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居民旅游消费偏好的郑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郑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特点及存在问题,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郑州市居民乡村旅游消费偏好,并提出开发策略.研究表明:郑州市乡村旅游存在开发程度低、产业关联性弱、产品层次偏低、品牌形象模糊等问题;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产品偏好侧重于农事体验、观光休闲、运动养生、文化体验、商务度假和自然科考等,对体验型、参与性强的乡村旅游活动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在开发策略上应走集群化发展战略,形成"一圈两翼 "的空间发展结构,打造复合型的旅游产品体系,从而实现郑州市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采用城市引力模型从实际数据角度分析了决定天津蓟县游客数量及来源比例的主要条件是城市人口总数、国民收入水平(人均GDP)、空间距离等因素,并根据这些数据的分析了解游客的消费水平,对旅游资源的偏好,对旅游服务设施,交通路线以及交通工具选择上的差异.同时还介绍了天津蓟县的整体概况、旅游业目前发展的状态以及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特色.在分析模型数据和蓟县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天津蓟县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根据不同游客的旅游偏好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根据不同地区游客消费水平上的差异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根据客源地和游客的消费水平进行交通路线的建设和维护,根据游客来源的比例进行不同力度的旅游产品的宣传.  相似文献   

3.
旅华日本、韩国游客旅游特征及偏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4年在北京、上海、广州、桂林、昆明和西安6个热点旅游城市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旅游地理学基本原理、心理学分析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人口统计、旅游活动及偏好等方面对旅华日本和韩国游客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总结出游客基本特征:游客以观光为主要目的,团队多于散客,大部分游客都有1~3次的来华经历;停留时间多为4~7 d;主要目的地是北京、上海和西安;偏好民俗文化类活动和中国传统工艺品.同时通过对比揭示两国游客的共性和差异,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进一步拓展日韩客源市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信阳郝堂乡村旅游发展为实证,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游客满意度,并判断研究对象所处生命周期阶段,提出成长性建议.结果表明:判断乡村旅游所处生命周期阶段是明确其成长质量和成长趋势的关键;郝堂乡村旅游处于起步期和发展期的过度时期,应采取合适的措施促进其成长;判断乡村旅游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除了依据旅游地产品特征、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游客的满意度是判断的主要标准;影响乡村旅游成长的因素包括交通、游览体验、餐饮体验、景区人际关系和环境卫生体验.  相似文献   

5.
以发布在2020年排名前3的最受欢迎在线旅游APP及新浪微博上且内容涉及10个重庆市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14 275张游客照片为研究对象,利用质性分析法及图片内容分析法,借助Nvivo 11和Ucinet 6,通过统计游客照片中景观元素类别出现频次及景观元素出现频次,解读出游客偏好拍摄的景观元素类别为旅游支持系统类、自然风光类、动植物类和建筑类,其中与酒店民宿相关的景观元素和与植物相关的景观元素最受欢迎,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也是拍摄重点.通过构建节点共现网络,解读出乡村景观中游客最偏好拍摄具备能提供旅游支持条件且植物丰富特征的景观、现代风格的酒店民宿建筑、传统风格的景区设施建筑、造型奇特的景区设施建筑,以及与植物组合出现的设施设备和装饰小品等.根据研究结果展现出的乡村旅游游客关注重点,对乡村精准把握旅游建设要点提出了建议,为确定特色资源保护利用方向和乡村景观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旅游偏好的研究对旅游市场拓展和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实际的问卷调研数据为基础,采用多维关联的频繁项集规则和计算机数据库统计等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赴西安旅游的韩国游客的基本特征以及旅游资源偏好、旅游商品偏好和旅游娱乐项目偏好等.  相似文献   

7.
基于游客意愿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哈拉毛都镇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乡村旅游为越来越多的游客所青睐.乡村旅游游客的需求直接决定了乡村旅游市场的供给,从游客意愿入手来研究乡村旅游供需之间的关系是符合市场经济观念的.作者通过对游客意愿的调查研究,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游客对乡村旅游的幽静清新的环境、山水田园景观和食宿卫生条件有较高的需求和要求.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作者提出了哈拉毛都镇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策略以及相应的促销策略.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是与都市旅游相对应的旅游形式,是指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田园风光、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为旅游吸引物,以农业和农业特色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考察学习、参与体验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风景区旅游共同构成现今的旅游空间格局,成为三大旅游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9.
地方创生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实践,是乡村旅游价值链增值的重要手段。文章以古田县白溪村为例,分析乡村旅游的地方创生历程,从旅游价值链角度出发,主张在旅游目的地价值链逻辑下,对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的全要素升级,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提升乡村旅游整体价值水平;在旅游供应价值链逻辑视角下,将旅游产业与乡村传统产业如林业、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跨行业耦合,在地方创生模式下创新旅游供应系统,提升旅游供应价值链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对促进乡村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乡村旅游绩效进行评价能发现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游客、社区居民、开发主体三个视角构建乡村旅游绩效评价体系,并对湘西乡村旅游发展进行评价,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基于游客感知的乡村旅游整体环境满意度较差,旅游产品性价比不高;(2)社区居民对环境绩效感知不明显,乡村旅游对当地居民收入提升影响不高;(3)开发主体客源市场不稳定或市场来源单一,员工培养重视程度不够.从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区域合作,构建无景区化乡村旅游社区等方面提出了提升乡村旅游绩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