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来,高温超导材料在实验室获得了重大突破。美国国防部日益增加超导研究的费用,试图加速推动超导技术在航空航天和防御系统方面的实际应用。 多数研究人员认为,近期内无论如何不可能出现适用于系统设计的有效技术,但是,实验室的技术突破从本质上揭示了超导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分散小农户在区域市场上自行销售生鲜农产品可能存在产品质量损耗的问题,在给定传统供应链协调与优化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小农户如何分配自销与批发的产品量比例,以及如何确定自销产品的价格,以期在考虑质量损耗的情况下最大化自己的平均收益。研究表明:质量损耗存在时小农户的平均收益会减小,但质量损耗并不影响自销产品量和产品价格的最优决策;小农户的最优自销量和自销价格与质量损耗无关,但降低质量损耗会增加小农户的收益。数值仿真验证了本文研究结果的有效性,通过与现有研究~([1])的对比揭示了质量损耗与最优决策和平均收益的关系,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家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提出了更高的目标.研究了电除尘器粉尘吸附力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随着粉尘厚度的增加,吸附力是一个非线性变化过程,而不是工业现场所认为的随着粉尘厚度增加,吸附力是一个线性单调变小的过程,在对吸附力的Matlab仿真和振打加速度的数学模型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电除尘清灰工业控制中节能振打策略,振打加速度跟随粉尘吸附力变化,在非线性振打中动态的节约能耗.最后,通过对顶部振打器的实验测试和模型仿真比较研究,对振打器定子线圈电流波形进行了对比,通过能量损耗的原因分析,提出了最佳节能振打电流周期.该技术的研究为研制新型非线性振打控制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兰彻斯特方程损耗系数估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宪  张国春 《系统仿真学报》2011,23(8):1583-1586
建立基于兰彻斯特方程的聚合级实体损耗模型的关键在于损耗系数的确定。目前对于兰彻斯特方程损耗系数估算的研究主要基于武器装备的火力指数,缺乏对地形、通视性以及目标优先级的考虑。故我们给出基于捕捉概率和目标优先级的扩展兰彻斯特方程,重点研究利用高分辨率模型输出结果对兰彻斯特方程损耗系数进行估算的方法,提出了扩展兰彻斯特方程中目标优先级的实现思想,最后介绍了极大似然估计中方差和置信区间的处理技术。利用本估算方法可以生成多兵种交战损耗矩阵,用来计算交战损耗。  相似文献   

5.
亚太市场是全球最大、增速最快的LNG市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一直采用与JCC指数挂钩的LNG定价机制,存在"亚洲溢价"现象,这使我国进口LNG付出了高昂代价.本文提出基于国际原油和天然气价格的双挂钩LNG定价机制,在随机收益率和随机便利收益条件下,研究了存在协整效应的LNG远期定价问题,得到了远期价格的解析解,拓展了大宗商品衍生品定价理论,并实证研究了双挂钩定价机制与JCC指数定价机制下的LNG价格差异.研究发现,双挂钩定价机制下的LNG价格低于JCC指数定价机制下的LNG价格.本文所提LNG远期定价理论有助于完善亚太市场LNG定价机制,为我国LNG进口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合作频谱感知用来准确地检测主用户的出现。利用了一个新的仿真数字模型研究了在中继用户有发送功率约束的条件下,认知用户间的路径损耗指数(a2)与主用户和认知用户间的路径损耗指数(a1)之比a2/a1、主用户与两个认知用户间的夹角φ、以及发射功率对合作频谱感知检测性能的影响。数字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合作后检测性能的改善对路径损耗指数之比a2/a1非常敏感,并且当a2/a1<1时,可以得到较大的合作增益,当a2/a1>1时,采用合作后检测性能改善很小。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海上反舰作战中的双方兵力损耗,以及电子设备对兵力损耗的影响,在提炼红方反舰和蓝方防守动态对抗系统关键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变量间的反馈关系,构建了基于兰彻斯特方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在VENSIM软件平台上仿真,比较了蓝方电子干扰和侦察设备处理信号强度不同时的模拟结果。仿真分析表明,在蓝方电子干扰和侦察设备处理信号强度程度相当时,蓝方的兵力损耗减少,而红方的损耗增多,为双方作战中减少兵力损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一条易逝品双渠道供应链中存在一个拥有线下渠道的零售商和一个拥有线上渠道的生产商,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路途损耗。当突发事件导致需求和生产成本同时扰动时,通过建立市场需求模型,求出扰动状态下供应链的最优渠道销售价格、销售数量以及生产数量,通过博弈论和合同理论的原理设计了改进收益共享契约。研究表明,改进收益共享契约可以用来实现易逝品双渠道供应链的应急协调,当突发事件导致市场规模和生产成本发生扰动时,易逝品双渠道供应链存在一定的鲁棒性。最后,给出算例验证了结论。  相似文献   

9.
模糊C均值算法参数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制造单元构建领域的20组文献数据的仿真实验,研究了不同参数对FCM聚类性能的影响,得出了面向制造单元构建的FCM最佳参数组合。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模糊度指数m的增加,成组效果降低,聚类时间减少;(2)随着停止参数ξ的减小,不可行方案数量增加,聚类时间增加;(3)FCM的最佳参数选取为模糊度指数等于2,停止参数等于0.01。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车辆电磁制动器电磁体表面均匀磨损和减小旋转趋势,基于制动器运行机理,提出电磁体内侧磁路开槽的非对称设计方法.理论计算并设计了非对称磁路,在此基础上,利用Maxwell3D有限元仿真软件,得到了最佳的电磁体非对称结构与参数,并将对称结构与自制非对称结构电磁体作耐久性磨损试验对比,结果表明非对称结构电磁体摩擦表面的均匀磨损性明显优于对称结构电磁体,从而提高了制动器的寿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一类采用有限能量供电的新型航空电驱动系统,研究系统的最小损耗电流控制及母线电压直接前馈控制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电机铁损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Γ型等效电路模型,推导满足电机电磁损耗最小的励磁电流表达式。电机转子磁链定向控制,在dq轴电流解耦控制中引入dq轴电流近似表达式。同时,针对电源电压跌落现象,在逆变器空间矢量调制算法中引入母线电压的实时检测值。基于dSPACE半物理仿真实验平台,研制成功航空电驱动系统地面半物理仿真实验系统,给出了系统结构设计及基于MATLAB/SIMULINK的实时控制系统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最小损耗电流控制及母线电压直接前馈可以扩宽PMSM高效运行范围,有效抑制电源电压扰动对系统的影响。
Abstract:
A loss minimization current control (LMC) and DC bus voltage feedforward control for a novel aero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 with limited power supply were researched. The optimal magnetizing current expression was derived from a Γ equivalent circuit,with taking the iron losses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 into account. Adapting rotor field oriented control,the d and q_axis decoupling current control was designed based on an approximate expression of d and q_axis current. As the output voltage sag of battery packs,the sampled value of DC bus voltage was used in the space vector modulation generation algorithm. Hardware-in-loop (HIL) simulation system for this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based on dSPACE is constructed and the HIL system structure design and real time control module under MATLAB/Simulink were proposed. A variety of experiments was carried out. And experiments result shows that LMC can extend the PMSM operation area with high efficiency as well as restrain the influence caused by the DC bus voltage sags.  相似文献   

12.
永磁同步电机最小损耗控制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艳平  钟彦儒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2):5283-5286
降低电机的损耗对于节能有重要的意义,分析永磁同步电机(PMSM)损耗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直接转矩控制方案,通过实时在线调节磁链给定的控制算法,使永磁同步电机运行于最小损耗控制方式下,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建立了系统模型。该控制方法根据推导出最小损耗控制下的电流来实时确定电机的给定磁链。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相比,最小损耗控制方式下的电机损耗有明显减小,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李洁  钟彦儒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0):2330-2333,2337
推导了感应电动机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考虑铁损的状态方程,将状态和参数分离开来,用MATLAB CMEX文件S函数建立了考虑铁损的变参数感应电动机仿真模型,用仿真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快速性,为感应电动机的控制问题提供了一个更加接近电机行为特性的高效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14.
基于混合禁忌搜索算法的水位流量关系拟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禁忌搜索算法与免疫进化算法、模拟退火算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求解优化问题的混合禁忌搜索算法(HTS)。具体的改进策略为:通过与模拟退火算法结合,使用蒙特卡罗准则和退火过程,改善禁忌搜索的“下山”能力,提高搜索效率的同时避免陷入局部最优;采用免疫优化算法产生优秀子代解的思想生成禁忌搜索算法的邻域结构,增大了寻找优秀解的几率。将混合禁忌搜索算法应用于水位流量关系公式的参数优化,得到的拟合结果与实际值接近,误差较小,表明此混合算法精度较高,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与机械轴承支承的控制力矩陀螺相比,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具有转速高、寿命长、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等优点,因此是大型航天器的理想执行机构。分析了磁轴承支承的陀螺转子在离心力与干扰力的作用下,其中心运动轨迹为圆,但由于谐波(主要为三次谐波)成分的存在,改变了陀螺转子中心运动轨迹(使其运动轨迹变成近似矩形或菱形)、功耗增加、引起高频干扰,并通过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的实验进行了验证。对于如何减小系统的功耗、提高磁悬浮转子控制系统的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无速度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针对内埋式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存在较大脉动转矩和逆变器的开关频率不恒定的缺点,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确定占空比的方法。与其它基于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直接转矩方法不同,这种自适应模糊控制器通过控制正反电压矢量作用时间,在每一采样周期计算出最优占空比。该控制器输出部分的比例因子可以根据转矩的变化趋势经自适应机构的模糊规则库在线调整,不仅可以使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保持恒定的开关频率,而且可以有效地减小磁链和转矩脉动,特别是低速时的转矩脉动。为了获得高性能的无速度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无速度传感器方案。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自适应模糊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转子质量的不平衡振动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动态特性及安全运行。介绍了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转子悬浮力产生机理,推导了悬浮转子的动力学方程,在电磁转矩和径向悬浮力解耦控制的基础上,对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转子进行了振动补偿控制,设计了反馈不平衡补偿控制系统,采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构建了仿真系统,进行了性能仿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反馈补偿控制器的振动控制策略能够较好的抑制悬浮转子振动,大大提高了转子的旋转精度。  相似文献   

18.
主成分投影法在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以外部和内部创新动力为二级分指标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格栅获取法的模糊Borda数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赋权,突出了各指标重要程度的优序关系;利用主成分投影法对我国某行业31家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经验证,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9.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高校科研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高校科研效率成为高校科研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并为高校科研发展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提出了高校科研的动态效率测度的方法。该方法是Malmquist指数与数据包络分析的结合,获得对高校科研效率的动态测度,评价各高校的生产力水平在两期之间的变化情况,并通过Malmquist指数分解能获得高校科研的经济效率和技术效率,找出生产力变化的原因,为效率改进指明了方向。通过应用实例以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新型电磁弹射器的动态性能仿真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电磁弹射器的作用是在短距离内发射大质量载荷,该技术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大推力的直线电机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动磁型永磁无刷直线直流电机的弹射器设计方案,结合理论分析与有限元仿真对电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二维有限元瞬态分析对电机的动态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了不同的安匝数和永磁磁极数对推力大小及其波动的影响,得出了增加电机推力的可行方案。恒流源和非恒流源两种供电方式下的仿真结果显示,电机平均推力大、推力波动小,且电机性能受电源影响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