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植物来说,颜色显得更绿并不一定就表示生长得更为茁壮.科学家发现,海洋当中一种被称作浮游植物的海藻,在受到压力的时候会呈现出更深的绿色.一项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太平洋的很大一部分区域,浮游植物虽然颜色很绿,但是,并没有像正常的情况一样吸收大量的CO2.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的印象中,大海是蓝色的。其实,即便是在晴空万里的日子里,海洋也不是纯粹的蓝色。海洋里随处都景浮游生物,当一大群有机物聚集在清澈的海水中时,会改变海水表层的颜色。这种现象称为“潮”,如“黑潮”、“绿潮”等。浮游生物中对海洋颜色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浮游植物。浮游植物处于海洋生物食物链的最底层,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和能量基础。浮游植物中富含叶绿素,能利用光合作用来生成养料。叶绿素吸收阳光,而浮游植物的自身反射阳光。在这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从观察者来看,海洋的颜色就不一样。在富合浮游植物的海域…  相似文献   

3.
最近.日本筑波大学的荧光科研组开发出一种变色塑料,加上不到1伏的微弱电压就会变幻出像玉虫一样忽绿忽紫的颜色。德国专业杂志发表的这一成果,在新兴照明技术和影像设备等领域都有望进行深度开发利用。玉虫和铜花金龟的  相似文献   

4.
植物种子大小与幼苗对CO2倍增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丁莉 《科学通报》1997,42(2):187-189
大气CO_2浓度到下世纪中叶可能增加到700μL/L。CO_2倍增及其引起的温室效应对植被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已受到广泛关注。C3和C4植物对CO_2倍增的反应有着很大差异,CO_2倍增时,C3植物光合效率增长潜势可达66%,而C4植物则只有4%,因而在CO_2倍增后,C3物种将比C4物种占优势,可能显著地改变植物群落的组成。最近Diaz等曾观察到CO_2增加时,菌根侵染植物和非菌根侵染植物的反应差异很大,CO_2倍增使菌根及其被侵染植物Calluma vulgaris相互得益,而不利于非菌根侵染植物,如Rurnex obtusifolius和Cardamine flexuosa的生长,源于其根系与土壤微生物营养的竞争。它也是影响植物群落改变的重要因子。先前的工作中,我们曾注意到紫花苜蓿在苗期生长对CO_2倍增的反应较大豆更为明显。这使我们设想,植物早期生长对CO_2倍增的反应可能与种子大小有某种关系,而且可能影响大气CO_2增加导致的植物群落组成的变化。本文报告以7种草本植物为材料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植物也像人类一样,有"初级的神经系统",有"情感",有不同的性格,因而它们在相处中也有复杂的"邻里关系"。栽培时如能照顾这种关系,合理搭配和布局,就能相互受益,减轻疾病,提高产量和品质。如马铃薯与大麦间作,马铃薯会分泌一种刺激大麦生长的物质,使大麦增产。马铃薯与西红柿套种,二者均受益。有些植物具有改良环境的本领,因而与其他植物相处时,会促进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探索》2007,(7):7-7
如果外星上有植物,那么这些植物会是什么颜色呢?天文学家最近宣布,他们可能已经找到了确定外星植物颜色的方法,即分析一颗特定行星的母恒星所发出的光线,并研究这些光线怎样跟行星大气层里的不同化学物质发生反应,这样就能了解到达行星表面的光线的颜色(波长)。在地球上,红色光最丰富,蓝色光则最强劲,因此植物最易于吸收这两种光,而将不太有用的绿色光反射掉,所以看  相似文献   

7.
向海洋投放铁,刺激吸收二氧化碳的浮游植物快速生长,一旦浮游植物死亡,它们就会将碳永远地带入海底.给海洋"施肥"是目前被科学家广泛讨论的一个地球工程热点.给海洋"施肥"真能阻止全球变暖吗?  相似文献   

8.
<正>植物不但能通过释放特殊气体进行彼此间以及与昆虫间的交流,它们还能通过细胞结构式进行欧几里德几何学计算,就像斤斤计较的老板一样,即使最小的错误它们在几个月内也会记得一清二楚。它们的"思维""交流"就像人类一样有自己的固定模式,但是,植物的运动,在人们感知的时间尺度里,却是很有限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影视伤口中出现智能植物、如《古剑奇谭》中的树爷爷,《银河护卫队》里的格鲁特,那么像这种有思维、会交流、还  相似文献   

9.
正在广西境内,有很多像桂林山水一样的喀斯特地区,地面奇峰林立、小河蜿蜒,地下溶洞纵横、暗河交错。地下河水从洞口或天窗流出地面时,就变成了水质清澈的明河,清清的河水非常适合一种洁身自好的植物生长,这种植物就是海菜花。  相似文献   

10.
植物吃植物     
一种动物捕食其他动物是常见的现象,那植物吃植物呢?德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一种绿藻就会"吃掉"其他植物。这一发现有可能为人类更好地利用生物能源开拓新途径。人们通常认为,只有蠕虫、细菌和真菌才能消化植物中的纤维素,并将它们作为用于生长和生存的碳源,而植物则通过二氧化碳、水和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通信》杂志上发布的研究成果说,他们观察一种名为"莱氏衣藻"的绿藻时发现,这种单细胞生物不仅可以像普通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还可以消化其他植物的纤维素,以此作为自己的能量来源。  相似文献   

11.
S珊瑚是一种奇妙的海洋生物, 它是动物却有着植物的功能:它像动物一样靠精卵结合生殖,又象植物一样出芽,分裂繁殖。它生长在清澈的海底,小小的珊瑚虫可结成群体,形成“岛屿”。别看它的构造是这样的简单,连免疫系统都没有,但它的化学防御能力却很惊人。 珊瑚居住在自己分泌出的骨骼——珊瑚上的许多小孔里,每当一个新的珊瑚虫出生,“父亲”就会营造一个新的珊瑚孔。随着珊瑚虫的不断繁殖,珊瑚骨骼像树枝一样不断分出枝杈,向四周蔓延。珊瑚虫自己不能移动行走,只能依靠伸出的触须来等待自投罗网的食物。珊瑚枝上的的无数珊瑚虫都被一根管子连接起来,任何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中微小的浮游植物的色素使海洋呈现出蓝与绿的基色,卫星得到的不断变化的海洋颜色的图像可以大大加深人们对温室效应过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探索》2005,(3):9-9
科学家最近发现,沙丁鱼数量的持续下降可能会导致海洋上空的温室气体含量不断升高,这暗示恢复沙丁鱼的数量或许会有助于阻止全球变暖。其中的关键在于沙丁鱼的饮食--沙丁鱼会吞噬大量的浮游植物(微型海洋植物)。假如不被吞噬掉,死亡的浮游植物就会沉到海底并腐烂,从  相似文献   

14.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奇有奇的道理,怪有怪的说法。接下来就给大家讲几种奇异植物的趣事,您可想听? 带水瓶的植物 有一种植物,它长着绿色的像大辣椒一样的器官,又有着近圆形的绿色叶片。你一定想知道前者是什么东西?植物学家对其作过详细观察,原来那是植物的一种特殊叶于,叫做瓶形叶。瓶形叶子长成广口瓶的形状,足有10厘米深,里面蓄有好多水和杂质,瓶的内壁光滑如蜡,因此瓶内的水不会被叶体吸收  相似文献   

15.
动物世界里有不少寄生虫,植物世界也不例外.这些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某些营养器官退化了,导致它们无法像一般植物那样利用自己的根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因为不能"自食其力",便只好寄人篱下,充当"食客",去过寄生的生活. 沙漠中的人参 春季,走进我国西北边陲的大沙漠中,你会发现稀稀疏疏的灌木丛绿容初绽.然而,在那些并不显眼的沙丘上,长着顽强的沙漠植物,如红皮沙拐枣、罗布麻等.在它们组成的灌木丛里,你会不时地看到一个个小巧玲珑的近似宝塔形状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正>走在秋天的城市里,如若细心观察,你会发现秋天远不是旁人描绘的秋凉和萧瑟。秋天有梦幻一般的色彩,有如诗如画的美景,而这美景自然离不开装点城市的植物。下面,让我们一起走到街道上、公园里,去认识在秋天大放光彩的植物。满城尽带黄金甲徜徉在秋日的城市街头,最常见的景致就是树木纷纷披上金黄色的铠甲,将整条街道渲染得格外热烈。那一片遮天蔽日的金黄仿佛都一样,不过走近一看便知道各有不同。那一排排银杏,树叶像一把圆圆的小扇子;白蜡呢,它的一片完整树叶是由数片长而尖的小叶组成的复叶;而颜色偏橙黄树叶有五裂的就  相似文献   

17.
正植物是自养生物,它们能够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成碳水化合物,获得生长发育必须的养分。这些生长要素并不难获取,所以植物能在非常严苛的条件下存活。不过,还有一种植物竟然发展出了"吃肉"的习惯。这些植物就是食肉植物,已知的全世界食肉植物有600种以上,在它们的食谱上,既有小昆虫,也有像老鼠这样较大个的哺乳动物,一旦诱捕上,肉食植物就会分泌恐怖的消化液,将动物们慢慢溶解掉。比起其他"食素"植物,手段异常残忍。那  相似文献   

18.
《科学通报》1959,4(20):694-694
有机肥料含有多种养分,有丰富的有机物,可以加强微生物的活动,肥效持久,不仅可以陸續供应作营物养的需要,还可以改良土壤的水、热和通气的条件,增进土壤熱化。有机肥料释放出的大量CO_2可以供植物营养之用;有机肥料中的腐殖貭,則有刺激植物生长和吸收矿貭养分的功效。以有机肥料作为基肥,是保証作物获得高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根据今年京郊小麦地的总結,在一万斤以下,随堆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19.
说来也许有人会感到奇怪,植物与我们人类一样,也会患癌症.当植物受到损伤后,伤口由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侵袭,其细胞组织就会发生"癌变",出现各种"恶性肿瘤",造成畸形生长,最终导致死亡.如有一种名为瘿蜂的小昆虫,特别喜欢在栎树的皮下组织中产卵,孵化成虫瘿,破坏了栎树的组织细胞,时间一长就会使植物的细胞组织发生"癌变".  相似文献   

20.
<正>说来也许有人会感到奇怪,植物与我们人类一样,也会患癌症。当植物受到损伤后,伤口由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侵袭,其细胞组织就会发生"癌变",出现各种"恶性肿瘤",造成畸形生长,最终导致死亡。如有一种名为瘿蜂的小昆虫,特别喜欢在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