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黔桂界邻民族地区的摩崖石刻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引人入胜的人文景观。它们主要以文字的形式描述该区域范围内蕴藏在历史深处的动人图景,是石上之风景,亦史中之佳作,生动形象,精彩纷呈,内涵深广,影响深远。其中包含的生态文化内容涉及区域地理特征、自然风光特点与生态环保观念等方面,是地域文化范围内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是本土生态知识的具体呈现,是当代社会生态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素材,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根据已收集整理出来的部分石刻档案文献资料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石刻档案包括碑刻和摩崖石刻两大类 ,其内容函盖了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军事斗争、科技文化等方面 ,是研究广西地方历史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3.
金山洞元代摩崖石刻,主要讲述至元二十二年(1285)金竹府知事房明远对燕楼一带的拓边,又记录了至元二十七年(1290)府吏赵坚参与金竹府知府扫闾进行的招降活动.至元十九年(1282)金竹府最初建立时,不在金竹寨主领地内,而是侨置于贵州长官司之地,直属于顺元路,由流官管理.后来经过摩崖所记的至元二十二年金竹府事房明远招慰开拓边疆,才有二十四年(1287)十二月扫闾率所领诸寨内附,至二十六年(1289)八月遂正式以扫闾为金竹府知府,以金竹寨为金竹府治所.元代金竹府辖地不断扩大,主要是因为知府扫闾的招谕有功,朝廷即给其设官,令其管辖.其地主体在今长顺县境内及今花溪燕楼、党武和平坝县东南一带.其中燕楼、党武、马场一带,与摩崖石刻所在之地比较近,很可能就是当时金竹府的中心区域.元代金竹土司地位的确立及其快速发展,与元政府为了控制黔中地区密切相关,即通过扶持金竹势力以抗衡遏制亦奚不薛、罗甸、八番、水东宋氏等大的土著势力,进而保障元王朝从湖广通往云南的黔中一带驿道的畅通.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分布在湘、黔、桂毗邻地区草苗的历史渊源和习俗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草苗与当地侗族、老苗之间经济上、习俗上之异同,及其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桂林是我国石刻文献发展一个特别集中、且成就突出的地区。从文献角度而言,桂林石刻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特别的价值,所以古人论桂林石刻云“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桂州岩穴奇,石刻穷秘诡。岂惟考岁月,直可补载纪”。桂林石刻可谓是广西的文化渊薮,但是后人对其整理不足,价值彰显不足,令人遗憾。历史上对桂林石刻进行整理,据笔者所知仅有三种:一是明人万历间张鸣凤的《桂胜》与《桂故》;一是清人嘉庆问谢启坤编《广西通志》时整理的《粤西金石略》;一是1977年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整理的《桂林石刻》三卷本(内部发行)。  相似文献   

6.
开展珠江流域资源利用时空格局、自然资源消耗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及生态补偿研究,有利于揭示珠江流域内部资源消耗格局、生态补偿区与受偿区,推动全流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统一保护与治理。本文基于能值-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核算2010-2019年珠江干流4省区[云南(滇)、贵州(黔)、广西(桂)、广东(粤)]的能值生态足迹和能值生态承载力;综合绿色贡献系数、基尼系数和重心模型、重心距离模型,评估4省区自然资源消耗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结合生态补偿模型,计算各省生态应付及社会应付生态补偿金额。结果表明:(1) 2010-2019年,珠江干流4省区能值生态承载力呈现出滇>黔>桂>粤的格局,但资源消耗程度(能值生态足迹)与之相反;同时,下游地区(黔、桂、粤)足迹深度均大于1,呈生态赤字及不可持续状态;(2)流域能值生态足迹综合基尼系数超过0.5,贵、黔绿色贡献系数小于1,经济重心、人口重心、能值生态足迹重心均偏向下游的粤,均表明流域内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失衡,需通过生态补偿进行调节;(3)2014-2019年,除滇为受偿区外,粤、桂、黔均为补偿区,补偿金额为粤>桂>黔,...  相似文献   

7.
搜新吧     
《少儿科技》2008,(9):42-43
"中国印"刻上山经北京奥组委批准并授权,由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和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政府共同实施建设的"中国印"摩崖石刻工程于7月13日正式揭幕。"中国印"摩崖石刻位于密云县溪翁庄镇北白岩村村西北,密云水库大坝西侧3千米处,摩崖石刻高96米、宽38米,铭刻在海拔968米的云蒙山云龙涧主峰上。  相似文献   

8.
茶马古道历史线路与旅游开发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内地农业地区和边疆游牧业地区之间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它作为内地汉族地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往来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沟通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方面发挥了十分巨大的作用。本文试图在认识茶马古道历史的基础上,探讨这条古代驿道的历史线路,并由此讨论对古道的旅游开发在旅游经济和旅游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宜宾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川、滇、黔、渝4省市结合部。自古以来,宜宾凭借金沙江、岷江、长江水运之便,成为川南、滇东北、黔西北广大区域的物资集散地与贸易中心城市,是川、滇、黔门户的锁钥与交通枢纽,其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直领先于毗邻地区,“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满的宜宾”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宜宾历史上形成的区域经济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宜宾,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同时加上境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水能、矿产等资源,在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我国西南滇、黔、桂喀斯特地区共建特色数据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探讨了共建特色数据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石灰岩山地集中分布的黔、桂、滇、川四省(区)的毗邻地区,由于岩溶的发育广泛,石山裸露,耕地资源数量不足,当前,人增地减,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加之长期以来不协调的人为活动,生态环境也十分脆弱,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因而受到限制,是一个集“老、少、边、穷”为一体的地区.可是该区耕地资源的利用又不够充分、合理.本文在全面剖析该区域耕地资源的基础上,探讨其充分合理利用耕地资源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发挥地缘优势,构建区域经济中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未来的发展中,罗平应当打破县域行政壁垒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把罗平放在泛珠江三角经济圈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背景下来认识,对县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前瞻性的思考和科学的定位,走区域合作的路子,构建物资集散中心、工业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旅游中心,把罗平建设成为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内外相连、竞争有序、统一开放的区域性枢纽。  相似文献   

13.
石刻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广泛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历史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焦作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遗留下了大量的石刻。对石刻的鉴赏要多方位,从遗存形式、外部造型、实用性、艺术性及其所载的内容等方面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4.
一、支撑贵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1、区域位置贵阳市是贵州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贸、科教、旅游中心,西南地区的交通通讯枢纽和综合性工业基地。它地处贵州省的中部,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内陆浅腹部,为长江与珠江两大流域上游分水岭的结合地带,有湘黔、川黔、滇黔、黔桂四条干线铁路交汇于此,东与湖南长沙,西与云南昆明、南与广西柳州、南宁、北与重庆直接相连,在全国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中接西,衔接南北的区位优势。2、经济文化现状贵阳市辖五区一市三县,115个乡、镇、办事处。上地总面积8034平方公里,其中建…  相似文献   

15.
在璀璨多姿的三峡石刻主题中,民族主题特别引人注目。以抗日为内容的摩崖石刻,浓缩着凝重深沉的民族精神;以石刻为载体的抗战呐喊,昭示着英勇不屈的民族气节;以抗侵为题材的纪念碑刻,印证着爱国奉献的民族品质;以正义为内涵的建筑符号,诠释着三峡文化升华的民族主题。  相似文献   

16.
桃源峪位于泰山南麓,万仙楼北的涧谷之中,又称石壁峪、桃花涧、樱桃园。峪中石壁之上有唐大历王大使题名、宋绍圣张邦茂题名以及元至正杨世瑛题名等摩崖石刻。著录见于《山左金石志》《岱览》等志书,年代主要涉及唐、宋、元三朝,共有20处,可集中称之为“桃源峪摩崖石刻群”。此处石刻历代志书虽有收录,但缺乏对石刻本身以及相关史实的详细考证,在录文时亦多有遗漏和讹误。今据最新田野考察,对石刻群的数量、录文、考证等方面作细致梳理,以期对桃源峪摩崖石刻做到尽量全面的收录、订正和增补。  相似文献   

17.
宜宾市经济发展综合优势分析及战略选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宾市地处川、滇、黔、渝4省市结合部,经济区位条件优越,是长江产业带西延的最优增长极。区内资源配套组合优势明显,开发利用潜力大,是宜宾市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近年来,宜宾市支柱产业迅速崛起,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未来宜宾市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应以建设大基础为突破口,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开放型区域经济,实现经济总量超常规、跨越式增长,加强地区间的分工与协作,形成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18.
理学文化景观不仅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更是武夷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采用描述统计与核密度分析法,借助GIS技术,对北宋到清代952年间建设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最具代表性的理学文化景观(书院和摩崖石刻)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时空尺度上,不同朝代建设的理学书院和摩崖石刻的数量差异大且不平衡,海拔200~225 m处数量最多,且主要分布在九曲溪与山北景区两大主景区,并呈现出由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趋势。为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应注重完善理学书院和摩崖石刻的相关资料,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新旅游形式和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9.
茶马古道历史线路与旅游开发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内地农业地区和边疆游牧业地区之间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它作为内地汉族地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往来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沟通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方面发挥了十分巨大的作用。本文试图在认识茶马古道历史的基础上,探讨这条古代驿道的历史线路,并由此讨论对古道的旅游开发在旅游经济和旅游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订从宁波地区经济发展的三大特征出发,着重分析了杭州湾大通道及港口建设对宁波地区港口经济,外向型经济和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影响,从而进一步论证了杭州湾大通道及港口建设对宁波经济、、浙江经济乃至杭州湾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对宁波区域经济发展合理利用资源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