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在部分地区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仍然存在着向农民集资、摊派等侵害农民权益的现象.这些现象在实质上是,农民作为平等的国家公民,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并没有享受到平等的国民待遇.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建国后我国选择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及由此形成的城乡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要给予农民以真正的国民待遇,维护农民权益,从国家的角度讲,最重要的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从农民的角度讲,应提高组织化水平,维护自己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产生的宏观背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则是实施新农村建设乃至新时期解决整个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本质是农民、农业和农村急剧增长的公共产品需求与农村严重短缺、失衡和低效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之间的冲突。在形式上,它主要是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上的尝试;在实质上,它是政府、社会组织与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改革中的重新塑造。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大课题下,本文列出了这项政策和实践研究的六个基本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金涛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21):123-124,130
农村是公共文化网络的最末梢,提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软动力,是提升国家和地区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保障。数字资源的特点使它可以轻易突破物理上的障碍,可以充分覆盖到各个地区。文化共享工程打破了地域鸿沟,保障了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地区群众的文化权益,提高了农民的信息素养和农民享受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能力。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加强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阐述公共产品概念的基础上,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和要求,着重从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公共产品的价格和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转变职能、健全机制和完善制度的角度提出了解决中国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列举了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分析了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权益被侵害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指出:我国农民缺乏维护自身利益的土地权力基础和法律保障,一些地方政府具有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征地补偿标准制定存在不完善的因素,导致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相关权益遭受侵害。要切实保护农民权益,就必须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赋予农民相应待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李昊泽 《科技信息》2012,(33):270-270,286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权益保护法律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到目前为止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农民权利的法律保护系统。但是,我国在这方面仍有许多不足,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我国的农民权利律保护制度。本文首先分析了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的目的以及意义,接着分析了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受侵害的现状。并最后提出保障农民土地流转权益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郑风 《科技咨询导报》2009,(35):110-110
在我国城市社会化过程中农民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权益保障有特殊意义。目前,我国农民权益保保障还存在不足,我们应通过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提高农民素质等方式加强农民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8.
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在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同时,必然涉及到拆迁居民的旧房问题。本文概括了拆迁中公民应享有的权益,分析了在拆迁中公民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保护拆迁中公民权益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9.
王蓓 《泰山学院学报》2011,33(1):115-118
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呈现总量不足、结构失调、效率低下、有失公平的现状,其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县乡财政困难、财政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缺乏科学性。必须通过建立充分体现农民需求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建立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转移支付制度、切实保障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注重发挥农村合作组织的作用、加快进行各种配套改革等措施,保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从而维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南省60个村委会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农民基本状况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的年龄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年收入越高,其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讨论的积极性越高。其中,农民的家庭年收入与公共产品供给过程参与情况的相关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政府主导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注意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和能力更加有效,其中,政府支出规模和水平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力愈发明显,特别在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政府公共支出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过程中,广阔的农村市场和巨大的农村居民消费潜力被人们所看好.因此,研究刺激农村居民消费的文献和政策建议一时成为热点.陕西师范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孔祥利教授最新著作——《西部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支出问题研究》,通过对农村公共产品、政府公共支出与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两者关系的研究,为我们研究农村居民消费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冯淑珍 《甘肃科技》2013,29(11):69-70,89
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也是一个不断将文化体制改革推向深入的过程,然而,这项改革在进行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现实问题。通过思考提出了利用新兴媒体对我国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所产生的作用,总结了五项建设性的意见:以期让政府在公共投资方面的费用更省;公共文化产品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更高效便捷的共享;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可以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出发点;把尊重和促进文化多样性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推动网络文化发展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3.
张辉 《科技资讯》2012,(16):245-245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是阻碍新时期农村发展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了建立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供给主体、建立农民需求表达机制、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土地问题长期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并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对这些研究成果从农民权益视角,聚焦于农民土地权益流失的现状、农民土地权益流失的原因、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对策三个层面进行梳理和评述,有利于深化中国农村土地问题研究,突破中国农村土地问题和农民土地权益的研究中过于纠缠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破立之争的局限,确立与乡村治理研究相结合,增加实证研究、分类研究、比较研究和多学科交叉性研究的大视野,拓展研究范域,丰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的日益繁荣与发展,在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全面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村文化生活水平,保障农民文化生活权力。本文就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与特点进行简明阐述,指出基层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不可或缺性,并对基层图书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如何发挥作用的具体措施做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周媛 《咸宁学院学报》2013,(10):197-198
近来,产品的反倾销问题又一次成为国际国内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烟台市出口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所面临的会计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烟台市出口企业当前的反倾销应诉现状,研究了在反倾销应诉过程中涉及到的会计问题,力求找出摆脱我国当前反倾销应诉现状的途径,为更好的维护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自身的权益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指明了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明确了农地流转作为深化农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抓手。但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多方面原因导致农民权益受损。以农地流转和保护农民权益为线索,明确界定农地流转和农民权益等重要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农地流转现状和农民权益保障问题,可以进一步提出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涉农社会保障,增强农民权益自我保护意识等各方面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提出的服务型政府是以"民本位"为宗旨全方位革新的政府,要求其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追求,以人文关怀、民主、透明、责任、法治等价值为基础,在社会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下,提供公平、优质、廉洁、高效的公共产品。所谓"公共理性"是公民针对公共问题,以公共的善为目标,遵照"互惠准则"要求,"真诚、合理"地彼此提供合作条款,经过一系列理解、妥协、让步、不断修正个体理性的过程。服务型政府是公共理性的现实运用和具体体现,同时公共理性又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本质再现。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我国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同时也影响到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这给农村社会治理造成了一定的困境。只有继续做大经济发展"蛋糕"、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并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才能最终解决好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陶叡  朱洪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3):78-80,87
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大规模转移到城市,给进城农民在生产安置、经济收入、住房建设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进城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具有跨行政区域、准公共产品的属性,本文通过分析现行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政策设计不完善,区县经费责任不合理、公办学校自由裁量权过大和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提出在继续推动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建立国家主导、流入地和流出地共同分担的经费负担体制,探索调整现有义务教育格局,合理配置国有公共教育资源,完善社会捐赠机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等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