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科技》2014,(21):60-60
近日,经湖北省政府金融办批准,武汉市科技金融创新促进中心与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联手打造的全国首个区域股权市场"科技板"(简称S板)正式启动。旨在探索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协同作用,开拓一条政府部门支持引导、股权市场高效运作的科技金融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政策制定者长期面临的抉择困扰。由于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及城市建设异常复杂的客观事实,智慧城市建设必须要协调好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关系,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3.
王春峰 《当代地方科技》2011,(5):107-107,120
近年来国内航空、钢铁、地产、煤炭以及交通等多个领域出现经济资源向国有企业集中回流的现象,"国进民退"的质疑与争议声愈来愈多。本文从现实中的两个具体案例谈起,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对"国进民退"这一客观经济现象进行了剖析。通过分析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指出政府与市场应该划定合理的分界,共同推动"国进民退"的合法进行。  相似文献   

4.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从"市场失灵"的角度论述了政府干预科技创新的依据,在明确政府干预科技创新的职能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政府要在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建立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科学有为",努力构建完善、科学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电子信息     
中国专业市场的"南大门"将搬上互联网。4月1日,广州专业市场商会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广州专业市场将利用阿里巴巴平台上网“升级”,打造成全球领先的国际化、展贸化、电子化专业市场交易平台。  相似文献   

6.
纪事     
《世界博览》2012,(6):9-9
双周要闻:外媒看"两会" 事件 纵观外媒对今年两会的报道,“国民生产总值增长7.5%”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成为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政府与市场二元作用的有效性,明确政府与市场作用边界,建立交易成本和制度可能性边界模型对重大工程“政府-市场”二元治理效率进行分析,并采用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对治理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场介入度在6~8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模式的治理效率最高。不同情境下的“政府-市场”二元治理效率有所差异,应根据不同权责配置方式选取相应的二元治理模式,明确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并基于全寿命周期视角对重大工程内部治理模式进行动态调整。最后提出厘清角色定位、加强制度约束以构建重大工程项目的政府与市场协同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8.
环境和自然资源作为公共物品,存在着外部不经济性和“市场失灵”的现象。弥补“市场失灵”的有效方式就是政府进行参与调控。  相似文献   

9.
在回顾西方公共财政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共财政理解的线索主要是弥补市场失灵与矫正政府失效,指出公共财政需要处理政府与市场、各级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等几个关系,提出了建立“政府-财政-市场”的分析框架以及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公共财政。  相似文献   

10.
助推还是消化泡沫,政府下一步动作将举足轻重手握巨额财政收入的政府,如果一味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助推泡沫;如果用于民生保障,就能促进消化泡沫。2011年3月9日,麦肯锡发布中国奢侈品市场调查报告,以"崛起"称之;认为到2015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届时中国内地奢侈品销售总额将达1800亿元;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国务院正式提出建设"法治政府"的施政目标。"法治政府"的提出有深刻的社会背景。"法治政府"建设包括目标、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等主要内容。"法治政府"是行政权力的来源、范围受约束的政府,是尊重和保障公民、组织合法权益的政府,是诚信政府,是责任政府。  相似文献   

12.
自2008年起,全国开展"农超对接"的试点工作。辽宁省有些城市开展了"农超对接"项目,但是效果不理想,商家农户的合作意愿不高。"农超对接"本是商、农、消费者者三赢的好事,是市场发展的趋势,为何成为政府的一厢情愿?本文结合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的历史经验,从流通视角分析"农超对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相似文献   

13.
投资者保护是被国际证券委员会(IOSCO)列为证券市场监管的目标,新兴市场的诸多不足,导致政府监管的非市场化,成为我国证券监管中投资者保护的制度性缺陷。在完善政府监管投资者保护的路径选择上,必须把"投资者保护"的监管理念通过制度设计落实到监管实践,消除法律方面的不完备,实现政府监管的市场化,并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管。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下半叶开始,政府行政改革认为政府应成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掌舵者"而非"划桨者",政府应当以实现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其宗旨,是一个"公民本位"的服务型政府,特别是基于公共管理的"效率与公平"的理念,从思想上树立"满足公民所需"、"尊重公民意愿"和"重视公民参与"的政府行政观念。然而,无论政府承担何种职能,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评价才是至关重要的"一杆秤"。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资源投入体制上仍秉承“强国家,弱市场”理念,管理上则采用单一的“公权治理”模式。这种体制一旦出现产权“虚位”、“缺位”或政府代理失灵,必然出现资源利用负外部性,制约了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探索出“公权”与“私权”结合的治理模式,合理分配政府与市场份额,运用“资源环境管理矩阵”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及政策筛选是政府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张迎会  王元元 《科技信息》2010,(25):255-255
工程量清单是在建设项目招标前招标人依据GB50500-2008规范编制的为投标人提供实物工程量项目和技术性措施项目的数量清单。采用清单计价是为了实现"政府宏观控制、市场形成价格"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与国际惯例接轨。建立新的工程招标投标计价模式,有利于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非政府组织越来越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同企业界的"市场失败"和政府部门的"政府失灵"一样,非政府组织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实现组织目标,完成社会使命过程中也会发生失灵现象。因此,应从法律机制、竞争机制等方面对其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8.
要闻·言论     
《世界博览》2010,(9):8-8
在过去30多年的中国的改革过程中,在政府放开和引入市场的同时,它本身并没有从市场中退出,而是强势地参与了其中、政府参与市场,各级政府本身的行为乃至运作方式也随之“市场化”了,乃至政府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中的最强大的、最主要的甚至可以说几乎无处不在的市场参与主体。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方政府在市场化改革和分权化的背景之下形成了独特的竞争模式,具有双重身份的地方政府在中央向地方的分权以及政治晋升竞赛的激励下,在经济和政治市场展开了博弈,使得中国地方政府为了“增长而竞争”。地方政府竞争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趋坏的竞争”。我们应通过对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利弊分析,探讨规范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有效措施,使之达到“趋好的竞争”。  相似文献   

20.
甘秋萍 《科技咨询导报》2010,(23):217-217,219
近十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2007年来,部分城市房价飞涨.高房价使资产泡沫不断积累、扩大、破灭,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会冲击我国的经济和产生负面影响.高房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房地产开发商、商业银行的原因,也有地方政府卖地和少数官员"寻租"等因素.要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房价暴涨.要在政府主导解决好城市居民保障性住房;改革现行土地出让制度;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运用银行信贷、财政税收调节房价;尽快建立二手房的评估制度;政府部门加强对房地产市场整顿、监管和查处力度;央企必须退出房地产业等六个方面入手,全面综合性解决问题.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平衡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