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吩噻嗪作电子供体,二氟硼核为电子受体,构筑一种供体-受体型电子结构化合物,并对其进行荧光性能测试和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溶剂效应、固态荧光发射和机械力致荧光变色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含有3,5-二甲基苯基化合物的力致荧光变色(MFC)性能,设计并合成了3种二氟硼化合物(3-BF2、6-BF2和3,6-BF2),通过测定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中以及在四氢呋喃/水混合溶剂中的荧光发射光谱,探究了这3种化合物的分子内电荷转移(ICT)特性和聚集诱导发光(AIE)效应,并采用机械力刺激的方法测试其MFC性能。结果表明,这3种二氟硼化合物都具备聚集诱导发光性能,但只有6-BF2显示出明显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特性和可逆的力致荧光变色行为。X-射线衍射(XRD)测试结果表明,在机械力刺激下,有序的晶相与无序的非晶相之间的相变转换是6-BF2具有力致荧光变色性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探究影响分子力致荧光变色性能的因素,合成了6种具有不同芳基取代基团的水杨醛亚胺二氟化硼配合物1-6。结果表明,六种配合物都具有弱的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除配合物5外,其余五种配合物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进一步研究显示,在这一系列的配合物中,配合物6具有较好的力致荧光变色性能。量子化学计算结果显示,配合物的力致荧光变色行为受到分子空间效应和偶极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2-氨基-6-甲基吡啶和4-氨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合成得到了新型配体4-苯甲酰氨基-N-(6-甲基吡啶-2-基)苯甲酰胺(L2)及其N,O-吡啶氟硼荧光化合物(C2),采用1 H NMR、13 C NMR、ESI-MS和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初步探究了新型N,O-吡啶氟硼化合物C2的光学性能.结...  相似文献   

5.
设计合成了2种具有明显聚集诱导发光(AIE)特性的吩噻嗪衍生物(SPA和SPN).荧光光谱研究表明, 这2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够特异性地识别2, 4, 6-三硝基苯酚(TNP), 其中SPA荧光检测TNP的猝灭率为89.1%, 猝灭常数Ksv为3.18×104 L/mol, 检出限为8.62×10-7 mol/L; SPN荧光检测TNP的猝灭率为90.4%, 猝灭常数Ksv为4.43×104 L/mol, 检出限为5.00×10-7 mol/L, 有望作为荧光探针特异性识别TNP.而且SPA分子具有可逆的力致荧光变色特性, 在紫外灯下发出蓝色荧光, 研磨后变为浅黄色, 有望被用于防伪材料或者可视化压力传感器领域.  相似文献   

6.
以N-(8-喹啉基)丙酰胺和取代碘苯为原料,通过钯催化的碳氢键活化与分子内胺化直接有效地合成β-内酰胺化合物.五氟碘苯在分子内关环形成C-N键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优化反应下研究底物适用范围发现,带不同给电子和吸电子取代基团的碘苯都能较好地发生反应,以低到中等的收率获得目标化合物.此串联环化反应的发现对快速构建β-内酰胺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间苯二酚和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合成了3’,6’-二(N,N-二苯氨基)荧烷,并通过FTIR、1HNMR、MS确证了化合物的结构.热致变色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加热条件下能从白色向蓝色转变,转变起始温度为110℃.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检测结果表明,化合物溶液还具有酸致变色性能和强的荧光性能,且溶液在580nm处的吸收强度和在490nm处的荧光强度随着对甲基苯磺酸的加入量呈现出规律性的线性变化,可应用在紫外线检测等领域.  相似文献   

8.
以2,4-二氯-5-氟苯乙酮为原料,通过β-酮酸酯化,与原甲酸三乙酯缩合,同2-氨基嘧啶发生取代反应,再经环合、硼络合和哌嗪化反应合成得到了N-嘧啶取代喹诺酮抗菌化合物,总收率为22.4%,并研究了其抗茵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2-噻吩羧酸和β-二氟化硼二酮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二氟化硼二酮衍生物的化合物L,并对化合物L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探究了化合物L的光物理性质.细胞毒性实验和细胞成像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L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定位于细胞质中.  相似文献   

10.
系统研究了化合物β-萘胺、α-萘胺、1,8-萘二胺、β-萘酚和2,7-萘二酚的气相HeI紫外光电子能谱(UPS),其中1,8-萘二胺、2,7-萘二酚的UPS为首次报道.利用Gaussian94程序的RHF/3—21G对各体系进行了分子构型优化,对得到的优化构型实施了RHF/6—31G量子化学计算,并利用计算结果对各分子体系的UPS谱进行了指认.计算结果显示:1)在萘胺和萘酚系列化合物中,低电离能区的4个谱峰均为萘环和N,O原子间共轭π键的电离相关联,而不出现N,O原子的孤对电子峰,并且在萘胺及萘酚类化合物中,轨道中C—N,C-O键的权重影响其电离能的大小,C-N,C-O键的权重越大,第1电离能越低,说明第1电离能所激发的电子是由πC-N,πC-O键束缚的;2)取代基给电子能力影响化合物的第1电离能,给电子能力越强,电离能越低.  相似文献   

11.
为了得到高发光效率的红光材料,文章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氟硼二吡咯衍生物Bodipy-OCH3,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技术和荧光发射技术研究了其光物理性质。通过与电子供体N,N-二甲基苯胺(DMA)以及电子受体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P)的作用研究了其电子传输能力。热重分析得其分解温度为235℃。此外,利用Gaussian 09软件和电化学进一步分析了该化合物的能级结构及电子云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2.
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生理条件下(pH-7.41)研究了β-环糊精(β-CD)、6-去氧-(N-胺乙基)环糊精(CR—β—CDen)分别与刚果红(CR)的包合作用;研究了CR,(CR—β—CD)和(CR—p—CDen)超分子体系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紫外滴定实验结果表明:(1)β-环糊精和6-去氧-(N-胺乙基)环糊精都与客体分子刚果红发生超分子作用;(2)CR,CR—pCD,CR-β-CDen与小牛胸腺DNA作用的结合常数Kb值分别为4.1×10^4L/mol,1.36×10^5L/mol,2.33×10^5L/mol,表明超分子体系CR-β-CDen与DNA的相互作用最强。荧光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化合物CR,CR—β—CD,CR-β-CDen的荧光强度随着CT—DNA的增加而增大,其中环糊精衍生物CR—β—CDen荧光增强效果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3.
五氟苯和五氟溴苯是公认的代表性的含氟化合物,可以通过多种反应与其它化合物相连接。N-芳化杂环化合物例如咔唑和吲哚是具有空穴传输性能、在紫外光范围有很强的吸收并且具有发可贵的蓝光等特性。以咔唑为侧基的非共轭类聚合物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和空穴传输性能。呋喃噻吩齐聚物具有优异的性质。该文发展了合成咔唑-呋喃-噻吩以及吲哚-呋喃-噻吩齐聚物的方法。以自制的五氟苯代吲哚和五氟苯代咔唑为起始原料,与硼试剂反应分别制备相应的硼酸酯。通过溴封端的噻吩-氟代呋喃-噻吩中间体与硼酸酯反应制备咔唑-呋喃噻吩以及吲哚-呋喃-噻吩齐聚物。  相似文献   

14.
π共轭有机氟硼络合物作为重要的荧光染料之一,以其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较大的摩尔吸光系数、良好的化学和光学稳定性备受关注,在有机合成、药物化学、新型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应用广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π共轭有机氟硼络合物的合成研究,主要是N,N二齿、O,O二齿和N,O二齿类络合物,介绍了一些重要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主要性能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基于二氰基亚甲基-四氢吡喃和苯并噻二唑的新型荧光化合物,并研究了该化合物通过改变二价铜离子和氟离子/溴离子滴加顺序对应的分子荧光现象。研究发现先加入二价铜离子导致该化合物的最大发射波长"蓝移",继续滴加氟离子导致荧光淬灭,若继续滴加的是溴离子则荧光不变;反之先加入氟离子,该化合物荧光强度微弱降低,继续滴加铜离子对荧光强度影响不大,若滴加溴离子,该化合物荧光不变,继续滴加铜离子,最大发射波长强度降低,并且在485nm处出现新的荧光;这些荧光变化的机制也得到研究与证实。分子逻辑门是在分子水平上的逻辑操作来描述逻辑门,输入和输出信号。通过改变离子性质(加入氟离子或溴离子)、滴加顺序、激发波长获得不同的荧光发射波长和荧光强度,模拟了EnYES、EnNOT、EnIMP、EnINH、EnNAND逻辑门,1∶2信号分离器和键盘锁。  相似文献   

16.
以实验室自制新型β-二酮类化合物制备了四种含有不同内给电子体(1,1,1-三氟-5,5-(二甲基)-2,4-己二酮、3-乙基-2,5-戊二酮、1,1,1-三氟-4-苯基-2,4-丁二酮、1,3-二苯基丙二酮)的MgCl2负载型丙烯聚合齐格勒-纳塔(Z-N) 催化剂,研究了给电子体结构与聚合性能之间的关系,内给电子体的结构对聚合物立构规整度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硼和铝都是ⅢA族元素。它们的价电子数少于价轨道数,当它们形成共价化合物时,成键电子对数往往少于中心原子价电子层的轨道数,使硼和铝的许多化合物具有缺电子性。由于硼是非金属元素,铝是金属元素,另外硼原子半径比铝原子半径小得多,而且硼的前三个电离能总和(6764KJ·mol-1)比铝的前三个电离能总和(5114KJ·mol-1)大,硼主要形成共价型化合物,缺电子性成为硼的化学最重要的特征,而铝则不然。本文以硼和铝形成化合物的缺电子性为线索,将有关它们分散而重要的描述性化学事实,从组成、结构、性能和应用等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8.
硼酸化合物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包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新合成具有分子内电荷转移性质的硼酸化合物:对-二苯氨基联二苯基硼酸(DBBA)与β-环糊精(-βCD)、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磺丁醚-β-环糊精(SBE--βCD)的包合行为,且测定了其包合物的包合常数,结果表明:在DBBA溶液中加入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时,其荧光光谱发生蓝移、荧光强度增加,环糊精对DBBA的包合能力的大小为SBE--βCD>CM--βCD>-βCD.同时,采用分子力学计算和计算机模拟技术预测了DBBA与-βCD形成包合物的最优化构型.  相似文献   

19.
将电子传输型口恶二唑环与空穴传输型咔唑环、蒽环、苯环等芳香环相连,设计合成了4种双光子荧光分子2,5-二[4-(2-芳基乙烯基)苯基]-1,3,4口-恶二唑.通过W ittig-Horner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进行了结构表征.所合成的D-π-A-π-D型对称电荷转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分子内能量传输性能,因而能够增强双光子荧光发射能力和提高双光子吸收截面.  相似文献   

20.
研究β-环糊精和9,10-蒽醌在水相中形成的超分子体系的荧光光谱,得到不同浓度和不同pH值溶液中客体分子的荧光光谱.研究发现,在水相中,β-环糊精和9,10-蒽醌形成了1∶1的超分子体系,包合常数为1.35×102,与单体分子相比,空腔内9,10-蒽醌分子的荧光强度大大提高.在中性水溶液中,β-环糊精的浓度范围为4×10-4~3.2×10-3mol/L,9,10-蒽醌的荧光强度随着β-环糊精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客体分子的荧光强度在酸性水溶液中具有很强的增强效应,而在中性和碱性介质中,其荧光增强效应大大降低.其中在pH=4.12的溶液中,客体分子9,10-蒽醌在β-环糊精空腔的荧光强度最大.9,10-蒽醌在4.99~66.56n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F=7.82C(ng/mL)+218.6,相关系数为0.998 5.利用荧光增强效应,得到该超分子体系对9,10-蒽醌的检测限为0.04ng/mL,该数量级是已经报道检测限(0.2μg/mL)的万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