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颖 《天津科技》2006,33(3):56-57
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表述了建筑、住宅的生态设计理念及原则,提出了将节约资源作为建筑生态设计的目标,据此目标建设室内环境、室外环境、人文环境,打造以人为本的建筑住宅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生态住宅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生态住宅建设的必要性,探讨了生态住宅的设计原则,归纳了生态住宅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技术要点,最后提出了对我国生态住宅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某住宅建筑设计建筑的的分析,从环保生态住宅的组成要素、环保生态住宅的类型及特点,对绿色环保生态住宅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设环保生态住宅的建议,旨在为今后的绿色环保生态住宅设计与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生态住宅的内涵、生态住宅的设计、良好生态住宅的5个要素及实现良好生态环境和小区应有的4项指标。随着生态住宅的不断涌现,人们的居住质量将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张丛 《科技信息》2007,(20):104
绿色住宅设计是时代的需求,它是基于人与自然持续共生原则和资源高效利用原则,而设计建造的一种能使住宅内外物质能源系统良性循环,无废、无污、能源能实现一定程度自给的新型住宅模式.它符合当代人们追求返朴归真、接近自然的强烈愿望.本文解释了绿色生态住宅的概念,分析了生态住宅绿色设计的理念,提出了生态住宅绿色设计的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6.
农村生态住宅的设计对策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生态住宅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选址、选材、单体设计和节能等方面 ,提出了对农村生态住宅进行合理化设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村生态住宅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选址、选材、单体设计和节能等方面,提出了对农村生态住宅进行合理化设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村生态住宅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选址、选材、单体设计和节能等方面,提出了对农村生态住宅进行合理化设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莫英莉 《广东科技》2008,(24):69-70
本人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了建筑住宅设计的功能设计、套型设计、造型设计,及住宅环境设计的生态设计、小品设计、铺地与道路设计、人文设计等。  相似文献   

10.
苏州金屋生态住宅建造有限公司坐落在越湖路畔的吴中区横泾尧南工业园。“金屋”以全新的理念致力打造现代生态住宅,引进全套进口设备,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新型防腐木建材形成了集生产、设计、安装一条龙生态住宅制造能力。  相似文献   

11.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开发与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绿色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出发,表述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发展的趋势,揭示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产生的原因、深层内涵、具体特点及其实用功能。同时,提出了从绿色设计、全面绿化(地面、空中和室内绿化)、采用绿色建材、节水节能、绿色照明和进行垃圾的分类处理等多层面探索了开发与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生态环境,并且对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建设生态居住小区对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沈阳市8个典型的居住小区的实地调查,应用生态学原理提出了生态居住小区的内涵,并制定了生态居住小区的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开发生态足迹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与分析方法,提出了房地产开发生态足迹和房地产开发生态承载力的概念,构建了房地产开发生态足迹及房地产开发生态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模型,并以2005年南京市住宅开发为例开展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南京市住宅开发处于严重的生态赤字和不可持续状态,其生态足迹约为生态承载力的116倍,应通过适当提高住宅容积率、建设生态住宅、提高建筑材料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等手段以降低住宅开发的生态赤字,促进住宅开发乃至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住区水景建设是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还应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是对城市住区水景科学设计、建设和生态恢复的前提和基础.根据所制定的原则,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法筛选指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各级指标值的隶属度值进行主成分分析、AHP决策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相对权重、最终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方法,从而建立一个三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上海52家住区为例,对各水景生态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3水景处于三级以下,非生态的人工水景是影响上海住区水景生态效益发挥的关键所在.提出生态恢复和科学管理建议,即建设近自然型的住区水景.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生态住宅建设的发展必须继承我国传统民居的生态观,大力借鉴国外生态住宅建设的丰硕成果,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运用国外的先进的生态技术,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是我国生态住宅建设及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6.
建设生态住宅区是在居民住宅小区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科学选址与全面规划,严格生态住宅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绿色施工,综合防治污染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小区智能化,小区环境管理及提高居民可持续发展意识等方面探讨了生态住宅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城市住区绿化生态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区绿化生态性包括植物个体和群落结构的生态合理性,为人类提供生态服务的功能性.从绿化生态性的内涵出发,用层次分析法和Delphi专家调查法建立住区绿化生态性评价指标体系.文中指出各指标的分级标准,提出一种住区绿化生态性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城市人居环境包括硬环境与软环境两个方面。人居硬环境除了居住的房屋之外,更包括居所所处的周边环境及整座城市的土地、空气和水资源以及自然生态圈等;人居软环境主要指一座城市的文化,它既是人居软环境的核心内容,又是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总体水平的核心竞争力。人居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建设既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又可以互相转化与促进。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镇化的持续快速推进,我国经济社会水平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然而,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生态居住环境的质量却难以令人满意。因此,2006年国家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列为城镇化的优先领域之一。本文介绍了自《纲要》实施以来,我国在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领域的科技布局、技术进展、对社会经济的贡献、面临的挑战等情况,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居住环境质量方面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向“生态产业、生态城镇、生态居民”的转型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三农”问题具有显著的地域分异、时间变异和相互作用等属性;生态文明建设与新时期“三农”问题的破解相辅相成,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生态安全、环境支撑、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人居和生态制度6大体系为破解“三农”问题提供了路径,而“三农”问题的破解较大程度上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针对平谷区“三农”发展中存在的大我与小我、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政府与市场等矛盾问题,梳理了“三农”向“三生”转型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建设生态城镇、发展生态产业和培育生态居民3条路径加快“三农”向“三生”的转型,以期为平谷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