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物联网技术的成熟为传统制造业带来变革。各种云服务的出现,使企业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为探讨新技术对供应链成员带来的影响,将制造业同类企业分为两类:产能过剩型企业和产能不足型企业。通过引入云制造平台进行资源共享,运用博弈论的基本方法,研究剩余制造能力共享之后企业的价格决策以及最终利润变化,并将传统的外包或分享与平台共享做比较。结果表明:通过平台合作,可以更好地提高两类企业的利润,从而使得社会资源更加有效地分配。同时,在共享中还需要注意公平问题,制定好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前,RFID技术已经成为智能制造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基础技术。随着智能制造工程的逐步实施,RFID技术将在制造业领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而应用了RFID技术的仓储让生产制造更加自动化、智能化。本文以某数控加工系统为例,阐述基于Modbus RTU通信和RFID的立体仓储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一、RFID技术介绍1.RFID简介。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型自动无线识别和数据获取技术,可以实现对静止或移动的物体与人员的自动识别。RFID在商品中置入了特制的微芯片,称为RFID标签,可以用来追踪和管理几乎所有的物理对象,是物流管理和追踪领  相似文献   

4.
一、RFID技术介绍 1.RFID简介。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犁自动无线识别和数据获取技术,可以实现对静止或移动的物体与人员的自动识别。RFID在商品中置入了特制的微芯片,称为RFID标签,可以用来追踪和管理几乎所有的物理时象.是物流管理和追踪领域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自动化办公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图书馆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中条码技术在提高图书流通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FID标签作为一项非接触式的新型自动识别技术,逐步在图书馆得到了普遍应用。本文,笔者通过对条码与RFID标签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比较,分析了两者的优势与缺陷。一、条码技术及其优缺点条码技术因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产生,它集编码、印刷、识别、数据采集和处理于一身,是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在提高图书流通效率方面功勋卓著。  相似文献   

6.
RFID在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FID是一种电子标签,能够利用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进行识别并交换数据。目前,高校图书馆的书籍大多数使用条形码标签,条形码标签在易读性、存储容量、可重复使用和安全性等方面不及RFID标签。高校图书馆具有图书资料多、用户群大、单本图书借阅频率大、借还时间集中等特点,使用RFID技术,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可管理性和服务性。本文介绍了RFID相关技术,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7.
制造业中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郑州工学院李倩,申长雨,阎富友一、国内外制造技术的主要差距制造技术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工业发达国家60%的社会财富和45%的国民收入都是由制造业创造的。美国企业生产率的构成中,制造技术占62%。我国制造技术水平与...  相似文献   

8.
射频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并开始应用于供应链中,而评估RFID技术的应用所产生的成本以及效益成为现在RFID技术研究的焦点。为了评估RFID技术的投资与回报,选择1条由1个制造商和1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对RFID技术的投资进行研究。该供应链模型的建立基于经济批量模型,考虑了订货(生产)成本及其效率、库存成本及库存效率,并且将广泛存在于供应链问题中的库存不准确因素加入模型,研究RFID在优化库存管理的同时将对供应链产生怎样的影响。文章讨论了RFID技术在分散式供应链中的表现,并在供应链中建立Stackelberg博弈研究制造商与零售商的最优决策,最终得到最佳批发价格以及最佳订货量,为未来的供应链投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新生产、新工艺、新技术的孕育和成熟,作为多学科综合应用技术的自动化技术,其应用领域愈来愈广泛。工业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方向,尤其是在机械制造业取得的成效最为突出。自动化技术对于提高机械设计的可靠性、提升机械制造的质量、优化资源的配置以及提高机械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多年从事机械制造业的工作经验,探讨了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新旧动能转化可谓一体两面,一面是加快培育新动能,一面是让旧动能焕发新生机。记者走访多地制造业企业了解到,部分实体企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着不想转、转不动、转不成的困难和瓶颈。其中,创新投入的强度与行业利润不成比例掣肘新旧动能转换;房地产绑架了太多的金融资源,导致金融活水难以进入实体经济,不少有向新动能转换潜力的企业陷入转不动的尴尬。此外,一些企业虽已在转型的路上或开始涉足新业态,但新业态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