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优化间苯三酚口腔崩解片处方和制备工艺,以微晶纤维素、甘露醇为填充剂,以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为崩解剂制备间苯三酚口腔崩解片。采用正交设计L9(32)安排实验,以崩解时限、分散均匀性和口感作为评价指标,对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口腔崩解片崩解时限为27s左右,硬度为4.0kg左右,分散均匀性和口感良好。说明处方和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2.
制备快速起效、服用方便的银杏叶分散片。以崩解时间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最佳处方,并与普通片进行了体外溶出度比较。优化处方制备的银杏叶分散片,工艺简单、硬度适中。其崩解时间、分散均匀度达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要求。研制的银杏叶分散片处方合理,崩解快、其体外溶出度明显优于普通片。  相似文献   

3.
通过考察不同处方分散片的崩解时间、在水中分散均匀性和药物30min累积溶出度等指标,综合评价不同处方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质量,初步进行处方筛选。结果显示,2%立崩、8%MCC和4%PVP K30%醇溶液组成的处方最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出符合要求的妇科千金分散片制剂,进行制备工艺的研究.方法:以分散均匀性、粉末流动性、片的硬度、片重差异、主要成分含量为指标,比较不同处方的不同辅料比例的片剂压制情况、粉末流动性、崩解时限、分散均匀性、片重差异和含量情况.结果:辅料选择为微晶纤维素10%、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12%、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24%、微粉硅胶3.5%、硬脂酸镁0.5%,采用粉末直接压片的工艺路线进行制备.结论:该工艺中试生产出来的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可操作性强,重现性好,适合工业大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阿苯达唑的溶出性能,解决普通片剂可能造成患者吞咽困难等问题,基于增溶作用,研究探索制备阿苯达唑分散片的处方及工艺。首先,考察加入表面活性剂、用亲水性包合材料制成包合物对片剂溶出度的影响,筛选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其次,采用单因素试验,以可压性、硬度、崩解时限、溶出度为考察指标,对黏合剂、崩解剂、增溶剂、润滑剂等进行筛选,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及工艺;最后,按最优处方及工艺制备3批阿苯达唑分散片,进行质量评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和溶出度。结果表明,联合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山梨酯80可增加阿苯达唑在水中的溶解度;阿苯达唑分散片的优选处方如下: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量为3%(质量分数,下同),PVPP用量为16%(内外加比例为1∶1),聚山梨酯80用量为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用量为3%,硬脂酸镁用量为1%,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制备的不同批次阿苯达唑分散片在122 s内完全崩解,药物在45 min时累积溶出度均大于80%,符合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所研制的阿苯达唑分散片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体外质量良好,为改善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Ⅱ类药物口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分散片兼具固体制剂和液体药剂的优点,崩解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稳定性高于液体制剂,贮存、运输方便。分散片的处方含有较大量的优质的崩解剂,如PVPP、CMS-Na、L-HPC等,其制备工艺简单,适用于普通片剂的制备工艺,如制粒压片、直接压片等;另外微粉化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包合技术也用于分散片的制备。目前国内外已有多个品种上市。  相似文献   

7.
徐知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6):9049-9052
制备了吡罗昔康口腔崩解片,并评价其质量。采用直接粉末压片法制备口腔崩片解,以片剂可压性、崩解时限、口感为指标。在先进行预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最佳处方的筛选,并对其溶出度进行检测。结果采用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的吡罗昔康口崩片口感良好,与市售普通片比较,口腔崩解片具有明显速释效果。说明吡罗昔康口腔崩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可行、产品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乌苯关司口腔崩解片的制备工艺,优化最佳处方;检测片剂的溶出度.方法以崩解时限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乌苯关司口腔崩解片的最佳制备工艺;利用溶出仪(稍作改良)检测法检测口腔崩解片的溶出度.结果 MCC:L-HPC:CMC-Na(9:1:0.75)作为崩解剂,湿法制粒压片制得的乌苯美司口腔崩解片,体外平均崩解时限为21 s,置于口腔内25 s即可崩解,无砂砾感;片剂体外溶出度10 min溶出基本完全.结论乌苯美司口腔崩解片于口腔内可迅速崩解,制备工艺简单,有效改善了药物粉末的流动性,适宜于生产.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交实验优化诺氟沙星片剂的制备条件,获得最佳处方:淀粉为填充剂,质量分数为5%的羧甲基淀粉钠(CMS-Na)为崩解剂,1%的滑石粉为润滑剂,10%的淀粉浆为黏合剂.为增大诺氟沙星药物的溶出,采用研磨法制备β-环糊精诺氟沙星包合物,经湿法制粒压片工艺制备环糊精诺氟沙星片剂.环糊精诺氟沙星片的片重差异、脆碎度和崩解时限均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要求,其中诺氟沙星的溶出度得到有效改善,解决了诺氟沙星片剂对照组的主药溶出度低的问题.采用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制备环糊精诺氟沙星片,可改善难溶性诺氟沙星药物的溶出度且工艺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散片相对于常规制剂具有许多优点。我们在前人研究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基础上,借鉴制备其他药物的分散片的研究经验,用性能较好的片剂崩解剂立崩,用析因实验考察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处方。方法:通过主药(对乙酰氨基酚APAP)与主要辅料(微晶纤维素MCC)混合后稳定性的考察;用析因实验初步进行处方考察。结果:初步选择MCC作为处方的填充剂(稀释剂);立崩的量,PVP K30醇溶液浓度都对药物制剂的质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UFLC-Q-TOF-MS/MS技术,在正离子模式下,根据各物质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鉴定出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中16种杂质,其中克林霉素九酸酯、克林霉素十酸酯、克林霉素十一酸酯、克林霉素十三酸酯为首次检到,本研究为其质量监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复方甘草片的稳定性并改善其气味,优化了复方甘草片的薄膜包衣溶液组成.应用正交试验法,选择成膜材料、增塑剂和溶剂浓度作为考察因素,以外观变化、崩解时限、加速条件下片剂增重量作为指标,选用正交表L9(34)进行试验,筛选出薄膜包衣溶液的最佳质量百分数组成即羟丙甲纤维素5.36%,聚丙烯酸树酯1.84%,增塑剂0.12%,乙醇75%.结果表明:按最佳包衣液组成制备的复方甘草薄膜包衣片具有较好稳定性,且无明显特殊臭味.  相似文献   

13.
为优选垂盆草片的成型工艺,改善其吸湿性,考察了不同辅料对垂盆草片成型性、吸湿性和临界相对湿度的影响,筛选出垂盆草片的最优辅料及处方组成,并测定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实验结果表明,垂盆草片最佳成型工艺为:浸膏粉与淀粉、糊精和微粉硅胶按55.6∶80∶15∶5的比例混匀,以95%乙醇为润湿剂,1%的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湿法制粒压片,所制颗粒临界相对湿度为66%.采用该法所制片剂成型性、崩解性好,硬度适宜,且不易吸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雪莲果片处方及铺料的用量。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硬度、吸湿量、口感为考察指标,多指标综合评分进行直观分析,对雪莲果片处方进行优选。结果:雪莲果片处方由雪莲果粉20g、淀粉10g、微晶纤维素15g、羟丙基纤维素15g等组成,可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结论: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科学合理,稳定性好,硬度、脆碎度、吸湿量等检查合格。  相似文献   

15.
 以微晶纤维素(MCC)、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和泡腾剂为崩解剂制备盐酸昂丹司琼口腔崩解片.以EudragitE100为载体制备盐酸昂丹司琼包合物以掩蔽其苦麻味,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片剂,运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行处方优化,并对药物体外溶出进行评估.以MCC,PVPP和泡腾剂含量为自变量,体外崩解时间为因变量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结果表明,拟合的效果较好,较优处方为w(MCC)9%,w(PVPP)6.5%,w(泡腾剂)17.5%.与市售普通片比较,口腔崩解片具有明显速释效果.将盐酸昂丹司琼制成口腔崩解片能显著提高其体外溶出速度.  相似文献   

16.
为优化含油污泥堵剂体系分散悬浮性能,增强封堵强度,提高携带含油污泥的能力,本文通过引入新型乳液型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EM30为分散悬浮助剂,并加入交联剂得到凝胶型含油污泥调剖体系, EM30乳液型聚合物由于其特殊的缔合分子结构,使其具有极高的粘弹性能,因此对含油污泥悬浮能力明显优于其他种类的聚合物,由此可显著提高含油污泥的处理量,保持含油污泥堵剂成胶后的强度,通过实验评价优化体系配方,确定EM30乳液浓度为1.5%,交联剂fq-2用量为0.1-0.12%,含油污泥的添加量为30-50%时,其堵剂性能能够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在现场试验中发现该体系具有较好的增压、增油、降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阴离子交换法合成了对氨基苯磺酸(AB)插层水滑石组装超分子,主要对插层组装条件(pH值、反应时间、物质量之比)进行优化,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FTIR)、扫描电镜(SEM)、热分析(TG-DTA)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水滑石组装超分子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pH=4、AB与水滑石理论交换容量的摩尔比为1.5、90℃反应3 h时,可将AB成功地插层到水滑石层间,层间距从0.76 nm增大至1.55 nm。插层水滑石呈片状结构,并且片层表面粗糙、不规则。此外,热失重主要集中在260~590℃范围内,最终的残余率约为40%。  相似文献   

18.
盐酸小檗碱胃漂浮片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筛选盐酸小檗碱胃漂浮片的处方并评价其漂浮和体外释放特性,根据辅料性质及制剂质量要求,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确定影响盐酸小檗碱胃漂浮片性能的主要参数,确定了最优处方。采用干粉直接压片制得盐酸小檗碱胃漂浮片,在人工胃液中考察其漂浮性能及溶出度,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其释药量。优选的处方为每片含HPMC(K15M)35 mg,碳酸氢钠20 mg,羧甲基淀粉钠47 mg,聚乙二醇6000(PEG6000)为15 mg。该处方研制的盐酸小檗碱胃漂浮片起漂时间小于1 min,持漂时间大于12 h,12 h的累积释药量大于80%。结果表明,研制的盐酸小檗碱胃漂浮片具有良好的漂浮特性和释药性能,且制作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