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是内因,是主体,学校教育是外因,起着主导作用。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各种德育措施和方法,必须经过学生的主体接纳才能产生实效。我们应从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入手,以正确认识学生的特点为前提,把注重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作为现代学校德育的生长点,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德育实效性涵义,我国当前学校德育实效性现状,影响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内因和外因及研究影响学校德育实效因素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林红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29(4):106-109,120
主体性德育的提出是主体性讨论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同时也是德育对现代社会发展的理论回应.分析传统德育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主体性德育在德育定位、德育目标、德育方法上对传统德育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对德育问题的两点深层次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工作投入强化而实效不力的成因,若从课程层面反思,则隐性德育课程问题上的疏忽无疑是其深层次内在根源.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德育课程,它包括正式课程与校园文化中的隐性德育课程.而德育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落差,若从目标层面反思,则德育程度目标的匮之无疑是其内在深层次根源.故在继续发挥内容目标的传统与优势的前提下,德育程度目标的导入并与内容目标相匹配,至少在德育目标的可接受性与可操作性、层次性与累积性、以及共通性方面会有所建村.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高校德育在此过程中担负着推动作用、精神动力作用.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存在着观念错位、定位偏移、内容失范等方面的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高校德育应确定现代化的德育观念,完善德育价值取向,改进德育的方法,优化德育内容,促进德育创新与发展,使德育教育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问题越来越被德育界各方人士所重视,在被广泛关注的背景下也说明我们当前学校德育实效性较低的一个不争的事实.德育实效性较低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德育管理的缺失是重要成因之一,本文以德育实效性为出发点,从德育管理层面中的德育教师管理对学校德育的作用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完善中学德育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职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洁 《科技信息》2010,(18):I0247-I0248
当前中职学生主流本质是好的,但部分学生德育状况已呈现出不容乐观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水平不齐,动力不足;心理脆弱,感情冲动;信仰缺失,行为不良;上网成瘾,不思进取等。这其中有学生自身因素的内因,也有社会、学校、家庭外因的影响。因此,在德育工作中要努力构建"立体式、全方位渗透"的德育模式,即:以学校德育为主导,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四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发挥各自的优势,以达到全面提高德育针对性,增强实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时代发展使高校德育环境发生极大改变,突显了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对高校德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认识现代高校德育的时代特征,适应时代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行德育创新是高校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孔子德育思想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德育的理论基础和“仁”、“义”、“礼”的德育内容,孔子德育思想揭示的基本原理以及“内省”的道德修养方法,无不具有二重性,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的一面。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果我们能够结合时代精神科学地加以取舍,创造性地给以继承和发展,就一定能够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德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很值得研究.本文主要从邓小平德育首位战略思想、德育目标层次思想、德育内容系统性思想、德育基本原则、德育方法、德育队伍建设这六角度来探讨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