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粉煤灰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论文以经过实验室处理的粉煤灰作为吸附剂,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经过粉煤灰预处理后,CODcr从12000~25000mg/L降低到3000mg/L左右,氨氮由400~450mg/L降低到50~70mg/L,重金属Cu、Cd、Zn、Pb、Cr也分别从7.0、3.5、3.5、10.0、5.5mg/l。左右降至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以氯化铝、硫酸铁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系列聚合氯化硫酸铝铁(PAFCS)絮凝剂.探讨了不同A1/Fe摩尔比、碱化度B、稳定剂用量、投加量等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PAFCS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混凝效果.结果表明:在pH=6-8、A1/Fe摩尔比为4∶1、B=1.0、[A l] [Fe]=0.08 mol/L时混凝效果最佳,各项混凝性能都明显优于PAC和PFS. 相似文献
3.
4.
Fenton及Photo-Fenton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Fenton高级氧化方法对宜昌市黄家湾垃圾处理厂的垃圾渗滤液进行了氧化降解处理,考察了Fe2 、H2O2的用量和pH等因素对垃圾渗滤液COD去除率的影响,研究了引入可见光的情况下加入C2O4-2与Fe2 的比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在pH=3.0,H2O2的量为2.0×10-2mol/L,Fe2 的量为2.3×10-3mol/L的条件下,可使垃圾渗透液的COD去除率达70.0%,在加入一定量的草酸根离子(C2O4-2/Fe2 为0.67)的可见光协助下和引入紫外光都能够极大地提高Fenton试剂对垃圾渗滤液的氧化降解的效果,并比较了在不同条件及光源下Photo-Fenton对此垃圾渗滤液的氧化降解. 相似文献
5.
活性炭-Fenton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颗粒活性炭为催化剂,建立活性炭-Fenton催化氧化体系,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有效处理,分别考察了反应时间、pH、活性炭用量、硫酸亚铁用量和H2O2用量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30 min、pH为3、活性炭用量20 g/L、硫酸亚铁用量0.02 mol/L和H2O2用量2 mL/L的条件下,可使废水的COD从3 000 mg/L降至1 552.2 mg/L, COD去除率达到48.26%. 相似文献
6.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28-33
采用低强度超声强化Oxone/Co~(2+)氧化工艺(US/Oxone/Co~(2+))处理COD为1116 mg/L、SS为17mg/L、色度为300倍、TOC为29.04mg/L、pH值为8.17的垃圾渗滤液,以COD的去除率为主要指标,探讨了pH、反应温度、[Oxone]/[Co~(2+)]、试剂投加量、超声强度、反应时间、试剂投加方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为50 W、频率为40kHz、强度为60%,[Oxone]为3mmol/L、[Oxone]/[Co~(2+)]为500 000、pH为9.0、反应初始温度为25℃、反应时间35min、Oxone投加次数为6的最佳条件下,垃圾渗滤液的COD,TOC,SS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63.74%、59.46%、69.35%和83.33%. 相似文献
7.
用Fe2+/O3对垃圾填埋场后期渗滤液的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自制微孔扩散式接触反应器对Fe2 催化臭氧化预处理垃圾填埋场后期渗滤液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Fe2 ,对臭氧氧化渗滤液中的化学需氧量(CODC r)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当臭氧流量为8.89 mg/m in、Fe2 添加量为10 mg/L,经90 m in处理后,模拟废水的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BOD5/CODC r)可由初始的0.17提高至0.35,改善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渗滤液的色度、浊度、腐殖酸和悬浮物(SS)也有较高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垃圾渗滤液的产生、特点和处理技术,介绍了国内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了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电催化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复极性固定床电解槽为反应器,利用CuO-CeO2/γ-Al2O3多相催化剂取代传统反应器的绝缘填料,构建电催化氧化体系。采用XRD、SEM对CuO-CeO2/γ-Al2O3进行表征,考察了槽电压、pH、气体流量和极间距等因素对垃圾渗滤液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体系对渗滤液具有较好的催化降解效果。当槽电压为15.0V、pH为中性、气体流量为0.08m3/h、极间距为3.0cm时,垃圾渗滤液COD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7%和100%。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过程中,体系运行稳定,经过20次反复实验,降解效果仍能维持在70%以上。在电催化氧化体系的作用下,垃圾渗滤液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被直接矿化或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而NH+4-N则主要被氧化为氮气和水。 相似文献
10.
针对垃圾渗滤液水质水量变化大且污染负荷高等特点,根据UBF反应器的结构特点,本文提出采取在预处理工段设置UBF反应器,同时有机结合其他工艺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并通过工程实践说明UBF反应器作为该处理方案的预处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垃圾渗滤液水质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处理难度大,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能降低后续处理的有机负荷。文中研究钙硅材料对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探讨钙硅材料投加量、振荡时间及添加絮凝剂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投加量与延长振荡时间有利于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当钙硅材料的投加量为100 g/L,振荡时间为24 h,对垃圾渗滤液中Mn、Pb、Ni、Zn、As、Fe的去除率分别为100%、100%、89%、87%、54%、99%;TOC和CODCr的去除率均超过55%,氨氮、色度及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30%、97%、99%。此外,利用阳离子型有机絮凝剂、无机低分子絮凝剂与钙硅材料复合处理垃圾渗滤液均可提高CODCr的去除率,其中与硫酸铝复合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有机物质量浓度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假设垃圾填埋场液固相中的有机物按一级反应降解而推导出的有机物质量浓度计算模型,并利用其来预测渗滤液中COD质量浓度,根据F.G.Pohland(循环、非循环)和M.E.Tittlehaum的实验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垃圾场渗滤液中的COD质量浓度,Pohland循环、Pohland非循环和Tittlehaum循环3种模式下的模型参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892 5,0.947 4和0.916 4.以娄底市垃圾填埋场为例,最终选用了由Pohland非循环模式确定的方程及参数对垃圾渗滤液中的COD质量浓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娄底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的COD质量浓度在填埋初期呈逐步上升趋势,最大COD质量浓度出现在填埋后的第210 d左右,为18.324 g/L;随后浓度开始缓慢下降,在填埋后的第720 d左右时浓度约为4.649 g/L.通过与其他城市已建成的垃圾填埋场的监测数据比较,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说明该模型及其参数能够满足垃圾填埋场设计的需要,可为填埋场水处理设施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Fenton氧化-絮凝-吸附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Fenton氧化-絮凝-吸附法处理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筛选了絮凝剂,确定了吸附段的最佳运行参数,考察了不同工段的处理效果,并确定了最优方案。实验结果表明:Fenton氧化-絮凝-吸附法对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对TOC的去除率为95.9%,UV254的去除率为97.1%,色度的去除率为99.6%。 相似文献
14.
15.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垃圾渗滤液传统处理方法工艺复杂、效果欠佳的缺点,采用间歇式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装置,对西安市某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进行氧化降解试验研究.分析了压力、温度、停留时间及过氧量等影响氧化降解效果的4个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压力、温度、停留时间及过氧量的增加能显著提高垃圾渗滤液中CODcr及NH3-N的去除率;在压力为26 MPa、温度为420℃、停留时间为10 min、过氧量为2.0的条件下,该水样的CODcr去除率最高可达98.43%,NH3-N去除率最高可达96.61%. 相似文献
16.
为了查明垃圾渗滤液浸染土壤的污染范围、程度及扩散实时动态情况,利用并行电法系统对室内渗滤液浸染模型开展测试工作。根据垂向和面上两种扩散形式,采用不同布置方式,分别得到三维反演立体电阻率值和电极电流变化曲线图。实验结果显示,三维立体成像和不同时刻电极电流变化趋势两者结合使用,可圈定渗滤液浸润垂向和面上扩散特征,具有时空控制的全面性。此项技术可为实地污染区的探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垃圾渗滤液尤其是回灌后渗滤液存在可生化性差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可行的渗滤液物化处理工艺。采用零价铁法工艺,利用废旧铁屑处理渗滤液。实验考察找到了处理效果随铁屑投加量,焦炭投加量、反应时间及pH值变化的规律,并通过正交实验找到了最佳的反应条件组合。实验结果表明:当pH控制在7.4左右,反应时间3 h,铁屑和焦炭投加量分别在175 g.L-1和0.3 g.L-1的时候,能达到60%的化学需氧量去除率。结果表明,零价铁法处理渗滤液效果明显,价格适中,操作简单,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