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环境侵权的精神损害是区别于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的一种精神利益的伤害,对精神损害进行赔偿目前已成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无论在立法还是在司法实践方面都存在不足,有必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以完善,以期能更好地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侵权损害赔偿是追究著作权侵权行为最主要的民事责任形式,同时也是著作权法理论的一项重要课题。长期以来,我国著作权法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学界和实务领域所诟病,《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对著作权法存在的问题和争议作出了积极回应。我国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制度中存在的赔偿数额计算方法缺乏可操作性、法定赔偿适用单位模糊、是否应当引入惩罚性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等问题和争议亟需立法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额问题是审判实践中遇到的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对此,一些学者和司法工作者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本文试就此问题,发表一些不成熟之见解,以请教于同行。一著作权是著作权人由于创作作品而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内容。著作权人既可以自己行使著作权,也可以委托他人代为行使,以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著作权又是一种独占权,任何其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而行使著作权权利,必将构成对权利人合法权益的侵害。这种侵害必然表现为著作权人财产或精神之受损。因此,我国《民法通则》和《著作权法》…  相似文献   

4.
精神损害赔偿是一个涉及公民人格利益保护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中,重视公民人格权的保障,认真研究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对此项立法起步较晚,目前除《民法通则》外,尚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此问题做出了规定,但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及数额确立等问题均有必要进一步明确,以期更有利于司法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分析我国新闻业界目前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表现和成因,探讨新闻作品转载以及合理使用的法律界限,进而提出相应法律对策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精神损害是对人的生理、心理或其中某一方面的侵害,是对公民和法人及其他权利主体的精神利益的损害,是相对物质利益损害而言的无形的非财产损害。精神损害赔偿是权利主体因其精神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要求侵害人赔偿的一种责任制度,精神损害赔偿具有抚慰性质。  相似文献   

7.
精神损害赔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护公民、法人人格利益的必要手段。因而,建立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变得越来越快捷,也使得利用网络侵害他人著作权的行为时有发生。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有其自己的特点及表现形式,符合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归责原则。现阶段可以通过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以及加强网络技术扶持力度来保护网络著作权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9.
精神损害赔偿已成为现代社会对公民人身权受到损害的一项重要救济方法,《侵权责任法》第22条也已吸纳了精神损害赔偿制,而该条存在主体适用范围过窄、客体仅限于"人身利益",排除了财产权、只能在侵权之诉中适用、"严重精神损害"规定欠妥等问题。我们应该增加法人和其他组织为请求权的主体,同时将客体增加"人格物"、将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从侵权责任扩张到违约责任、完善"严重精神损害"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成熟,不仅诱发了信息交流方式的革命,而且给传统的著作权制度带来了新的挑战,导致众多网络侵权的发生。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有其特殊性,因此如何建立一套制约相关各方权利、平衡各方利益的法律制度,合理保护权利人的利益,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行为进行有效的制裁,同时又能够保证网络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成熟,不仅诱发了信息交流方式的革命,而且给传统的著作权制度带来了新的挑战,导致众多网络侵权的发生.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有其特殊性,因此如何建立一套制约相关各方权利、平衡各方利益的法律制度,合理保护权利人的利益,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行为进行有效的制裁,同时又能够保证网络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侵权行为法中最具有实践性和适用较为广泛的一个问题,也是存在争议和问题最多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涵义、范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该项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行政赔偿制度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现代民主法治社会在侵权赔偿制度领域的两大重要成果,然而我国颁布施行的<国家赔偿法>对精神损害赔偿金没有作出相应规定,导致行政审判实践中对于精神损害赔偿案件仲裁混乱,有悖于<国家赔偿法>的立法宗旨,有损于国家法律法规的尊严.对行政侵权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范围、原则、事实依据与法律依据进行剖析,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胡述亚 《创新科技》2014,(18):69-69
关于侵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一般存在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原则等诸多学说。具体到著作权领域,传统的民法理论及民事立法对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未作出定论,在著作权专门法律中,也未对此问题做出明确规定。近年来,关于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问题争论不休,一直未取得共识。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著作权领域的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做出初步探讨,以期对学术界和司法实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著作权网络侵权案件管辖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网络侵权管辖现状评析,探求我国解决该问题的办法,提出了在著作权网络侵权案件管辖权中应实行原告住所地优先原则。  相似文献   

16.
损害赔偿是民法上重要的制度,本文通过回顾中外历史上各国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理论与实践的法律演进,对我国现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进行评析,研究了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对象及范围,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原则或方法.  相似文献   

17.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侵权责任法》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然而,由于第22条之规定较为原则,势必会导致司法实践的困境。就我国而言,我们应该重新界定精神损害赔偿主体制度的适用范围,完善涉及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诉讼,建立完善的精神损害赔偿专家证人制度及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8.
论网络著作权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著作权侵权问题随着因特网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网络的全球化、虚拟化和非中心化使得网络著作权侵权的形式多样化,侵权的方式更隐蔽,其责任难以认定。在网络条件下,确立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是切实保护著作权的先决务件。我国学界对此问题尚有争议。网络著作权侵权责任认定的目的归根到底是平衡和协调两个相互冲突的权利——创作者和使用者的权利。我国网络著作权侵权归责原则应适用严格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9.
谢伟伟 《科技信息》2011,(22):343-343
近几年数字图书馆在我国蓬勃发展,社会各界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也尤为关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现行著作制度的制约,著作权纠纷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各种原因来谋求解决对策,以便数字图书馆能更充分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精神损害赔偿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它所具有的独特性着手,对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作了比较详细地阐述,并就如何完善该制度进行了进一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