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造成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因素也有高校自身的因素,要缓解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目前则需加快就业市场体系的培育、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转变就业及用人观念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高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1994年国家教委提出《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试点意见》及在全国40多所高校进行招生“并轨”试点,1995年随着招生“并轨”院校数量的扩大以及按新体制招收的学生毕业期限的临近,“并轨”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招生、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就业观念,影响了毕业生就业的广度和深度,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的就业指导要把重点放在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要通过形势教育、政策教育等,使高校毕业生更新观念,以适应就业制度在改革和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国家教委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所提出的“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招生收费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实行学生缴费上学,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1997年大多数学校按新制度动作,2000年基本实现新旧体制转轨的精神,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从招生开始通过建立收费制度,改变学生上大学由国家包下来,毕业时由国家包就业的做法;”这一改革举措,九三年开始研究,九四年在一些高校进行试点,九五年正式推行.这项改革从原来的两包(学生上学由国家包下来,毕业后国家包安排工作),变为“两自”(上大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这种新的招生制度是由国家集中计划和政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向市场化、法制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学校应帮助毕业生适应就业制度改革的新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择业能力,做好就业准备,迎接用人单位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乎国家的振兴、社会的稳定和我国高校的发展。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指导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社会的形势及人力资源市场对现阶段人才的各项要求,论证了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建设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案,指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应有其自身建设的标准,建立健全这些标准有利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科学发展,有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突出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构建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扩招后的毕业生能不能顺利就业,事关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本文在分析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设想,并从制度、市场、网络、思想、专业、质量、诚信等七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高校毕业生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大多数毕业生通过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要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高校毕  相似文献   

9.
在高校诸多专业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历来都是需大于供(包括三年制专科生)。近几年来,特别是1997年以来,医学专科毕业生就业已经走下坡路,据统计大约有三分之一学生暂时找不到单位,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影响医学专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基本因素 影响医学专科生就业难的因素有以下四点。 1.市场经济的影响。市场经济就是在国家法律控制下按照市场规律自由与公平竞争的经济。它要求商品、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尤其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市场经济发育成熟与否的重要尺度。市场经…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就业观念,影响了毕业生就业的广度和深度,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的就业指导要把重点放在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要通过形势教育、政策教育等,使高校毕业生更新观念,以适应就业制度在改革和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构成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由供方主体、需方主体和中介方及一系列外部条件构成。具有交易功能;信息集散辐射功能;服务功能;协调管理功能。其作用表现在:优化高校毕业生的资源配置;推动科技进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社会观念变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高校从1999年来连续几年扩大招生规模,使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加,也使毕业生总数有较大的增长,2003年毕业生人数已达212万人,面对扩招后毕业生就业高峰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和国家经济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到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服务意识,适应当前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需要,为广大毕业生就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毕业生就业指导是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指导下,为即将进入市场经济中就业的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合理配置,推动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合并高校推进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及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的各项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当前,高等教育各方面的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招生制度改革、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教育经费筹备体制改革等均已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迫切需要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展开新一轮的重大改革予以配合。合并高校不仅需要完成管理体制改革──实质性合并的任务,还得全面推进校内管理体制的改革。 本文试阐述合并高校在推进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中所面临的问题和需予注意的事项及可采取的一些举措。挂一漏万在所难免,祈予指正。 一、面临的问题和需予注意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走向市场,从事规范大学生毕业就业程序,本文拟就就业问题进行探讨。供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同志共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联合办学是高校深化改革的一种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院校如何改革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从宏观上讲高校的改革应建立一种新的运行机制,这种运行机制首先应对国家(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关系(包括权益与义务)进行调整,以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建立起真正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同时又服务于市场经济的高等教育体系。要建立新的高校运行机制,学校应该从过去靠政府行政指令办学转换到以人才市场和社会需求为主的自主办学上来,并能按“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调整。显然,改变高校的管理体制(实质就是领导体制)和单一办学…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计划统一分配,转变为目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自主择业,就业已成为当今大学生最为关注的一个热点。市场经济下新的分配体制虽给广大毕业生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宽阔的就业舞台,使很多毕业生免受“包办”的束缚,但用人单位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纵观近几年的大学生分配情况,就业难,难就业.加上目前我国人才市场上用人制度尚未规范化,制度化,有的用人单位在录用人员上透明度不高,无法真正贯彻执行“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部分毕业生就业依然是通过家长及其亲友的帮助才得以实现,真正通过人才市…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高校教育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引起了教育的一系列连锁改革。这些改革既带来了积极效应,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效应。在毕业分配上,国家对就业制度进行了改革,由原来的“包分配”改“双向选择”,打碎了大学生进了大学就是进了保险箱的思想观念,面对这骤然的新变化,很多毕业生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作出正确的抉择,从而影响了毕业前的生活和学习,对学校教学工作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因此,抓好毕业生在这个特殊时期的思想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由“包分配”到“双向选择”,毕业生对此…  相似文献   

19.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自主招生试点是与统一高考协调并行的招生模式,是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人才,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同时,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在实施中也遇到不少疑难问题,使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与发展无法达到预期成效.在此,就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现状及面临的相关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大学毕业生开始走向人才市场,实行“双向选择“.本文认为,要使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实现人职匹配,需要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当代大学生端正职业地位观、职业待遇观、职业苦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