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职务晋升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指出了职务晋升的公正性原则及企业职位晋升中的弊端,并针对一些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晋升是组织经常采用的一种激励举措。然而在这种看似无可非议的激励举措背后却隐藏了一个巨大的陷阱———雇员被晋升到不胜任的岗位 ,最终由于不胜任而被淘汰出局。本文正是要挖掘出这一陷阱 ,让管理理论人士和管理实践人员重新审视晋升的作用以及组织晋升体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郑志明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21)
在组织中,传统的晋升方式看似作为一项优化资源配置并为组织人员提供激励的一种有效方式,!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陷阱,雇员被晋升到一个不能胜任的高度。文章试图分析这一问题,并为防止过度晋升造成的不胜任现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职称评审和职务聘任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从加强学术期刊和科研项目的管理、改善职称评审程序、采用切实有效的教师岗位聘任和岗位考核制度及调整职称评审和职务聘任条件中的教学要求标准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6.
7.
8.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挖掘员工潜能,调动其积极性是企业势在必行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搞好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工作,是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人才和发挥人才优势的重要手段,评聘工作必须纳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激励作为管理的一项主要职能,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从经济学的角度总结了成本收益原则、恰当的多样化原则等八大激励原则. 相似文献
11.
《医药数理统计》是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学时少,所以说难度更大.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法可以解除学生对《医药数理统计》的畏难情绪,创造一种比较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主动学习,并且能体验到主动学习带来的成就感,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本文将谈谈《医药数理统计》教学中兴趣激励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Engineer(工程师)一词,从词源上看,与Engine(发动机)相近,可以说是摆弄、制造发动机的人。此二词均源于拉丁语ingenium(天赋、发明)和gignere(生产),所以,工程师按其本义,也是指发明者、生产创造者。 在西文中,最早使用“工程师”一词,大约见于古希腊的柏拉图在公元前380年写成的著作中。到文艺复兴时期,工程师已成为人所共知的职业,当时的通才人物达·芬奇就以工程师自居,并且认为自己在工程活动上的能力高于在绘画方面的特长。英国大文豪 相似文献
13.
韩晓莉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7)
激励,原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手段,即激发和鼓励。运用于人才资源管理中是指通过刺激和满足人们 需求的努力,促使人们的动机产生与组织目标方向一致的行为意愿。从论述当今人才激励的形式和原则,对激 励含义的理解本身就隐含着个体的需要必须和组织目标相一致的要求出发。 相似文献
14.
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创设满足员工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员工的动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产生实现企业目标的特定行为过程。员工获得身心激励,才能有工作的原动力和热情。而员工获得激烈最原始的最根本的手段就是薪酬制度。本文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原则得到启发,重点阐述了笔者对于薪酬制度完善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5.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职务侵占罪客观要件的内容,"职务"是指行为人对于单位财产所具有的合法持有、控制、管理、支配的工作和业务职责,"职务上的便利"是指行为人因主管、经营或者经手财物所形成的有利条件,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包括行为人仅直接利用本人职务上的便利、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上下级制约关系以及行为人同时利用自己和他人职务上的便利三种情形。 相似文献
16.
了解被激励者的需求是激励原则的关键所在.依据高校科研人员的工作特点和思想特点,在高校科研管理中有效运用制度激励、目标激励、强化激励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学校科研规划和个人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个体行为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动机与激励。动机是推动人行为内部的根本原因,激励是激发鼓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正确行为的有效手段。在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教师应灵活地运用动机与激励同学生行为的关系,强化积极行为抑制消极行为。 相似文献
18.
运用激励手段提高大学生素质,其源泉是需要激励,其动力是目标激励,其基础是自我激励。只有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才能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20.
激励措施在促进学习者学习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笔者在网络课程调研数据的基础之上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与幼儿教育四个阶段的激励措施进行了分析,对比了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物质+精神激励以及无激励措施在不同学龄阶段中网络课程的设置,从而提出了对网络课程中激励措施设计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