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课程体系是“岗课赛证”融通的核心与载体,以旅游电子商务课程为例,探究“岗课赛证”融通视域下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建设。在客服类、市场类、运营类和产品类岗位群机理分析基础上,构建“岗课赛证”四位一体、融通育人的路径。通过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推进模块化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2.
当前,1+X证书“课证融通”仍然存在理念背离、课程重构深度不足、X证书社会认可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依托现代产业学院,对1+X证书与课程的融通策略与路径进行探索和实践。实践表明,通过完善现代产业学院共同体制度,建立基于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的“课证融通”运行机制,探索融合创新机制下“课证融通”实施路径策略与路径,推进“1”和“X”有机衔接与融合,形成“一体两循环”的课证融通运行体系,较好地实现了校、企、生联动,达成了产、教、学闭环,有效促进高职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  相似文献   

3.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地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本地区经济和市场需求的重要举措.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鲲鹏产业学院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阐述产教深度融合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新模式,以达到促进地方人才培养供给侧和区域产业需求侧要素全方位的对接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功能和基础,应用型大学应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方式,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面向并将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都应以满足产业、行业需求为目标。北京联合大学立足北京,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着力培养适应首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能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和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梳理国内外产教融合的相关理论与成功经验,以浙江科技学院大数据产业学院为例,提出了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构建了人才培养的"三贯通"实践教学模式,建立了包括校企合作组织治理机构、合作各方利益共享激励机制、产业学院内部激励机制、校内外优质资源利用和整合等产教融合的保障机制,在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在目前国家推行高校"双一流建设"、深化产教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浙江科技学院大数据产业学院实施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将对地方高校培养创新人才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王月芹 《科技资讯》2014,12(16):208-208
高职院校实施"课证融通"项目式课程考试改革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进行"课证融通"项目式教学考试改革为例,给出了具体的课程考试改革措施,有效保证了"课证融通"项目式课程改革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罗向东 《科技信息》2010,(18):I0189-I0189,I0186
文章首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充分的分析,然后根据计算机网络课程自身的特点,对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的课程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的手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实践与探索。近三年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鹭  周李涌 《科技资讯》2009,(27):177-177
本文简述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在我校开展该课程双语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包括教材的选择、授课实践和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0.
李一洲 《科技资讯》2022,(9):169-171
近年来,深化产教融合已经基本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共识。但具体到执行层面,关于产教融合的策略和路径研究还在探索之中。该文将结合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融媒体综合实训平台“数字融媒研创中心”的建设案例,分析高校传媒类专业产教融合的现实困境,研究总结传媒类专业产教融合综合实训平台的建设思路和实施路径,并给出了有益的参照系和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1.
宋旭  吕靖  吴亮 《科技咨询导报》2011,(12):153-154
<计算机网络>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师范院校,急需对课程教学体系、内容、方法等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才能适应该课程教学的需要.本文主要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就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探索、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城市为基础,以教育为支撑,构建城教融合发展生态,实现城市与教育互动互促,是一项富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课题。日本的城市和高校历经百余年的互动发展,建立了日益密切的相互依存、共荣共生的关系,二者协同共进,努力探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其中,日本东京高等教育的分类发展模式,尤其是以东京都立大学为代表的公立高校在产学官融合方面的成功实践,对北京市推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深入探索城教融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物业管理课程是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注重课堂讲授,忽略实践环节.本文以西昌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物业管理课程为例,站在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着力从课程的实践教学意义、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模式转变以及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一直在积极探索如何将职业技能教育与学历教育有机融合,“1+X”证书制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举措之一。高职院校试行“1+X”证书制度的关键在于课证融通,而课证融通体系的构建要充分考虑专业课程与“1+X”证书相对应的知识能力、技术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要求。专业课程和“1+X”证书相关要求的有效融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革新、课程考核体系的改革等途径来实现,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汉语水平较差、基础知识较薄弱、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这给一类模式数学的教学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如何有效提高一类模式数学教学的质量,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以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的一类模式数学教学为例,通过引入"生教生"教学模式,力图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工作中,以此解决一类模式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为高校一类模式数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实践基地建设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必要举措,是培养准幼儿教师专业技能与实践智慧,促进其尽快适应幼儿园岗位要求的有效途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有效途径包括:明确办园定位,加强专业建设,彰显教学示范作用,最终实现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17.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抓手.文章以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为改革切入点,探索与上海市维修电工职业资格鉴定方案相衔接的“课证结合”过程.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适合于双语教学。根据教学实际,本文从教材选取、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实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该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课程建设是高职学院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将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过程中积累的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交流总结,对其他相关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攀枝花学院学报》2020,(5):114-118
人才培养输出与社会需求脱节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推进产教融合是地方本科院校培养以能力为本位,服务区域经济的人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攀枝花学院ICT产教融合基地在产教融合、应用为先的教学理念指引下,以OBE人才培养模式为向导,以需求为驱动,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授课方式等多个方面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ICT基地沿着融合—改革—创新的渐进式路径坚持不懈的改革与探索,强调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团体协作能力、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力求培养出能满足行业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