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正>垃圾渗滤液为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由于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氨态氮导致水中的C/N严重失衡,使常规生化处理工艺对渗滤液的处理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目前,实际工程中常用吹脱法去除渗滤液中的氨氮,但吹脱法存在尾气回收,"二次污染"的问题。化学沉淀法作为废水脱氮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重视。故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研究以磷酸氨镁结晶法  相似文献   

2.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等物理、生物、化学作用,同时在降水和其他外部来水的渗流作用下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渗滤液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如果直接排入环境将严重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因此,对渗滤液开展有效稳妥的处理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性及处理难点,并就其妥善处理给出若干可靠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邹龙生  唐婧 《河南科技》2022,(16):91-94
垃圾渗滤液不仅颜色深,而且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无机物、氨氮、重金属等。一旦渗滤液任意排放,会严重污染水体,破坏性大,必须治理渗滤液,使之达到国家标准之后才能排放。本研究针对阳朔垃圾焚烧电厂运行时产生的渗滤液而提出解决方法,即利用MVC耦合烟气处理阳朔垃圾焚烧电厂渗滤液的技术,来彻底解决垃圾渗滤液。根据该工艺分析了工艺流程主要环节的能源消耗状况,同时阐述了工艺主要环节的物料进出口参数,结果发现可以利用的烟气余热达到6.19×106kJ/h。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垃圾的排放量迅速增加,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随之而来的垃圾渗滤液严重污染了当地的地下水、河流。垃圾场渗滤液是世界上公认的污  相似文献   

5.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垃圾储运、垃圾焚烧和发电三大部分,主要产污环节有:垃圾焚烧烟气、厂区恶臭气体、垃圾运输影响、垃圾渗滤液、焚烧残渣及飞灰等。在采取污染物治理措施后,各污染物排放浓度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垃圾储运、垃圾焚烧和发电三大部分,主要产污环节有:垃圾焚烧烟气、厂区恶臭气体、垃圾运输影响、垃圾渗滤液、焚烧残渣及飞灰等。在采取污染物治理措施后,各污染物排放浓度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由于东北地区四季变化明显,冰冻期较长,渗滤液的产生具有明显的不连续性,回灌技术在该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研究渗滤液回灌对渗滤液水质、水量和固体废物稳定化的影响,选择典型生活垃圾,并在室外建立两个模拟垃圾填埋场,一个采用渗滤液回灌技术,另一个没有渗滤液回灌做为对比参考,进行三年连续的监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回灌能减少87.6%的渗滤液,节省处理设施;回灌能明显改善渗滤液水质,显著降低总有机碳(TOC)、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挥发性脂肪酸(VFA)、氨氮(NH4 -N)和悬浮固体(SS)浓度,并提高pH值,降低渗滤液处理难度.同时渗滤液回灌技术能强化固体废物的降解和稳定化过程,提高填埋场的使用效率.此成果对垃圾渗滤液回灌处理技术在东北寒冷地区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垃圾的排放量迅速增加,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随之而来的垃圾渗滤液严重污染了当地的地下水、河流.垃圾场渗滤液是世界上公认的污染威胁大、性质复杂、难于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从填埋场的运行到封场后管理,都需要对渗滤液的产生进行有效控制,对排出的渗滤液进行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9.
填埋是垃圾处理处置最常见的手段。随着生物反应器型填埋场的广泛应用,渗滤液回灌作为其中一项关键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渗滤液回灌在加速填埋场稳定化、加速填埋场沉降和提高产甲烷气量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本文主要回顾了渗滤液回灌技术在垃圾填埋场中增大甲烷产量的研究历程,阐述了渗滤液回灌至垃圾填埋场可促进产甲烷的机理及影响因素。渗滤液回灌技术提高了甲烷产量,若是将甲烷气体加以收集利用,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实现废物的资源再利用,从而得到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波辐射、Fenton氧化和混凝法(PASS)相组合的工艺对成分复杂的垃圾渗滤液废水进行了强化处理.结果表明,微波-Fenton氧化-PASS混凝法适合于处理复杂垃圾渗滤液,在H202的质量浓度为4.0g/L,Fe^2+质量浓度为0.25g/L,pH值为3.0,固定微波辐射功率500W,辐照1min,PASS质量浓度为25mg/L的最佳条件下,出水色度仅15倍,脱色率和CODcr去除率分别达到96.86%和94.46%;微波辐射、Fenton氧化和PASS混凝沉淀结合处理垃圾渗滤液废水时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