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济阳坳陷低阻油层微观成因机理的宏观地质控制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低阻油层的电阻率低于或接近邻近水层的电阻率,给测井评价带来很大难度。根据济阳坳陷已发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低阻油层,在研究微观成因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微观成因下的地质特征,并研究了低阻微观成因机理与宏观地质因素的匹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低阻油层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沉积背景、沉积相带、成岩作用、成藏动力和地层水等地质因素的控制。高矿化度地层水成因的低阻油层主要受古咸水的沉积环境和断裂构造带的控制;高自由水饱和度成因的低阻油层受低幅度构造的控制;高束缚水饱和度成因的低阻油层主要受沉积和成岩作用的控制;在火山运动活跃的地带,火山碎屑和凝灰岩的富集有利于蒙皂石的富集,从而形成泥质附加导电成因的低阻油层。研究发现,将微观成因机理与宏观地质控制因素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揭示低阻油层的成因规律。  相似文献   

2.
济阳坳陷白垩系沉积特征的研究程度较低,使得这一层位的油气资源勘探存在较大风险.在系统观察岩心的基础上,结合测井、地震等资料,对济阳坳陷白垩系沉积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并探讨了沉积的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白垩系主要发育的沉积相类型有杂乱堆积的冲积扇相;纵向上呈粒度向上变细的河流相;中等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的三角洲相;杂色砂泥岩呈薄互层沉积的滨浅湖亚相.北西向断层的活动对沉积起到主要的控制作用,在其控制下,白垩纪济阳坳陷为一相互分割的山间盆地,湖盆范围时大时小,湖水深度不断变化,总体湖水较浅,主要发育滨浅湖亚相.  相似文献   

3.
济阳坳陷白垩系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阳坳陷白垩系沉积特征的研究程度较低,使得这一层位的油气资源勘探存在较大风险。在系统观察岩心的基础上,结合测井、地震等资料,对济阳坳陷白垩系沉积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并探讨了沉积的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白垩系主要发育的沉积相类型有:杂乱堆积的冲积扇相;纵向上呈粒度向上变细的河流相;中等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的三角洲相;杂色砂泥岩呈薄互层沉积的滨浅湖亚相。北西向断层的活动对沉积起到主要的控制作用,在其控制下,白垩纪济阳坳陷为一相互分割的山间盆地,湖瓮范围时大时小,湖水深度不断变化,总体湖水较浅,主要发育滨浅湖亚相。  相似文献   

4.
济阳坳陷中生界碎屑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解孔隙和裂缝,溶解物质主要为长石、岩屑等碎屑颗粒及碳酸盐胶结物;裂缝主要包括构造裂缝、压实裂缝和解理缝.构造裂缝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和喜山期,主要分布于不整合面附近的砂体中.碎屑岩储层储集性能主要受沉积作用、构造作用和成岩作用的控制,沉积作用是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其中三角洲砂体物性最好,河流砂体次之,冲积扇、扇三角洲及滨浅湖砂体物性较差.构造作用对储集物性的改造主要表现为断层活动和不整合,不整合面之下约100 m内储层裂缝和溶解孔隙最发育、物性明显提高.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受沉积作用和构造作用的控制,对储层的改造程度与沉积相带及距不整合面的距离有密切关系.中生界最有利的碎屑岩储层为不整合面之下约100 m内的河流或三角洲砂体.  相似文献   

5.
济阳坳陷低级序断层组合样式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济阳坳陷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发育了丰富多样的断裂系统,根据断层的规模、性质等因素,可将盆地内部的断层划分出6个级别,其中四级及其以下级序的断层统称为低级序断层。低级序断层是在走滑应力、伸展应力以及受主断层的牵引或在局部地区的拱升应力等作用下形成的。在空间上,各种应力机制相互影响和改造,使低级序断层变得错综复杂。在平面上,低级序断层主要有平行状、帚状、放射状-环状、棋盘格式、羽状、“入”字形等组合样式。低级序断层大多是主断层的伴生产物,并且也控制了油气的聚集和分布。  相似文献   

6.
济阳坳陷低级序断层组合样式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阳坳陷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发育了丰富多样的断裂系统 ,根据断层的规模、性质等因素 ,可将盆地内部的断层划分出 6个级别 ,其中四级及其以下级序的断层统称为低级序断层。低级序断层是在走滑应力、伸展应力以及受主断层的牵引或在局部地区的拱升应力等作用下形成的。在空间上 ,各种应力机制相互影响和改造 ,使低级序断层变得错综复杂。在平面上 ,低级序断层主要有平行状、帚状、放射状环状、棋盘格式、羽状、“入”字形等组合样式。低级序断层大多是主断层的伴生产物 ,并且也控制了油气的聚集和分布。  相似文献   

7.
古龙南地区葡萄花油层低阻成因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针对古龙南地区葡萄花油层存在低阻油层和高阻水层致使该区油水层识别难度较大的问题,选取典型的低阻油层和常规油层岩心样品,对岩样进行物性分析、粒度分析以及压汞、核磁共振、X-衍射等实验,采用对比方法,找出古龙南地区葡萄花油层低阻油层和常规油层在岩性、物性、孔隙结构、粘土矿物以及地层水矿化度等特征上差别,从而得出引起古龙南地区葡萄花油层低电阻率的因素主要有三种:○1岩性细,含泥重;○2粘土附加导电性强;○3微孔隙发育、束缚水饱和度高。这为古龙南地区葡萄花低阻油层的识别与解释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济阳坳陷页岩油甜点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地质、地化、测井资料,明确了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是泥页岩岩相、页岩油的可动性、泥页岩裂缝和异常压力等要素。根据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建立了页岩油甜点评价方法。不同岩相它的储集性和含油性不同,因此岩相可由它的储集性和含油性来表征。用AC曲线和R4曲线评价页岩岩相的储集性和含油性。页岩油的可动性可由S_1、S_1/TOC和页岩油黏度综合评价;S_12 mg/g,S_1/TOC10%,黏度10 m Pa·s的页岩油可动性好;泥页岩裂缝可由岩心、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综合判识;压力系数大于1.2的区域是页岩油发育的有利区。最后,根据页岩油主控因素综合确定了济阳坳陷页岩油甜点分布的有利地区,为济阳坳陷下一步页岩油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低阻油层作为一种非常规、隐蔽性强的特殊油层,勘探潜力巨大。研究区低阻油层的形成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测井响应特征在油水层的对比度较低,造成测井解释困难。为此,首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其次,将测井、气测录井以及生产开发资料相结合,针对研究区气测烃组分数据的特点,改进了含油气丰度计算方法用以定量识别低阻油层。结果表明:弱水动力环境和压实作用是低阻油层的宏观成因,孔隙结构复杂导致的高束缚水饱和度是普遍微观成因,天然淡水水淹成藏模式导致的油水层矿化度差异是主控成因。改进的含油气丰度能够有效定量的识别研究区低阻油层,解释符合率达到84.7%,可以为渤海A油田低阻油层的挖潜工作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济阳坳陷页岩油富集主要控制因素,对甜点类型进行合理划分,以济阳坳陷页岩系统取芯井获取的大量地层、地化测试资料为重要研究基础,结合产能,落实了控制页岩油高产富集的主要因素,划分了页岩油地质甜点类型.结果表明:富含碳酸盐矿物的富有机质纹层状页岩是济阳坳陷页岩油储集的最有利岩相;岩相(组合)、埋深和成岩演化,地层压力...  相似文献   

11.
济阳坳陷太平油田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阳坳陷太平油田主要含油层段为新近系馆陶组下段,具有典型的网毯式成藏特点.作者运用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太平油田馆下段成藏条件.馆陶组下段块状砂岩层厚度大、分布广、物性和连通性好,即所称的"毯".长期活动的义东断层连通了古近系烃源岩和"毯",是油气运移的网.由此建立了太平油田新近系地层超覆油藏模式,古地貌形态和砂岩分布特征控制了地层超覆油藏和小型披覆背斜油藏的分布.  相似文献   

12.
济阳坳陷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X-衍射分析等手段,对济阳坳陷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济阳坳陷中生界主要发育了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等储集砂体,碎屑岩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交代及溶解等成岩作用,该区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解孔隙及裂缝,储集性能主要受沉积作用、构造作用和成岩作用控制。沉积作用是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其中三角洲砂体物性最好,河流砂体次之,冲积扇、扇三角洲及滨浅湖砂体物性较差;构造作用对储集物性的改造主要表现为断层活动和不整合,断层活动使储层形成大量裂缝,不整合面之下约100 m内储层物性明显提高;溶解作用受沉积和构造作用的控制,其对储层的改造程度与沉积相带及距不整合面的距离密切相关。综合考虑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可将济阳坳陷中生界碎屑岩储层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Ⅰ类储层为高孔中渗型,Ⅱ1和Ⅱ2亚类储层为中孔低渗型,Ⅱ3亚类储层为低孔低渗型,Ⅲ和Ⅳ类储层为特低孔特低渗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烃源岩和油藏中原油正构烷烃的色谱分析发现,研究区存在四种类型的色谱峰型:(1)单峰型,主峰碳为nC23;(2)双峰型,前主峰碳以nC2o为主,后主蜂碳为nC23,后主峰碳强度大于前主峰碳;(3)双峰型,前峰碳为nC16或nC17,后主峰碳为nC23,前主峰碳强度高于后主蜂碳强度;(4)单蜂型,主蜂碳为nC16.同源油藏流体的运移导致色谱峰型产生变异.在运移路径上,随着运移程度的增强,色谱峰型由第一种类型演变为第四种类型;正烷烃碳数分布范围将减小;主蜂碳前移,从以后主峰碳为主演变为以前主峰碳为主,nC21-/nC22 从0.42~0.60增大到1.36~2.33.利用色谱蜂型特征可以判定油气运移方向和估量运移程度,从而有助于油气勘探目标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裂谷盆地侵入岩区往往油气分布复杂,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为了深入探讨这类油气藏的地质特征,从成藏系统角度出发,运用地质和地球化学等方法,分析了济阳坳陷罗家侵入岩区油气藏的成藏要素和成藏过程。结果发现,侵入岩的高温高压不仅显著促进了附近源岩生烃,而且使之生成大量裂缝和孔隙;再者侵入岩形成的高压场大大提高了地层对油气的吸附力(量);而侵入岩在成岩过程中也形成许多裂缝和孔隙。综合评价认为,侵入岩的边缘亚相和变质岩的角岩亚相是最有利储层,外侧未变质的暗色泥岩为良好盖层或遮挡;油气运移通道主要为断层、裂缝和晶间孔隙,且具有距离短、运聚效率高之特征。最后指出,侵入岩区往往发育以侵入岩体为中心的高压、高产、复杂的油气成藏系统。  相似文献   

15.
探讨济阳拗陷临南—钱官屯地区化探异常成因机制。通过对临南—钱官屯地区不同构造单元油井和干井中酸解烃特征和微渗漏方式的研究,结合石油地质条件,从油气成藏的角度分析烃类运移、聚集及其微渗漏散失的全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北部地层中以扩散为主,南部以渗透为主或者不存在微渗漏效应,揭示渗漏源和盖层条件是烃类微渗漏的主控因素。临南—钱官屯地区近地表化探异常模式为"渗漏源影响下的断控异常模式",钱斜14井以北盖层条件和渗漏源条件都最优越,是研究区内最有利的勘探区。  相似文献   

16.
17.
济阳坳陷不同沉积相砂体"相—势"耦合控藏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阳坳陷不同沉积相砂体的“相”、“势”统计表明:物性与流体势具有一定耦合关系.“相-势”耦合控藏主要体现在对油气聚集特征与油气充满度的影响.砂体的沉积相类型不同,油气聚集特征与油气充满度亦不同.砂体的“相势”耦合控藏临界条件呈幂指数关系.不同类型沉积体系具有不一样的幂指数关系.“相-势”耦合关系受异常压力、断层、砂体连通性等因素的影响.“相-势”耦合定量模型揭示了储层有效接纳油气的临界条件,进一步丰富了断陷盆地油气勘探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陆相湖盆中,地震引起的各种作用力可以对各种先成沉积物进行改造而形成震积岩,建立准确可信的识别标志是震积岩研究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应用大量岩心、薄片和成像测井分析资料,对济阳坳陷古近纪沙河街组砂泥质沉积中地震灾变事件的典型识别标志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震积作用可以形成特殊的构造标志(层内阶梯状微断层、震裂缝、混合层构造等)、沉积和成岩标志(液化砂、泥岩岩脉和泄水构造、串珠状构造、震积砂枕及砂球构造、液化卷曲变形构造等)及特殊的岩石类型(震褶岩、震裂岩、震塌岩及液化角砾岩等).研究区未固结富含孔隙水的软沉积物以地震液化序列为主,半固结或固结的沉积物以断裂和破碎变形的震积序列为主,序列的完整性取决于剖面位置、地震震级及地震持续时间,特别是发生地震处的岩性.此研究可识别陆相湖盆地震事件沉积,提供判断储集砂体成因的对比标准,为正确判断储集砂体的"多元"性提供地质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济阳坳陷新生代构造沉降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回剥技术计算了济阳坳陷中4个主要凹陷的40余口井的构造沉降史,并通过与有限拉张模型对比,估算了单井的拉张系数.沉降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以来,济阳坳陷的沉降基本上与断陷-坳陷的构造背景相吻合;断陷期东营凹陷拉张量最大,惠民凹陷次之,车镇凹陷最小,最大沉降中心由西南向东北逐渐迁移;各凹陷单井的拉张系数受到控盆断裂的影响;距今14 Ma以来沉降加速,高沉降速率有随时间从坳陷东北部向西南部推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