞,用IFA法检测其表达产物;并进一步将其免疫Balb/c小鼠。结果可检测到HTNV糖蛋白G1在VeroE6细胞中表达;用该重组腺病毒免疫小鼠,结果表明免疫小鼠体内可诱导产生抗汉滩病毒G1特异性抗体,同时微量细胞培养中和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腺病毒还可刺激机体产生低水平的中和抗体,但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不明显。说明Adeno-G1免疫小鼠后,主要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HTNV体液免疫应答,但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不明显,为HTN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抗病毒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机制在哺乳动物中保守存在,宿主通过病毒源siRNA(virus-derived small interfering RNA,vsiRNA)引导Ago2蛋白剪切病毒RNA,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为了建立快速检测宿主抗流感病毒(PR8ΔNS1)和野田村病毒(NoVΔB2)特异性siRNA分子的方法,根据病毒特异性siRNAs序列设计茎环引物和扩增引物,筛选出具有高特异性和灵敏度的茎环引物和PCR扩增引物(16768,3280和24~45),成功建立了茎环法RT-qPCR检测哺乳动物病毒源siRNA表达水平的系统.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性高,兼具较高的特异性与灵敏度,可作为小RNA测序替代方案检测siRNA或在测序前对宿主产生的病毒源siRNA进行有效监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建立小鼠巨细胞病毒( MCMV) PCR 检测方法,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根据NCBI 公布的巨细胞病毒设计引物,进行PCR 体系优化、敏感性、特异性测试; 运用优化后的方法,对87 份小鼠血清进行检测,对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建立的小鼠巨细胞病毒PCR 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初步检测4 个屏障设施的87 份小鼠血清, 13 份为阳性,通过测序证实为小鼠巨细胞病毒,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结论为小鼠巨细胞病毒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3.
禽肺病毒与同属副黏病毒科的其他病毒在基因组成、排列顺序及分子结构上存在差异,对于转录调控方式、感染细胞中的表达及侵染宿主细胞的作用方式具有特异性.深入探讨APV的分子结构特异性,对于研究它的致病机制和研制其疫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小鼠肝炎病毒(MHV)为例,研究两种常用小鼠感染MHV后粪便中病毒核酸检测量与血清特异性抗体的变化,探讨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检测设计。方法用MHV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脏垫料持续饲养C57BL/6和BALB/c小鼠(n=20) 28 d,进行脏垫料接触感染。之后所有小鼠使用无菌垫料进行单笼饲养,每周收集新鲜粪便和血清样本,经Taqman荧光定量PCR(qPCR)和ELISA法检测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于BALB/c小鼠,采用qPCR法检测时,在实验第21天即有阳性检出(阳性率20%),第28天阳性检出率达到最高,为80%,第42天阳性检出率为50%,至第56天无阳性检出。血清ELISA检测发现,实验第42天才有MHV特异性抗体检出(阳性率为50%)。对于C57BL/6小鼠,采用qPCR法检测时,在第28天和第42天分别从20%小鼠粪便中检出MHV。而采用ELISA法在整个实验期均未检出特异性阳性抗体。结论在隔离检疫和常规病原检测中,建议选用BALB/c小鼠作为哨兵鼠,替代C57BL/6小鼠。由于qPCR法具有早检出和更高检出率的优点,建议在隔离检疫早期采用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粪样核酸检测法替代ELISA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研究拟对比小鼠肝炎病毒( MHV)抗体 ELISA 检测试剂盒的敏感性、特异性、精密性和可信度,以筛选出既经济又可靠的检测试剂盒。 方法 选择两种国产与一种进口的 ELISA 试剂盒检测 MHV 抗体和以下 5 种病毒阳性血清:小鼠仙台病毒(SV)、小鼠肺炎病毒(PVM)、小鼠细小病毒(MVM)、小鼠鼠痘病毒(MPV)及小鼠呼肠孤Ⅲ型病毒(Reo-3),并进行敏感性、特异性、精密性及可信度实验比较。 结果 ELISA 国产 B 试剂盒的敏感性是国产 A 试剂盒的 400 倍,进口试剂盒的敏感性是国产 B 试剂盒的 4 倍;特异性实验显示国产 A 试剂盒与 MPV 无交叉反应,但与其他 4 种病毒阳性血清均有交叉反应,国产 B 试剂盒和进口试剂盒与 MPV 以外的 5 种病毒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精密性实验显示进口试剂盒批内平均变异系数为 5. 667%,国产 A 和国产 B 试剂盒批内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3. 825%和 13. 827%;可信度实验显示国产 B 试剂盒和进口试剂盒的阳性和阴性检测符合率均为 100%,国产 A 试剂盒的阳性和阴性检测符合率分别为 40%和 80%。 结论 ELISA 检测国产 B 试剂盒除敏感性和精密度低于检测的进口试剂盒外,其特异性和可信度均良好,国产 A 试剂盒的敏感性、特异性、精密性和可信度均低于检测的进口试剂盒。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能引起偶蹄动物患一种名为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的高度接触性、发热性、急性的传染病.FMD的大规模爆发会导致整个国家或地区的动物和动物相关制品产量降低、贸易受限,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FMDV持续感染是造成FMDV容易蔓延并难以根除的重要原因.该文综述了FMDV持续感染期间病毒在体内的存在位置与感染特性,并以病毒与宿主细胞、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为重点,介绍了持续感染相关机制研究进展,总结了疫情防控相关策略,以期为解决FMDV持续感染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将展示白色念珠菌热休克蛋白(HSP)90特异表位的杂合噬菌体作为抗原免疫C57BL/6J小鼠,以检测该抗原在小鼠体内诱发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实验结果表明:抗原PA刺激机体产生了较强的抗白色念珠菌HSP90特异性抗体;脾CD4 T和CD8 T淋巴细胞出现率明显增高;脾细胞分泌IL-2的能力有增高趋势.此外,将免疫后的小鼠通过尾静脉进行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了抗原对小鼠肾脏白色念珠菌寄居数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抗原对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VHA-273感染几种动物培养细胞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昆虫病毒作为杀虫剂的安全性问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从细胞水平探究它的安全性,本试验用多粒包埋型(MEV)的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VHA—273感染了两栖类,鸟类、哺乳类动物及人的细胞培养物,以观察病毒对这些细胞的致病性。同时还用这种病毒感染了该病毒的宿主细胞——棉铃虫卵巢细胞,作为对照。实验结果表明:除棉铃虫卵巢细胞中出现了病变并复制出了多角体外,所感染的其它各种细胞均未发现细胞瘸变和病毒增殖。  相似文献   

19.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HIV-1)能够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并通过基因沉默的方式逃避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etroviral Therapy, HAART),而高效特异性的基因编辑工具的出现,有望成功切除HIV-1前病毒基因组。重组腺相关病毒(AAV)是基因治疗的重要载体系统,为了获得能够高效感染T细胞的基因编辑工具递送系统,本研究通过比较过表达增强绿色荧光蛋白的血清型2、血清型6、血清型DJ的重组腺相关病毒,筛选出T细胞系的偏好血清型为6型。通过比较CMV启动子、SFFV启动子,筛选出T细胞系的偏好启动子为SFFV启动子。最后,我们通过制备过表达靶向HIV-1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 Region, LTR)的锌指核酸酶(Zinc Finger Nuclease, ZFN)的AAV6递送载体系统,感染模拟HIV-1阳性表达的细胞系Ya, T7E1检测证实HIV-1前病毒基因组被特异性切除,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切除效率约为17.1%,测序分析进一步证实靶向HIV-...  相似文献   

20.
<正> Ⅰ、引言脑心肌炎病毒(EMC)分布广泛,已从多种哺乳类、鸟类、昆虫并从患脑炎和脑膜炎的病人体内分离到该病毒。已知EMC病毒能够引起非人灵长类及某些被捕获的野生动物的自然感染和致死性疾病。尚未在实验小鼠中发现由该病毒所致的自发疾病和潜伏性感染,然而,实验按种小鼠时,EMC病毒对小鼠有高度感染力。 EMC病毒不会对实验小鼠构成有威胁的严重疾病。但是,实验动物专业工作者应当知道EMC病毒的历史并认识到它可能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