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为例,借助因子分析法对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与乘客需求契合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乘车舒适性、服务便捷性、设施完备性、时间通达性、乘客忠诚度、换乘合理性成为众多影响契合度因素中的主要因素。同时,对契合乘客实际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能力提升提出了对策性建议,以期促进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能力的提升及运营绩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3.
4.
漏泄同轴电缆作为无线电波在隧道中的最佳传播媒质,已在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漏泄同轴电缆施工前的技术准备、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施工后的质量测试,为施工单位组织施工和工程质量控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6.
介绍了目前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CBTC系统中的冗余技术,通过对CBTC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分析,说明了冗余技术在CBTC系统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传统作业模式的质量比较依赖员工的技术水平及责任心.随着测量机器人、电子水准仪等设备的普及,在移动通信技术的支撑下,测量外业实现记录电子化.测量记录通过移动网络传输至内业,形成内外业一体化的作业模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9.
10.
近年来,城市配电网中架空线路逐渐改造为埋地电力电缆供电.为满足城市电网发展需求,原有的配电网接地系统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此背景下,通过分析各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总结了10 kV配电网系统接地方式的改造方向.针对10 kV系统接地方式改造现状,对不同接地方式组合下的运行方式调整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并指出相关运维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轨道交通站间距的大小对于出行者的出行时间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Wardrop用户平衡原则揭示出出行者选择最短出行时间的行为特征.引用了基于出行时间最小的轨道交通站间距模型,指出了模型中假设乘客从起点到出发站和从出发站到目的地均采用步行方式不合实际出行状况.并且对于不同的到站距离,乘客采取的到站方式也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轨道交通的站间距能减少乘客出行时间,方便乘客出行.并通过案例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