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孟子在德性论体系中,研究了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本质,提出了去利怀义的义利观,制民之产的恒产论和劳动力与劳心的社会分工理论,把社会经济生活统一到社会秩序的稳定的运行之中,论证了经济活动的经济价值和道德价值统一性,在人伦秩序中建构了其经济伦理理论。  相似文献   

2.
从政治、经济、文化3个方面分析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和谐"内核。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政治理论的和谐内核蕴含于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关系、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人民的自由权利等的论述中;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经济理论的和谐内核蕴含于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新民主主义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的论述中;新民主义社会论文化理论的和谐内核蕴含于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一种民族的文化、科学的文化、大众的文化等的论述中。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级社会发展理论,但在现实中又处于一种片面依赖经济增长的初级社会开发阶段。经济增长和社会开发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本文力图通过对社会开发论从经济增长到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转变的探析,揭示社会开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论证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发展理论是高层次的社会开发论。  相似文献   

4.
《有闲阶级论》:谈论美国人萦绕于怀的问题T·凡勃伦是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制度学派的创始人。《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1899)是他的代表作。但在当前的美国,人们却把它视为一部反映美国社会问题的著作,称“凡勃伦的书是社会病理学的书”。凡勃伦在该书序言中说:“本出的主旨在于讨论作为现代生活中一个经济因素的有闲阶级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解雇保护制度在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与劳动者的生活紧密相连。解雇的相关理论中包括解雇自由论、禁止解雇权滥用论和正当理由说。我国的解雇保护应当在经营这与劳动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使经营者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基础之上还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知识经济形态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约束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历史必然表现。这一经济形态的划分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划分的理论。知识经济恰恰进一步印证了劳动价值论。“知识有价”本身就是劳动价值论的一部分。“过时论”与“替代论”是没有新意的。知识经济时代 ,要求我国在经济政策上 ,要更加重视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7.
决定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内含具有两重性,由内含两重性引出其约束条件、社会功能、经济机制及国民经济运行结果等四个双重性,充分证明内含双重性是并存互补,缺一不可的。从又一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论逻辑演绎出,在社会劳动生产力为既定条件下,商品价值量变动可以同供求关系的变动挂钩。这一理论会使马克思基本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中重焕青春,也有利于克服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效率与宏观浪费相伴行的固有弊病。这一理论又同庸俗经济学供求价值划开了界限。认真思考,正确理解《剩余价值理论》第1册第235页的论述,承认价值体系三层次论:价值——市场价值——日常市场价格,是理解全部问题的关键。价值体系的两层次论:价值——日常市场价格必然误导今天的资源配置。敢于从这一过时的理论陷讲中跳出来,才能使停滞的理论前进一大步。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的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对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会计信息是企业财务决策的语言,也成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它构成了整个社会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麦克卢汉四大媒介理论:延伸论、讯息论、冷热论、地球村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争议。这些充满预见性的理论在如今扑面而来的数字时代、网络生活、虚拟现实、信息高速公路下似乎"不辩自明"了,当前重新认识和研究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正逢其时,这是理性的回归也是历史的必然。该文通过对麦克卢汉四大媒介理论的历史研究成果的分析与总结,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在当今时代突显的内涵和价值,探讨肯定了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前景。  相似文献   

10.
文气论是我国古代文论中一个独具民族特色的重要理论,它涉及到文学作品的构成、风格及其与社会生活、作家气质、艺术修养诸关系。研究它,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有关的文学理论和批评,而且对今天发展中国民族化的马克思文艺理论和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仍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孔子认为德性是情感受到教化所产生的一种优良的品质,并由此建构起其德性理论.拟从传统与生活两个层面,通过对"智"、"仁"、"勇"三达德和忠恕之道的分析,阐述孔子德性理论.  相似文献   

12.
楚图南一生执著探索,艰苦奋斗,致力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自由与世界和平,功业卓著,是“有为有守”的乡贤典范。他的著作闪耀着精神的风采和思想的光芒,字里行间充盈着暖暖的人文情怀和睿智。他反思云南文化,提出云南文化现代化的命题和思路。他翻译的凝结着人类精神和智慧的外国文学经典畅销不衰,滋养了几代中国人。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关注心灵深度的作家,科埃略的作品对于生命意义、梦想、爱情、自我实现等主题的阐述有助于填补现代人的心灵空虚。他在《炼金术士》一书中将注意力放在人对自我认知的探寻和对自我价值实现的终极追问之上。通过"爱与意志"的结合这个"试金石",作者展现出对人生终极价值的向往与追问。本文在罗洛·梅的理论观照下,论述小说主人公通过结合"爱与意志",经历友爱、情爱、自爱、神爱四个层次,最终达成自我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4.
韩愈对孟子的推崇是明显的,除了著名的“道统论”以外,韩愈还对孟子的“禽兽”、“仁义”、“道德”进行了重要的证明和展开,它对于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孟子思想是十分有帮助的。孟子通过“禽兽说”指出了人必须具有道德意识,而其道德的实际内容却是家庭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5.
在古代,五德说是从天道角度证明政权正僭的主要理论工具。战国末年的学者邹衍是此种理论学说的始作俑者,他以五行相胜为框架,创建了五德终始说,构造了一个从土德黄帝开始、至火德周朝结束的帝德谱。秦始皇接受邹衍学说,把本朝的属德确定为水,使邹衍版帝德谱完成了一轮循环。西汉高祖以汉为水德,并获得了张苍的论证。武帝太初改制,以汉为土德,使在文帝时代就已经酝酿的德制改革成为了事实。西汉末年,五德终始说为新五德终始说所取代。后者的创立者刘向以五行相生为框架,从木德包羲(伏羲)开始,推演出汉为火德。但其帝德谱未能证明作为"尧后"的汉与尧同德,这一缺陷后来为其子刘歆所弥补。刘歆通过所谓的《世经》,以在木德与火德之间安插"闰统"和让"少昊金天氏"继黄帝的办法,实现了尧汉同为火德。但其动机不是想维护刘汉的统治,而是想为新莽篡汉张本。在两汉之交,谶纬家们还通过"感生"安排,在五行相生的框架下创制了第三个帝德谱。这个帝德谱以"玄圣"孔子,取代了"闰水"秦朝。  相似文献   

16.
黄宗羲的经济思想从三个方面展示了晚明儒家经济哲学的新突破.第一,他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首次从哲学高度肯定了工商行业在未来理想社会中与农业一道,居于本体地位;其次,他与同时代人所提出的货币思想,其实反映了要求建立统一货币等价物的货币学思想;最后,他提出要改革吏制与保护富民的思想,暗含了对传统国家法权的合法性的质疑.其经济哲学的根本价值诉求是国民财富的增值而不是一姓国家的财政增收,以托古的方式表达了对新社会的憧憬.  相似文献   

17.
陈献章一生参加了三次科举考试,但始终没有走上仕途,最后却归隐乡间,专心学问。这种人生之路的选择,有社会现实和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也显露了陈献章的人生态度,体现了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范丹,是东汉时期的一个廉吏典范,桓帝时为"莱芜长",因母丧未到任,一生清高耿介、清贫自守,有民谣"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称之。《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列传》本传对其事迹有比较详细的记述,从他的耻迎督邮、绝交王奂和穷居自若的表现,展示了一个古代廉吏的德行和操守,对今世也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袁虹 《河池师专学报》2010,(3):30-33,54
音乐赋发展到唐代,在乐教思想,文道说,重功利文学观及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更加注重理的阐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尚理倾向。具体表现在赋作内容多述说君臣之道、处世之道或生活中的其他哲理;在对音乐的描写上多以抽象之语叙述;在创作程式上也体现出由尚情转向尚理的趋势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中姜维的形象,历来被不少研究者读者看成书中诸葛亮的影子,认为其缺乏个性,然而仔细分析罗贯中塑造的姜维形象,发现其在作品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和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作者置姜维于西蜀元气大伤,君庸臣懦、宦官为祸,西蜀政权苟且偷安的社会动荡中,表现其虽郁郁不得志却苦苦挣扎,为蜀国的生存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笔者认为他的性格独特性,体现在他的执著顽强的奋斗精神上。他的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一向推崇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