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开封作为我国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招商引资工作有所突破,呈现出引资领域不断扩大、引资数量大幅增加、5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明显增多等特点。但引资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思想认识不到位、引资项目质量不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低、投资环境不佳等问题依然存在。进一步明确引资导向,拓宽招商渠道,改善投资环境,增强自身。吸引力是今后开封市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太原科技》2011,(10):I0002-I0002
作为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重大决策.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已成为中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区域合作的有效平台。2011年以“跨越转型,中部崛起”为主题的中博会,花落龙城太原,对于正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山西而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屈晶 《科技信息》2007,22(12):48-49
中部地区经济在“东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面临日益困难的窘境。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中部各省都在谋求发展。通过中部六省各项指标的比较,分析河南的优、劣势,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实现河南在中部地区的崛起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部崛起:高新技术产业化与技术产权资本市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部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地区,要实现“中部崛起”应遵循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指导方针,实施高新技术跨越发展战略。资金瓶颈是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头等难题,笔者认为,中部应通过发展壮大技术产权资本市场实现科技与资本的融合,推动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化,实现中部地区的“自主崛起”。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部地区区域旅游互动发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业作为中部各省重要的战略产业,其崛起是整个“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全国其它地区相比,中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总体水平较低,各省发展不平衡;旅游资源丰富,区域差异大;产品优势凸现;发展问题突出等特征.区域互动对中部地区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中部崛起”战略的客观需要,是中部旅游业自我优化的必然选择.而要实现中部地区旅游业的优势互补、互动,必须加快省际毗邻地区旅游资源整合,构建跨省区旅游圈和跨省区旅游经济带,建立区域旅游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部地区长期以来未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逐渐形成凹陷,“十一五”以来,中部地区问题开始升温,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部,为了完成东西接轨,南北联合,“中部崛起”势在必行。而中部的地理位置,矿产和劳动力资源,工业基础等为中部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国家只须在政策和途径上作出正确抉择,增加农业投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大力发展中部城市群、充分引进外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部崛起”便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太原科技》2011,(11):I0001-I0001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也是中部地区聚合优势、聚力突破、聚集崛起的黄金期。第六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太原的圆满举办表明,只有真诚、广泛的深度合作,才能应对挑战,实现共同发展。据此本刊特邀来自中部地区的吕连生博士、阳小华研究员、刘锦春院长三位专家学者,就《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大趋势》《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现状分析及发展重点选择》以及《太原开发区以“一区多园”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对策研究》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8.
《创新科技》2005,(10):6
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湖南省市场学会会长、湖南商学院首席教授、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柳思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部崛起首先是中部名牌的崛起”。“在国民经济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条件下,地区之间的竞争不单是单个企业、单个产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产业群之间的竞争。”柳思维认为,在中部崛起的过程中,努力打造具有国家级甚至全球级竞争优势的产业群,是中部崛起的基础和方向。“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两大战略问题,”这两个发展的有机结合,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中部崛起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以“中部崛起”为背景,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部地区企业如何搞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从而留住人才,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0.
怡笑 《创新科技》2006,(6):8-13
当“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写进“十一五”规划时,中部六省湖北、河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终于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前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国家继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实际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此举,不但中部六省关注,全国关注,连国外也格外关注。4月10日起,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都将目光聚焦于“中部崛起”,纷纷派出记者团采访中部六省的…  相似文献   

11.
对提高我国利用外资质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利用外资质量不高,存在着低技术重复引入,部分经济主权因外资企业垄断而受损。外资遮避税收和利润过度汇出,投资于高污染行业,给环境造成不良后果等问题。为改善外资利用质量,我们应积极实现资金来源结构多元化,进一步取消鼓励外资的政策措施,限制和禁止外商投资不良社会效应项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际投资的发展,发展中国家普遍认识到外资对国内经济的积极作用,如何更好地引进外资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制定外资政策的主要目标.从国内外利用外资的理论出发,对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外资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优惠政策竞争对外资流入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引进外资的现状和问题,得出对我国政策制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利用外资水平的提高,必须通过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改善外资投资结构、加大多元引资力度、讲求综合经济效益、逐步改善投资环境、切实加强管理等多种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相对于东盟拥有了更多的外资,东盟国家总是把中国引进外资的增加和他们的(绝对或相对)减少作比较,因而具有了和中国竞争外资的动因。东盟国家和中国引资博弈所采用的策略可以简单概括为:内部靠政策,外部靠联合。理论和事实都证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两个行为主体对外资的竞争反而导致了各自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损失。中国在制定吸引外商投资策略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东盟和自己进行的引资竞争。在政策对比方面,应由原来的注重地区性优惠向注重结构性优惠转化;在突出优势方面,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进一步开放和完善市场;最后,要积极推进东亚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5.
进入90年代以后,全球资本流动总量达到新的高峰.资本流向的基本特点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资本流入的热点地区.但是外资进入中国还远未达到顶峰.通过对流入中国外资的来源结构分析,可看到整体结构不均衡的问题.因而今后在仍将以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作为引进外资重点的同时,要注意相对扩大吸引其他来源如美国、西欧和日本等的资金.近期中国引进外资的工作重点应是将基建推向国际资本市场,大力鼓励国际私人资本直接投资中国基础设施;注重新的筹资渠道和形式的开拓;在内向引进的同时逐步推进外向参与.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99--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文章对人力资本与外商R&D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经验估计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显著地正向影响了外商R&D投资,而中西部地区这一关系缺乏统计上的显著性。因此,加强教育投入、积累人力资本存量并优化总体投资环境,是刺激外商在华R&D投资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前西部开发面临引资困难,外资内流与内资外流的矛盾突出。阐述了在当代国际经济发展中,以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的新区位优势在吸引外资和提升一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我国要减少资金缺口和缩小东西部差距,应将产业集聚策略摆在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之一——珠三角区域,外商直接投资对促进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功不可没,已成为珠三角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就珠三角区域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的特点和实际效果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珠三角区域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应转向引进知识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为主,使外商直接投资更好地为珠三角区域经济服务,为促进珠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政策,使得我国利用外资数额不断增大,成为发展中国家第一大外商投资国。文章从近代外国对华资本输出与当今外商对华投资发生的背景和目的、比重和来源、内容和范围、性质和结果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得出了“近代是外资利用,当今是利用外资”的结论,澄清了人们的一些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20.
我国长三角地区区域创新能力、人力资本与外资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算了外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度、外资的业绩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利用外资的绩效是显著的。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溢出效应的角度对外资的绩效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长三角地区高度的经济开放水平、国内研发投入力度的加大以及由此带来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丰富的高水平人力资本资源使得外资溢出效应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成为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利用外资取得高绩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