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实验和理论的角度综述化学反应中的化学振荡现象。介绍化学振荡反应发展史;反应机理、模型及反应所需的条件;并阐述了研究化学振荡反应的意义和前景。  相似文献   

2.
以酒石酸和葡萄糖混合物的双组份有机物作为B-Z化学振荡反应底物,在KBrO3-MnSO4-H2SO4-丙酮环境中进行化学振荡反应.通过研究确定该双组份有机底物的振荡体系出现化学振荡现象的各反应物的有效浓度范围,并系统地研究和讨论影响化学振荡的诱导期、周期、振幅、图形和寿命等诸多因素.提供化学振荡现象的实验依据,推断化学反应的过程,建立化学振荡反应的模型,为B-Z化学振荡反应体系增添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乳酸-葡萄糖双组份有机底物的B-Z振荡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乳酸和葡萄糖混合物的双组份有机物作为B-Z化学振荡反应底物,在KBrO3-MnSO4-H2SO4-丙酮环境中进行化学振荡反应.通过研究确定该双组份有机底物的振荡体系出现化学振荡现象的各反应物的有效浓度范围,并系统地研究和讨论影响化学振荡的诱导期、周期、振幅、图形和寿命等诸多因素.提供化学振荡现象的实验依据,推断化学反应的过程,建立化学振荡反应的模型,为B-Z化学振荡反应体系增添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
以乳酸和葡萄糖混合物的双组份有机物作为B—Z化学振荡反应底物,在KBrO3—MnSO4—H2SO4—丙酮环境中进行化学振荡反应,通过研究确定该双组份有机底物的振荡体系出现化学振荡现象的各反应物的有效浓度范围,并系统地研究和讨论影响化学振荡的诱导期、周期、振幅、图形和寿命等诸多因素。提供化学振荡现象的实验依据,推断化学反应的过程,建立化学振荡反应的模型,为B—Z化学振荡反应体系增添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
在CH_2(COCH_3)_2—Mn~(2+)—BrO_3—H~+化学振荡体系的基础上,讨论温度、H_2O_2等因素对化学振荡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并将化学振荡反应动力学引入学生的实验进行设计,使人们更为广泛地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自组织现象,更深入地探讨其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研究报道了邻菲啰啉合铁(Ⅱ)催化下的化学振荡反应,对振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讨论.运用正交实验法确立了振荡反应进行的有效浓度范围.获得振荡的诱导期和周期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变化趋势曲线,以及振荡反应在诱导期和振荡期的表观活化能.根据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和实验数据,建立了振荡反应的模型和反应机理,进而为反应过程和机理研究提供一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FKN振荡机理,报道了氨基乙酸-溴酸钾-硫酸锰-硫酸-丙酮体系的化学振荡反应,对振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确立了振荡反应进行的有效浓度范围,获得振荡的诱导期和周期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经验式,振荡反应的表现活化能,建立振荡反应模型和反应机理,为振荡反应过程和机理研究提供一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报道了邻菲啰啉合铁(Ⅱ)催化下的化学振荡反应,对振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讨论.运用正交实验法确立了振荡反应进行的有效浓度范围.获得振荡的诱导期和周期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变化趋势曲线,以及振荡反应在诱导期和振荡期的表观活化能.根据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和实验数据,建立了振荡反应的模型和反应机理,进而为反应过程和机理研究提供一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化学振荡反应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化学振荡反应的Lotka模型和均相反应体系中的B-E振荡反应机理。简述了发生化学振荡反应的条件和热力学原理。  相似文献   

10.
化学振荡能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实验事实,利用物理学及化学观点,解释了化学振荡波形,并导出了振荡反应的能量关系:lnA=1/2ln2DE/K+1/2βt。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实验上首次用xy函数记录仪观察到B-Z化学振荡反应的极限环线的形状.实验装置图示意如下:~~  相似文献   

12.
化学振荡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基础物理化学课程介绍了化学振荡反应,用热力学原理分析了发生化学振荡反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核磁共振波谱仪研究了赖氨酸参与的化学振荡反应,结果表明,该振荡反应中有溴代赖氨酸的生成,从而证实氨基酸在振荡体系中的主要作用是与Br2发生溴代反应,它是振荡反应过程以及振荡寿命的控制者。  相似文献   

14.
化学振荡反应现象普遍存在于各学科领域中,如化学、物理学、生物学、临床医学、食品检测、环境保护等,因此化学振荡反应的研究是一个多学课交叉点的前沿课题,对于研究解决矿物勘探、大气动力学、化学过程分析等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都有可能产生重大的影响.目前人们已经在药物分析、生命科学等许多领域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并已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本文就化学振荡反应现象基本知识与应用做了简要概述,并对已有的化学振荡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15.
利用核磁共振波谱仪研究了色氨酸的化学振荡反应。由NMR波谱得知,振荡反应中存在着结合Br2的活性基团,这些活性基团构成了振荡反应的活性中心,它们控制着振荡反 能否进行以及振荡寿命。  相似文献   

16.
由于非平衡态热力学的研究长期以来发展较慢,一直无法从热力学的角度来解释化学振荡反应及其产生的原因,使得化学振荡反应不被大家熟悉.本文试图对这类反应及其原理进行讨论和介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苯酚——溴酸钾——硫酸体系的非催化化学振荡反应,研究了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氯离子、自由基抑制剂(丙烯腈)等多种因素对化学振荡反应的影响,计算了反应活化能,分析了非催化反应的产物,研究了经典 Belousov—Zhabotinsky 振荡反应中常作为催化剂的金属离子(如 Mn~(2-),Ce~(2+)等)对非催化振荡反应的影响,最后对非催化反应的催化机理及控制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用Belousov-Zhabotinskii反应装置的化学振荡器,对健康人与病人的尿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进行了检验,发现不同对象尿液对该反应有一定的规律性,作者根据B-Z振荡反应的机理对实验结果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实验测定B-Z反应系统在其化学计量系数μ取定值1时,其动力学行为呈现单周期振荡态.将化学计量系数μ作为调节参数。理论研究了该系统动力学行为随μ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当μ值从定值变为线性变化参数时,经稳定性分析确定系统存在一个不稳定区域,化学计量系数μ在此区域内取值时。系统均可以呈现单周期振荡态;而当μ从定值变为周期变化参数时,可以确定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是由倍周期振荡进入混沌。  相似文献   

20.
关于封闭的 Belousov—Zhabotinski 反应(简称 B—Z 反应)的化学振荡问题,许多学者已作了详细的研究。但是酸度对 B—Z 体系化学振荡的影响很少做过专门的研究。作者曾对此问题作了大量的实验工作,根据实验结果得到下列两点很有意义的结论:(1)在高浓度硫酸溶液中,B—Z 体系的化学振荡不是 Ce(1v)—Ce(Ⅲ)离子耦合催化作用,而是酸催化再生溴离子的作用,因此,它们的化学机理与 FKN 或 FN 的机理是不同的。(2)溴离子的临界浓度([Br~-]_(临界))值,不仅与溴酸根离子浓度而且也与酸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