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进行尾矿坝逐渐溃决的泄砂量估算,通过借鉴水闸前水流流动和冲刷规律,建立了尾砂冲刷相关理论,并采用了不同于一般河道冲刷的计算方程,利用浑水挟沙力的变化计算了尾砂床面的下降,以便进行下一时段的尾砂泄流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距溃口最近的床面挟沙力约为20.03kg·m-3,床面下降0.54cm,远大于距离溃口较远的床面.计算反应了挟砂水流和尾砂冲刷的一般规律,为逐渐溃坝泄砂量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输气管道穿河段水工保护工程埋深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涩宁兰输气管道巴音河穿越段水工保护工程"为实例,采用管道河流穿越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冲刷经验公式,对该穿越段的冲刷深度进行计算,通过对比分析各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提出了符合实际情况的水工保护工程基础埋置深度,为油气输送管道穿越段水工保护工程设计与工程基础埋深的确定提供了技术参考和较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河兰州段防洪渠化宽度的模型试验与数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黄河兰州段的渠化及防洪问题,对河道地形,河相关系、水流及成滩条件进行分析,确定了河道中水整治河宽及洪水最小整治河宽,在此基础上对该河段进行了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试验及计算结果与原型河段实测资料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在现状河道的地形边界条件下,利用设计的水沙系列,开展了黄河花园口河段水位变化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花园口以上河段水位普遍降低,河床发生了冲刷,在流量1000m3/s时花园口以上河段的冲刷下降幅度较大,水位降低幅度达1.60m~3.08m,花园口以下河段的冲刷下降幅度较小,水位降低幅度达0.64m~1.34m。试验成果为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和防洪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揭示河西走廊管道穿河段冲刷深度模型中各参数及参数间相互作用对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程度,进而为模型参数取值提供决策依据,提高模型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研究利用基于方差分解的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Sobol′方法,对模型中各参数的一阶系数、总阶系数及其差值进行计算,然后定量分析了各参数及参数间相互作用对预测结果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平均水深是影响河西走廊管道穿河段冲刷深度模型预测结果的重要参数;最大水深、过水净宽、设计流量和单宽流量集中系数依次是影响模型预测结果的较重要参数;参数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模型预测结果的主要方式;在河西走廊管道穿河实际工程中应重视平均水深、最大水深、过水净宽、设计流量、单宽流量集中系数5个参数的取值。  相似文献   

6.
河道内砂石的肆意开采,已经严重影响了河道行洪、耕地、堤防及人民财产的安全,为了加强管理,依法行政。作为技术依据,需要对砂坑已开采量进行测量核定。本文通过介绍几种采砂量的计算方法,说明各个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2017年汉江发生秋汛,丹江口大坝开闸泄洪达33 d,对坝下冲刷坑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深孔泄洪。深孔射流的水量、挑距和抛射高度受坝上水位所控制,坝上水位越高,深孔下泄流量越大,水舌抛射越高,射流挑距也越远,而射流入水的倾角却越小。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正常蓄水位由157 m提高至170 m,深孔泄流对坝下游冲刷距离及强度都较加高之前增强。本文主要依据丹江口水利枢纽坝区下游冲刷坑2017年地形及相关水文观测资料,对冲刷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冲刷坑随着水力条件的改变而产生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结合塘坎上水库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对泄洪建筑物整体布置和结构体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泄洪建筑物设计方案的表孔泄洪能力、溢流堰特征高程值设置、消能防冲等性能,均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具有较好的泄流、消能和防冲刷效果。  相似文献   

9.
按照比拟法将ADINA软件中用于计算温度场的功能转换来计算边坡渗流问题;并按西北黄土地区降雨的可能情况设定了降雨条件,计算了边坡渗流过程中的入渗时间、入渗深度及最大流速,得到初步结论:降雨持时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入渗深度;滑坡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0.
利用岩心、密井网测井和开发动态资料,探讨海外河油田26块三角洲前缘微相特征及其沉积模式,沉积微相类型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席状砂、河口坝、远砂坝和湖泥,具体表现为平面上河道频繁交错,呈网状或带状分布,分流河道总体延伸方向一致[1],不同时期河道有一定程度的迁移,沉积作用由弱—强—弱的复合型沉积旋回特征;根据Miall构型要素划分方案,将目的层划分出分流河道、河口坝等5种构型要素,并分析了各构型单元空间上的接触关系,包括叠加型、冲刷充填型、孤立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