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引言专利信息对于当代企业的价值愈发凸显,但相较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对专利信息的利用水平还较低,提升企业的专利信息利用能力对于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意义重大。受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笔者在河南省开展了"企业专利信息利用能力建设项目"的实践,首批选取了Z公司作为典型对象进行试点。在项目实施之前,Z公司的研发人员感知技术动态的主要途径是检索科技论文,很少  相似文献   

2.
<正> 企业的竞争集中表现为市场的竞争,其实质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的竞争主要取决于技术的竞争。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技术竞争在许多情况下是以专利技术竞争的形式出现的。专利制度结束了脑力劳动被无偿占有的历史,并利用法律手段保护技术竞争,推动技术进步,这一点已为我国实施专利法几年以来的实践所证实。但是,我们的一些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还不甚了解专利制度保护下的技术竞争、产品竞争和市场竞争的形势,因而对专利工作没有予以足够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最近国家经委、国家科委、财政部和中国专利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企业专利工作的规定》。《规定》明确了企业专利工作的任务、措施和考核办法等,是推动企业专利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下  相似文献   

3.
<正>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包括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的编制修订、保护策略与措施的研究设计、企业内部审查流程设计与管理、相应的奖惩规则设计、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档案、专利跟踪与综合分析、知识产权宣传与内训、日常管理等内容。职务发明(专利)是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过程中,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利用公开的专利信息,通过对企业涉及行业或产业或区域进行专利跟踪和分析,分析和判断技术发展趋势,能够进一步明确企业具  相似文献   

4.
马兴鸣 《河南科技》2023,(8):131-134
【目的】分析非正常专利申请认定对企业进行专利布局的影响。【方法】从企业的视角出发,结合常用的专利布局手段与方法,结合非正常专利申请认定的标准进行分析,并对照两个非正常认定案例,分析企业在具体专利布局时的应对之策。【结果】非正常专利申请认定对于企业的专利布局具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希望通过大量专利实现高密度布局的策略。【结论】部分专利布局策略不再适用于当前环境,并且对专利撰写与布局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GUI(图形用户界面)相关的外观设计专利成为众多高新企业比拼的竞技场。然而由于我国对此类专利的保护起步较晚,因此现阶段在侵权保护方面还存在诸多漏洞。此文我们就将透过360公司与江民公司的案件来分析我国在GUI保护方面所存在的问题。360公司诉江民公司2016年4月,360公司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  相似文献   

6.
正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GUI(图形用户界面)相关的外观设计专利成为众多高新企业比拼的竞技场。然而由于我国对此类专利的保护起步较晚,因此现阶段在侵权保护方面还存在诸多漏洞。此文我们就将透过360公司与江民公司的案件来分析我国在GUI保护方面所存在的问题。360公司诉江民公司2016年4月,360公司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导航服务实践经验,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导航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建议。【方法】以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重点产业、企业专利导航服务实践、专利导航数据库建设、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工作等为分析对象,剖析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专利导航服务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专利导航服务体制建设有待增强、服务覆盖面有待扩大、团队业务能力有待提高。【结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需要建立健全产业、企业、高校专利导航工作支撑体系,完善专利导航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专利导航服务能力,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优化区域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对拉链的防水等特殊性能的普遍关注,以及国外众多拉链品牌进入中国拉链市场,防水拉链领域的专利分析,特别是对于重点申请人的相关技术改进和专利分布进行分析,有利于指导中国拉链生产企业在防水拉链领域进行合理的专利布局,在产品生产和研发中规避被诉风险。  相似文献   

9.
专利战略是公司知识产权体系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它主要通过研发项目的推进实施来得以实现,并通过专利来实施与实现法律赋予的权利,由此实现公司发展与提升的整体战略。企业知识产权体系的构建与专利战略是从专利管理的运作流程作为专利管理的纽带,进行专利工作的总体性规划。  相似文献   

10.
企业在专利认识方面主要存在几大误区:认为获得了专利证书就可以安枕无忧,认为研发过程中检索一次专利就一劳永逸,认为产品不直接出口就不需要检索国外专利,认为自主研发的产品只要没有抄袭就不侵权,认为ODM和OEM的专利侵权风险已经转嫁给代工厂,认为判断侵权侵权是专利和专利的对比,产品和产品的对比,认为不应用在产品上就不需要申请专利,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详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