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关平 《科技信息》2012,(12):81-82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政府为城市低收入居民设立的保障其家庭成员最低生活需要的"生命线"制度。即当居民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向其提供保障其最低生活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下简称"低保制度")自1999年10月1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城市已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的目标。但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比较突出,"低保制度"的稳健运行还将面对一系列的困境,基于此,笔者拟从法学视角对"低保制度"的价值目标、目前的缺陷及其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市贫困(主要是相对贫困)人口进行帮助的一种新型社会救济制度。目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着低保覆盖面窄、低保标准偏低、现有低保制度内容单一、低保的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需要从动态和静态的角度来反思,即从目标定位、运行模式、运行环境等方面来完善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3.
全面推进农村低保制度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后,城市贫困问题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农村贫困、城乡差距等问题再一次突显。构建杜会主义和谐社会、缩小城乡差距、克服农村贫困问题,离不开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其关键在于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确保农村贫困群体享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它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贫困农民最低生活的一种制度保障,还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2007年7月,黔西南州开始建立和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7%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建立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1997年,福建省在推进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开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实验.2004年,福建省推行了社会救助"新政",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农村低保的覆盖面有了实质性的拓展.在服务递送方面,福建省采用各种适合于当地民情的办法,尽最大可能保证了应保尽保和目标定位的准确性,从而确保有限的社会救助资源分配到最需要的民众.福建省农村低保工作在受益资格确定、服务组织体系建设、综合性社会救助项目间的协调等还有待巩固和加强.  相似文献   

6.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农村低保”)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予救助农村困难群众的新型社会救助制,是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生活问题的重大措施。城乡低保运行几年来,它不仅让千家万户困难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而且对于保障困难群众最低生活、维护地方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农村低保制度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和规范农村低保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测定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衡量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主要因素,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测算尤为重要。通过对2000-2009年《山东统计年鉴》中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进行分组,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山东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实证研究并与现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比较,且对低保发展标准进行预测。研究发现:现行低保标准偏低,与理论标准存在很大差距,发展和完善现行低保给付标准符合新时期社会救助事业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8.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云南省曲靖市实施农村低保制度情况的调查表明,农村低保制度具有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积极效应,实施农村低保制度在思想认识、工作推进、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农村低保工作必须从进一步提升认识、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工作推进、完善综合保障、完善政策和法律等六个方面着力,才能确保其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的低保制度自1996年实施至今,在保障居民基本生活、解决城市贫困问题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基于此方面的研究也很多,但大都集中于制度完善、对象认定、分类管理、筹资渠道等方面,而基于基层低保工作人员方面的研究却很少。本文主要是从基层低保工作人员实际工作出发,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0.
湿地生态系统对改善气候环境,减轻城市"温室效应"的危害,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防止洪涝危害等方面,具有无以替代的生态效应.同时,湿地资源在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的前提下,对改善我市生态环境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结构转型,包头市的城市贫困问题正日益突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后,包头市在城市反贫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包头市的城市低保制度在运行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通过科学确定保障标准、拓宽多元筹资渠道、严格规范管理制度、建立互补运作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才能不断完善这一制度,提高反贫困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阶段在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过程中存在着保障水平不平衡、保障标准低、低保组织机构不健全等问题。应该通过完善农村低保资金的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标准、建立高效率的低保组织机构等途径不断完善,缩短各地区保障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推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我国的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可行能力理论构建能力贫困测量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广东省北部山区农村低保家庭的能力贫困状况.研究结果显示,农村低保家庭的能力贫困主要体现在非经济层面的的透明性保障、防护性保障和社会机会的缺失.为此,应当改变单一的经济救助方式,建立以多元化可行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贫困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4.
北京城市低保家庭水价承受能力及用水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低保家庭用水承受能力,探讨了关注低保家庭生活用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低保家庭的实际生活用水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整理问卷调查获取的第一手数据,本文从用水角度定性评价了低保家庭生活状况和生活质量,并着重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北京城市低保家庭生活用水状况,建立了北京城市低保家庭生活用水计量模型,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聚类分析,指出我国地区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存在差异;并从制度因素、财政支出差异、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分析地区间城镇低保保障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健全有关城镇低保的法律法规、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缩小地区间城镇低保保障水平差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区域生态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的建构是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一项重要命题。研究南昌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安全法律保障问题,首先要梳理、介绍目前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中关于区域生态安全法律保障问题的研究现状;其次要总结南昌近几年以来生态城市建设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第三要重视区域生态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的建构,实现从"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经济利益优先——生态利益优先"、"人类本位观——生态整体观"的思维转变;最后要构建南昌生态城市建设中区域生态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的具体架构。  相似文献   

17.
中外低保管理面面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执行情况进展良好。低保政策的执行在保障下岗和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及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等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但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我们应借鉴各国在缓解贫困方面的作法 ,促进我国城市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公共安全是人民安居乐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也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家管理政策运行的基石。2006年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首次将"公共安全"作为重点领域进行规划和部署,凸显了公共安全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本文就《纲要》实施以来我国公共安全领域科技创新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十一五"以来太原市大气污染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十二五"太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围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建设蓝天白云之城、青山绿水之城,提出了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工业园区作为现代工业的示范点、经济社会的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样板区,在推动"两型社会"建设,优化提升产业级次,加速城市开发建设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愈益重要的作用。笔者原所在的田心高科技工业园,是株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区的组成部分。创园七年多来,紧紧依托株洲电力机车厂、南车时代集团等大型国有骨干企业,着力推进轨道交通、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两大产业集群发展,到2009年止,实现工业总产值110亿元,税收5.9亿元。当前,园区面临着"二次创业",关键是要赋予园区这个"生命体"以"魂"、"根"、"血"、"肉"和"情",不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