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乾 《科学之友》2010,(2):68-68
<正>走进任何一个有名的印度旅游景点,你都会发现戴头巾的舞蛇人在吹着木笛,柳篮中的眼镜王蛇则闻乐起舞。然而,舞蛇这种古老的职业有可能随着印度政府一道养蛇禁令的生效而消失……  相似文献   

2.
走进任何一个有名的印度旅游景点,你都会发现戴头巾的舞蛇人在吹着木笛,柳篮中的眼镜王蛇则闻乐起舞.然而,舞蛇这种古老的职业有可能随着印度政府一道养蛇禁令的生效而消失…… 古老的节目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戏称:猫与蛇相斗为"龙虎斗"。在印度,人们可以看到玩蛇艺人导演的别开生面的"龙虎斗"——獴与眼镜蛇的激烈搏斗。獴生长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丛林里,属灵猫科,头小嘴尖,体细长而肢短小;体长0.33米左右,尾一般超过体长的一半,皮毛呈灰褐色。獴是眼镜蛇的天敌.它具有天生的防蛇毒的机能。这两个"冤家"相逢,免不了一场鏖战。表演前.只见树下系着一只獴,一对闪亮的小眼睛特别有神。玩蛇艺人轻轻地抚弄獴背,獴用鼻子亲昵地嗅嗅艺人的手掌,看来它是个很温顺的小动物。这时,一个艺人吹起奇特的笛子——由一段竹管、半个椰壳制成,他的助手敲起手鼓,这是"龙虎斗"的序曲。不一会儿,音乐的节奏变得急促、强烈。蓦地,艺人一手揭开竹筐盖,一条眼镜蛇抖落身上的苫布,探出狰狞的三角头。它一发现獴,褐色的身子马上收缩、绷紧,摆开一副进攻的架势。艺人用棍子把眼镜蛇哄出竹筐,又解开系獴的铁索。"龙""虎"相对,乐声  相似文献   

4.
王广力  何舜平  黄松  何苗  赵尔宓 《科学通报》2009,54(9):1250-1261
报道了美姑脊蛇Achalinus meiguensi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 美姑脊蛇线粒体全序列长17239 bp, 由22个tRNA, 2个rRNA和13个蛋白质基因及2个非编码的控制区或D-loop组成, 存在着基因重排现象. 对已报道蛇类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后, 发现一些蛇类线粒体基因组进化规律: 双控制区现象在爬行动物进化历史中独立地发生, 有不同的演化历史; tRNA假基因是在真蛇下目(Caenophidia)中进化形成的; TΨC臂的相对较短(一般少于5 bp)和缺失“DHU”臂造成蛇类tRNA较短. 通过MP和BI分析确定美姑脊蛇系统发育位置应该位于瘰鳞蛇Acrochordus granulatus和其他真蛇下目蛇类之间, 而不应该属于游蛇科Colubridae或者眼镜蛇科Elapidae. 由于美姑脊蛇与真蛇下目中蝰科Viperidae、游蛇科以及眼镜蛇科之间的单系性都被统计检验拒绝(P < 0.01), 由此认为美姑脊蛇所在的闪皮蛇亚科(Subfamily, Xenodermatinae)应该提升到科或者更高的分类阶元. 依据系统发育统计检验结果, 我们选择Bayesian树来进行分歧时间的估算. 原蛇下目与真蛇下目的分化时间为109.50 Mya; 而瘰鳞蛇与其他真蛇下目种类的分化时间为106.18 Mya; 美姑脊蛇的分化时间在103 Mya; 蝰科与眼镜蛇科和游蛇科构成的单系群的分化时间发生在96.06 Mya.  相似文献   

5.
隐居的蛇王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全世界每年被毒蛇咬死的人数以万计。那究竟是哪种动物的毒液最为致命呢?澳大利亚学者布莱恩·弗赖为此创建了一个国际性的动物毒液与毒素的数据库,为两栖类动物、昆虫及其他体内含剧毒的动物排定座次。 认真的科学研究及严谨的定量比较.分析的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排次下来,位居毒蛇类榜首的,不是印度次大陆及东南亚的眼镜蛇或眼镜王蛇,也不是北美的响尾蛇或中国的五步蛇、银环蛇之类闻名遐尔的毒蛇,而是名不见经传的澳大利亚盾尖吻蛇。 麦凯的传奇“蛇人” 1999年7月31日,澳大利亚昆土兰州北部…  相似文献   

6.
无足而行     
"画蛇添足"的故事,意在讽刺那些弄巧成拙的人和事。实际上,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蛇是有足的,后来在进化过程中,足逐渐退化消失了,因而,今天的蛇,几乎都是没有足的。不过,我们在蟒蛇等蛇的肛门两侧,还可看到一对棒状的后足的遗痕,它可以证明蛇原来是有足的。没有足的蛇,又是怎样进行爬行的呢?要知道,蛇的整个身体都是运动器官。蛇身虽长,但很灵活,这是因为它的脊柱骨有100块~400块,而哺乳动物一般只有16块左右。更重要的是,蛇脊椎骨之间的连接方式与众不同,相邻脊椎骨可以上下、左右弯曲。你见过坦克和履带拖拉机吧,载着它们威武雄壮地向前推进的履带,还是依承于蛇呢。蛇的腹部有许多宽大的鳞片,不正是坦克行进用的"脚"——履带吗?身体粗大的蛇(如蟒蛇等),往往像坦克那样直线前进。有些蛇在悄悄逼近猎物或通过平坦地面时,也用这种方  相似文献   

7.
正一些掠食性蜘蛛把自己假扮成瓢虫甚至树桩,目的是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不可怕。但哥斯达黎加的一种毛虫采取的却是反方向的极端策略——把自己装扮成一条蛇,以吓退掠食者。这种活灵活现的绿色"蛇毛虫"创造错觉的方法是:缩回自己的腿,膨胀身体末端,在末端上有蛇眼斑。除了样子像蛇,这种狡猾的毛虫甚至行为也像蛇——如果有掠食者接近它,它就可能主动袭击对方——就算它没有蛇那样的注毒能力。科学家说,"蛇毛虫"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哥斯达  相似文献   

8.
冰冻蛇: 爱尔兰地区有一种冰冻蛇,在寒冬季节,当地的老人常把直挺挺的冰冻蛇当成手杖来用,有的居民还把盘卧冬眠的蛇串编成门帘,用来挡风.直至春暖花开,这些"手杖"、"门帘"就悄悄地离去了.  相似文献   

9.
研究人员曾认为,蛇是由低等穴居的蜥蜴进化来的。新证据表明,蛇具有海洋动物血统。所有生活在陆地的脊椎动物——从人类到鳄鱼再到鸟——都统称为四足动物,意思是有"四只脚",即使前肢已变成了人类的胳膊和鸟类的翅膀,四足动物名称仍然适用。然而对于蛇,这种变化却是根本的:蛇失去了所有四肢。蛇是如何变成目前这个样子的?蛇的特征模糊了其祖先。蛇  相似文献   

10.
在生机盎然的自然界,蛇类是一个大家族,全世界共有约2700多种,其中毒蛇650多种。中国拥有蛇近230种,其中毒蛇近50种。陆地上最毒的蛇是亚洲的眼镜王蛇,3分钟内可致人于死地;水中最毒的蛇当数虎蛇,一次排出的毒汁能杀死300只山羊……而最富有传神色彩的蛇则是"双头蛇"。1998年11月9日,重庆江津市镇月坎村农民李伟在红薯地里抓到一条双头菜花烙铁头幼蛇,直径不到1厘米,长约50厘米,躯干上并生着等长等大的两颈和两头。11月14日的《重庆晨报》和《重庆商报》同时作了图文报道。11月24日,重  相似文献   

11.
欧阳 《科学之友》2010,(7):57-57
<正>每当工作、学习之余,人们喜欢沉醉于优美的乐曲和动人的舞姿之中。同样,在趣味盎然的植物世界,也有不少的"舞蹈家"。葵花的"向阳舞",睡莲花朵在夜幕降临前的"闭合舞",是大家熟悉的。含羞草就  相似文献   

12.
<正>在南北卡罗来纳州,松树和橡木丛生的沙山森林里,生活着一种叫做猩红王蛇的无毒蛇。这种蛇在外表上会拟态该地区的一种有毒蛇类——珊瑚蛇。通过这种方法,猩红王蛇可以蒙骗它们的捕食者,比如红尾鹰。猩红王蛇身上的条纹和珊瑚蛇非常相似,人们还特意编了一个顺口溜来区分它们:"红配黑,请放心;红配黄,杀人狂。"但在20世纪60年代,珊瑚蛇在沙山地区永远地消失了。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教堂山分校的进化生物学家克里斯·阿科利和他的同事大卫·费宁,决定研究珊瑚蛇的消失是否会影响猩红王蛇身  相似文献   

13.
在又一个蛇年初到之际,人们的交谈中常常提到蛇。说起蛇,让人不禁联想到神秘、敬畏,在十二生肖中也给蛇留了一席之地。而植物王国里也有这样一些成员,它们同样属"蛇"。南蛇藤从形态上来看,南蛇藤无疑是名副其实的"蛇",它那光滑无毛、布满皮孔的白色圆柱形枝条长度可达12m,宛若一条逶迤的白蛇。近圆形、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的钝锯齿缘叶片,入秋后会变成红色,非常漂亮。值得一提的是,南蛇藤的根、茎、叶、果均可作药用,能活血、行气、消肿、解毒,既可以治蛇咬伤,又可以提炼农药。  相似文献   

14.
徐娜 《科学之友》2013,(2):50-51
蛇是很奇怪的一种动物,因为它看上去柔弱无骨,却是脊椎动物,而且蛇的脊椎多达数百块,每块都很小,这让它可以灵活地扭动。在陆地上的脊椎动物中,也只有蛇没有脚,所以有成语说"画蛇添足"。其实,蛇的远古祖先是有四足的,现在的一些蟒蛇还有很细小的残余后肢。蛇能吞食比自己粗得多的动物,这是因为它的嘴巴下颌很松,关节可以脱开,因而嘴可以张得很大。蛇没有坚硬的胸骨,这令它可以把粗大的食物不断吞到胃中,而不会胀破肚皮。蛇捕食虽然凶猛,但是吞食之后的消化则耗时耗神,大的食物需要静静地消化几天,此时它容易被天敌捕食。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家最近宣布,通过血液及身体组织鉴定,他们发现了目前地球上已知体形最大的喷毒眼镜蛇——安息斯喷毒眼镜蛇。这种褐色大毒蛇的体长超过274厘米,其一口所喷出的毒素比其他任何眼镜蛇  相似文献   

16.
陈汝筑 《科学通报》1987,32(20):1591-1591
临床上常用眼镜蛇毒缓解恶性肿瘤引起的内脏痛。一般认为,内脏痛是属于慢痛。内脏大神经中大多数C类纤维主要与传导腹腔内脏痛有关。我们曾报道在猫引出内脏大神经C类纤维皮层诱发电位(SplC-CAEP)。此外,又从眼镜蛇粗毒中分离出神经毒,并在小鼠、大鼠上证实有镇痛作用。本文用猫内脏大神经C类纤维皮层诱发电位作为内脏痛指标,观察肌注眼镜蛇神经毒对猫SplC-CAEP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肌注神经毒能选择地抑制SplCCAEP,提示眼镜蛇神经毒可能具有缓解内脏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项新研究结果显示,蛇是向一种远古蜥蜴学习从而变得"恶毒"的,而当今蜥蜴家族中能够制造毒液的"恶毒者"决非只是美国西南部的大毒蜥和墨西哥须蜥.科学家比较了蜥蜴和蛇的毒液基因,发现有6种毒素在这两者的毒液中部存在.  相似文献   

18.
武当访蛇记     
将辞龙年,又迎蛇岁.风雪武当,拜蛇访神,虽为逆时之举,但尘氛皆去,俗念似消,也是人生一次乐事.崖崩石陷,淙淙琴韵,遥远的里程碑刻下"方圆八百里"的武当山,峰高壑深,岩洞幽邃,茂林掩映,涧水长鸣,且有诸多神仙护佑,实在是生存蛇、繁衍蛇的难得乐土.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一名游客在肯尼亚偏远地带偶然拍摄到一种很像是蛇的蜥蜴——石龙子蜥蜴。只有仔细看,才能发现这条长度超过50厘米的"蛇"有4条小小的腿(这是蜥蜴和蛇的重要差异之一。另外,石龙子蜥蜴的舌头也与蛇的明显有别。)科学家说,活的石龙子蜥蜴的照片非常稀有,这与它们栖息于非常偏远、人迹罕至的地带有关。科学家曾经以为这种蜥蜴已经灭绝。石龙子蜥蜴只见于东部非洲国家例如肯尼亚、赞比亚和坦桑尼亚。它们捕食昆虫和蜘蛛,对人则无害。  相似文献   

20.
"神曲"是汉代名医刘义研制出的一种医治消化不良的名药。然而,神曲的问世之初,却是受到了野生动物自疗行为的启示。一段时间,刘义发现自家鸡窝里的鸡蛋经常丢失,便留心观察,发现是一条火练蛇所为。于是,他决定惩罚一下这条蛇。他用石灰裹着石子做了几枚假蛋,又在假蛋外面涂上一层鸡蛋清,放在鸡窝里面,然后便守候在一旁。不久,他看到那条蛇爬进鸡窝里,将那几枚假蛋吞下了。不多一会儿,那蛇在地上痛若挣扎起来,然后它忍着痛苦爬进草丛里,拼命地吞食一种毛绒绒的小草。不多时,蛇排出了一堆类便,然后无事地爬走了。刘义想,这种草一定能治消化不良.于是,他以这种草为主药,研制出治疗消化不良的名药神曲。"云南白药"是医治创伤的特效药。研制出该药的民间医生曲焕章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