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探寻王国维"古雅"说、"境界"说的传统继承,透视其美学思想的内蕴,在于沟通王国维的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论渊源,从而了解王国维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美学家、评论家,他的美学观点主要表现在生活的本质是"欲"、"美在形式"、"悲剧美"、"古雅美"等方面。王国维以他开放的视野、务实的态度、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开辟了中国美学思想研究的新天地,也为后来者提供了新的美学思想观点与研究方法。王国维的美学观对后世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这既与他个人的天分密不可分,也是他较好地继承和融合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美学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文论家、美学家、哲学家。他的“境界说”将中国古典文学上的境界说与西方美学融铸一体,构建了完整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境界理论,堪称世界之最。  相似文献   

4.
“境界”说是王国维艺术理论和美学思想的核心,与传统的“意境”理论相比,王国维更重视诗歌客观、真实、自然方面的特征。王国维还提出了关于“境界”说的几对范畴,从微观角度展示了“境界”说深刻而丰富的意蕴。  相似文献   

5.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境界”说的思想精华,融合并发展了康德对“优美”和“崇高”这对美学范畴所作出的审美判断和叔本华强调的“盲目的意志冲动”的美学思想;北宋理学和传统诗话为其提供了天人境界的思想和话语质料。  相似文献   

6.
“隔与不隔”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提出的美学理论之一.从结构主义和现象学的角度视之,可以在“所指--能指--读者还原”这一过程里见出许多重要的文艺现象,这都有利于我们对文学文本特征的进行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7.
以王国维对康德、叔本华和席勒美学美育思想的继承和改造为例,从哲学与美学基础、社会文化背景、美育理论核心和美育实施等几个层面对之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王国维在大量接受西方美学美育思想尤其是德国美学美育思想影响的同时,又从中国传统思维出发对其作了"中国式"的改造与重构.这对尚处在中国现代美学启蒙时期的近代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8.
"境界"说是王国维文艺思想的核心部分,也是其词学理论的根本,是其探寻诗词艺术魅力的标准.本文试从情与景、典型与概括、审美与联想诸方面,谈谈对"境界"说的一些感想.  相似文献   

9.
通过重点比较王国维的意境说与黑格尔的理想说 ,认为意境与理想异中有同———两者都以生命自由为其内涵 ,所以 ,生命自由是中国古代美学与西方近代美学融合的一个交点或中介概念。由于各自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不同 ,对生命自由的解释不尽相同 ,于是同中又见异———黑格尔注重生命自由的矛盾、差异和个性 ,王国维则注重生命自由的统一、和谐和总体性。因此 ,理想与意境又相互排斥、撞击 ,在撞击中相互取长补短 ,各获新意 ,以此相互过渡 ,于是释义不同的生命自由又成为中国古代美学与西方近代美学相互过渡、靠拢的转折点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模糊学的内涵之后,从“境界说的模糊概念”、“品评词作风格的模糊类比”、“联想法的模糊指向”三个方面,论述了王国维《人间词话》评词的模糊思维,进而探讨了这种分析法对于剖析王国维美学思想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不同于中国传统古典文论的概念,王国维的“古雅”以西方美学范畴为基础.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一文中,王国维区别了“第一形式”和“第二形式”.其“古雅”概念主要是指“第二形式”,是对美的对象的表现形式,是双重形式,也就是“形式之美之形式之美”,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古雅”和“优美”、“崇高”的互补性.对“古雅”的判断是经验的、后天的,个人和时代的不同也同样制约着对“古雅”的判定,而这种判定同时又需要一种“修养力”.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于中国传统古典文论的概念,王国维的“古雅”以西方美学范畴为基础。在《古雅之在关学上之位置》一文中,王国维区别了“第一形式”和“第二形式”。其“古雅”概念主要是指“第二形式”,是对美的对象的表现形式,是双重形式,也就是“形式之美之形式之美”,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古雅”和“优美”、“崇高”的互补性。对“古雅”的判断是经验的、后天的,个人和时代的不同也同样制约着对“古雅”的判定。而这种判定同时又需要一种“修养力”。  相似文献   

13.
对中外数学分析(微积分)近几年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探讨,并结合本学院的教学资源和学生情况,对本学院数学分析教学改革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在近几年的国学热潮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百家讲坛》电视讲座的广受欢迎,其特点是传统文化经典学术研究成果的古为今用和大众化.它的成功经验,对推动传统文化研究和当代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文学教育应贴近受教者的心灵需求,强化人文关怀;课堂教学要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爱学、会学;要重视教学的层次性、适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和哲学著作,具有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和鲜明的辩证法特征.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它也存在着一些反辩证法的倾向和因素.  相似文献   

16.
希区柯克所创作的"希区柯克式"的类型电影以其独特的模式和特点而流传于世.被人称为"悬念大师".其实这只是对他电影的一种"庸俗"认识,本文试图从他的一部"纯粹电影"——<后窗>中某些鲜明的,带有规律性的特征去探究希区柯克电影的深刻魅力和内涵.  相似文献   

17.
马一浮的"六艺心统说"将六艺德性化,六德归之于一心,其学说更具中国文化的回归性.然此说亦存在缺乏对本体的分析的理解,缺乏对孔子的"一贯之道"的疏解等诸多问题.应以马一浮"六艺心统说"为本体诠释之开端,重新梳理儒家经学的哲学意涵,促进六经的现代转化以重振国学.  相似文献   

18.
《福乐智慧》以其丰富的内容、富于哲理的寓意、形象诙谐的语言、匠心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诗歌技巧而耐人寻味。同时 ,各民族文化对《福乐智慧》一书的写成有很大的影响 ,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还在于把肯定性喜剧效果和否定性喜剧效果揉于同一作品之中 ,使两者达到统一和谐 ,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戏剧是在散文、诗歌高度繁荣后才发展形成的一种文学体裁,因为有了诗歌创作丰富经验,所以古典戏剧艺术成就是非常巨大的,甚至可以说已臻极致,古典戏剧艺术主要表现在“主脑”,“关目”与“语辞”三个方面,这些成功艺术技巧不仅使我国古典戏剧达到辉煌的创作高峰,也为现代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