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么卫良  商亚鹏 《科技信息》2009,(9):339-339,382
近年来,各地在城市道路改造中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技术——俗称“白加黑”复合路面——应用得越来越普遍,但由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已运行多年,裂缝、破碎、断板、板底脱空等病害较多,直接加铺沥青层很容易产生反射裂缝,故需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在满足应用条件后方可进行加铺。本文通过对平顶山市矿工路东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工程实例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探讨了城市道路“白加黑”改造技术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调查与评价,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处理,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防治措施等?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国重载旧混凝土路面加铺设计方法不完善的现状,依托夏家营-汾阳高速公路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工程这一成功实践,分析了重交通旧水泥路面加铺中面板及加铺层的力学响应,考虑板底脱空对沥青加铺层预期寿命的影响,提出基于力学-经验的重载条件下沥青加铺层设计方法.与中国规范方法相比,该方法将旧路面状况对加铺层反射裂缝的影响考虑在内,保证加铺层在3年内不出现反射裂缝.  相似文献   

3.
滕玉军 《科技信息》2010,(1):253-253,257
本文结合德州市北园路养护改造工程,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对用沥青加铺层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方法和理论进行探讨,力图找到切实可行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4.
复合式路面加铺技术应用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是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国内外对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层的方法目前尚处于研究与试验阶段。通过对重庆忠县县城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二期)现场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现状详细调查、统计,对资料的进一步收集与损坏原因分析,结合目前国内外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发展现状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应用技术的推广,提出了项目路面改造中路面病害修复和复合式路面加铺的方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橡胶沥青面层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使项目在技术水平和综合效益等方面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5.
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改造中弯沉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模型,采用弹簧单元模拟水泥路面接缝处荷载传递性能,分析了接缝两侧水泥混凝土板的弯沉差和平均弯沉随弹簧单元弹性系数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模型.计算发现,沥青加铺层底部在原水泥路面接缝处存在剪应力集中现象,进而分析了旧水泥路面接缝处沥青加铺层底部的剪应力随弯沉差的变化规律.根据莫尔-库仑强度理论,以沥青加铺层底部的剪应力不大于其容许剪切强度为判断标准,提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弯沉差指标.此指标在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改造时可作为评价接缝传荷能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指导旧路加铺工程合理设计,对加铺结构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基于路面力学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建立了旧路加铺路面的轴对称有限元模型。主要考虑交通荷载作用,分析了沥青加铺层层底拉应力、剪应力和旧水泥路面层底的拉应力等指标。考虑加铺层和应力吸收层模量的影响对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进行了分析计算。为了快速计算材料力学性能对路面结构受力的影响,基于数值计算结果给出一个路表弯沉和沥青加铺层底拉应力的简易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在车辆轴载作用下,增设应力吸收层会减小路表弯沉、沥青层底拉应力、新旧层间的剪应力和水泥层底拉应力各项指标,对于改善路面结构受力状态有积极影响;随着沥青面层模量的增加,路表弯沉、沥青层底剪应力和水泥层底拉应力都趋于减小,但是沥青层底拉应力会增大。由此建议在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设计时,应适当选用高模量的沥青混凝土材料,可以缓解路面新旧层之间的剪切脱层破坏,进而延长旧路改造路面的服役寿命。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某公路养护改善工程,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对用沥青加铺层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方法和理论作进一步的研究,力图找到符合国情、切实可行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北海 《科技信息》2013,(22):338-338
目前在旧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层是被业内认可的对旧水泥路面进行大修的解决方案。本文通过对市政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的研究,分析了加铺层厚度确定方法和施工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了防止反向裂缝,在旧水泥路面与沥青加铺层之间铺设土工布防裂层,土工布的加铺对层间粘结性能会产生负面影响.采用压剪试验方法研究了土工布及其浸油量、旧水泥混凝土表面处理、粘结材料种类等因素对旧水泥混凝土与沥青面层之间粘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高粘度改性沥青、增加旧水泥路面粗糙度、提高路面压实度可明显改善旧水泥路面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的界面粘结性能,研究结果可为旧水泥路面改造工程的粘结 层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胡凯 《工程与建设》2010,24(3):331-333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后路面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反射裂缝造成的,如何延缓反射裂缝的发生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的难点。该文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沥青加铺层路面结构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应力状态;通过改变加铺层厚度、加铺层模量及水泥混凝土模量,分析讨论了加铺层应力状态的影响因素,得出相应的结果,为路面加铺工程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鹏举 《科技资讯》2011,(14):86-86
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法,又称"白+黑"法,是对原混凝土路面进行一定病害处治后再加铺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改造技术.该方法能较好地改善旧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同时充分利用旧混凝土路面已有的承载能力,造价低,施工方便,而且对交通和环境影响较小.本文结合高速公路的路况特点,探讨了沥青加铺层的厚度和加铺层材料的设计方法.为以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修和改建方案的设计、决策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了防止反向裂缝,在旧水泥路面与沥青加铺层之间铺设土工布防裂层,土工布的加铺对层间粘结性能会产生负面影响。采用压剪试验方法研究了土工布及其浸油量、旧水泥混凝土表面处理、粘结材料种类等因素对旧水泥混凝土与沥青面层之间粘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高粘度改性沥青、增加旧水泥路面粗糙度、提高路面压实度可明显改善旧水泥路面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的界面粘结性能,研究结果可为旧水泥路面改造工程的粘结层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必胜  范承余 《工程与建设》2007,21(2):168-170,173
文章介绍了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设计与施工技术,采取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设计时的旧混凝土路面处治方法和防裂措施,加铺沥青路面的使用效果及病害的机理分析,其成果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加铺改造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具有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考虑到沥青混凝土呈现一定的横观各向同性特性,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建立沥青加铺层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将沥青加铺层及旧沥青面层视为横观各向同性体,并考虑了加铺层温度场特性和沥青混合料模量随温度变化的特性以及层间接触状态,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沥青加铺层路面的力学行为,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的横观各向同性对加铺层路面的变形和应变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的横观各向同性及模量梯度特性和层间结合条件对加铺层受力状况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旧沥青层品质对加铺层的使用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弹性三层体系模型,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旧沥青层厚度,弹性模量和温缩系数对加铺层温度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从施工准备、处理旧路面病害、凿毛、铺设土工布、喷洒粘层油、调平层处理、铺设玻纤格栅和摊铺沥青混合料面层八个方面,系统的研究了沥青加铺层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17.
参数变化对沥青加铺层结构应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荷载及温度变化是引起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两大因素.交通荷载主要引起加铺层剪切型反射裂缝,温度变化主要引起加铺层张开型反射裂缝.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轴载、温度变化幅度及加铺层模量、厚度等参数变化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的荷载应力、温度应力及耦合应力的影响程度,为沥青加铺层的设计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国毅  廖凌 《科技信息》2012,(24):404-405
目前工程中有用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来减少旧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时反射裂缝的方法,但相关技术尚不成熟。本文结合国内某路的改造工程,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从原材料制备、施工前准备和施工中控制三方面进行控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交通荷载下沥青加铺层路面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线弹性力学原理,建立沥青加铺层路面结构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沥青加铺层厚度和弹性模量、旧路弹性模量、水平力及轴载等参数变化对沥青加铺层力学状况的影响,并研究裂缝和层间接触对加铺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铺路面结构参数和荷载特性对加铺层受力状况都有较大的影响,加铺层厚度及旧路裂缝对加铺层受力特性影响显著,层间接触情况对加铺层寿命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对沥青路面的加铺设计、施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结合实际工程,对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玻璃丝布连接层施工方法,同时,对SMA-16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拌和、摊铺、碾压等施工工艺进行了技术总结,为旧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