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对植物来说,颜色显得更绿并不一定就表示生长得更为茁壮.科学家发现,海洋当中一种被称作浮游植物的海藻,在受到压力的时候会呈现出更深的绿色.一项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太平洋的很大一部分区域,浮游植物虽然颜色很绿,但是,并没有像正常的情况一样吸收大量的CO2. 相似文献
2.
地球有了自己的黑洞。海洋中的漩涡状水体从数学汁算的角度等同于宇宙奇点附近的反常区域。此项发现的意义远不止满足了人类的好奇心:这些漩涡或许能够帮助减缓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3.
4.
在气候变化原因中的一个最大的鲜为人知的因素,就是海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据李德(Rind)和钱德勒(Chandler)的计算表明海洋可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在过去的18亿年中的气候变化主要是因海洋循环的变化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正> 为展示国内外正在进行的有关海洋与气候研究计划的重要进展,交流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承办的“海洋环流与气候变化”国际研讨会于200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本次会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和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的大力支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台湾、香港等地华人海洋学家以及来自中国内地8家海洋研究机构共50多位专家学者报告了各自在以下若干领域取得的成果:(i)海洋动力过程及数值模拟 海洋的动力系统是一个包括不同尺度子系统的复杂系 相似文献
6.
7.
8.
<正>乔安妮·乔里教授希望通过基因改造来增强植物的天然固碳特性,这可能会对遏制全球变暖起到关键作用,但同时她知道,无论是对她还是对地球来说,时间都已经不多了。索尔克研究所的乔安妮·乔里(Joanne Chory)教授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科学家,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植物学家之一。乔里长期以来一直在为气候变化呼吁,如今她领导的一个可以给地球降温的项目,有可能真正地改变我们这个 相似文献
9.
拯救地球:向海洋投放铁肥 海洋研究船"气候鸟Ⅱ"号去年11月从佛罗里达州起航,开始了有争议的航海使命:向海洋播撒铁肥旨在提高海洋浮游植物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暖给人类和地球带来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升高,海洋热浪越来越频繁和严重.一些动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被迫迁移,甚至导致许多物种消失.全球变暖还会增加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气候变暖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一些目前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相似文献
11.
12.
13.
气候变化不仅对地球温度产生影响,还给地球大气层带来影响,如臭氧层污染的加剧.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越来越大,到本世纪末世界农作物产值将减少10%~12%.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小冰期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小冰期中国气候冷暖,干湿变化的特点,13世纪中期开始变冷,小冰期盛期出现在17世纪,结束于19世纪末,小冰期盛期气温比现今低1 ̄2℃,小冰期的干湿变化复杂,旱涝中心不断变化,不同区域均存在10 ̄100年尺度的干湿跃变,小冰期气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自然灾害加剧对农牧业生产造成危害,加速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迁移,对政权变更和政治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史密斯桑尼亚学院昨天宣布说:两位海洋植物学家在一次海底调查中发现了一大片植物,这些植物生长之处比过去所知有植物生长的海底更深,也更少阳光。两位植物学家预计他们在巴哈马群岛外西大西洋底的发现将与人们对海洋生物的基本概念如:食物链、海洋生产力和礁石成因产生分歧。他们说:这一发现的最重要之处在于它指出了 相似文献
16.
熟悉海洋是如何吸收二氧化碳的.这对于了解二氧化碳存气候变化中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为此,人们存在着这样一种忧虑:也许有些什么重要的信息尚未被人们所知。如果中国厦门大学的焦念志被证明是正确的话,这种忧虑显然不是多余的。焦念志博士认为.海洋里汇聚着大量的碳.这砦碳此前尚未被人们所知,它们以难以降解的有机物的形式而得以存在, 相似文献
17.
全球碳循环是气候变化的根本问题,其长期演变决定了人类导致的气候变化的速度和程度,也决定了稳定大气CO2浓度的减缓政策的制定和减排技术的施行.本研究利用2个参与了第5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的耦合了碳循环过程的地球系统模式CESM和BNU-ESM,模拟研究了工业革命以来碳循环对气候变化历史责任归因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以大气CO2浓度的升高为衡量指标,相比通常研究中以累积排放量为指标,发达国家碳排放的历史责任减小了6%~10%,发展中国家增大了6%~10%.这是由于历史时期(1850~2005年)发达国家占主导的工业碳排放对这一时期海洋和陆地固碳量的增加贡献了61%~68%和61%~64%,而发展中国家贡献了32%~39%和36%~39%.因此发达国家排放情景下,相对较大的全球碳汇固碳量减小了发达国家碳排放的历史责任,但也由于海洋吸收了更多的碳,使得发达国家对全球海洋的酸化负主要责任(68%).而且发达国家的高排放降低了全球碳汇的固碳效率,可能影响未来长期的固碳量,加剧全球增暖的程度.因此未来在制定减排方案时,需要进一步考虑到碳循环过程对减排方案的响应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评述性回顾了地球轨道参数改变所引起的岁差周期日射强迫对亚洲夏季风演化影响的地质气候记录和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岁差分量季风变迁机制问题的提出以及目前存在的争议, 最后提出未来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些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大量观测和模拟, 特别是最近几年洞穴石笋记录和长期瞬变模拟研究表明, 岁差强迫可以造成地质时期亚洲季风气候准2万年的周期性变化, 但目前对于岁差引起的日射变化影响亚洲季风气候演变的物理机制的认识尚存在明显分歧. “零相位”假说强调亚洲季风的演化完全受控于北半球夏季日射, 而“潜热说”认为亚洲季风除了受北半球夏季日射的直接驱动外, 还要受到南半球日射引起的南印度洋潜热输送的巨大影响. 这两种假设各得到一些观测和模拟研究的支持, 但同时也都受到质疑. 我们在肯定北半球日射变化对于亚洲季风变迁具有重要作用的同时, 强调来自南半球的远程影响也不容忽视. 鉴于目前季风响应及其强迫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指出今后需要加强季风代用指标的物理意义、轨道尺度瞬变模拟试验中反馈机制以及地质资料与模拟试验对比等研究. 相似文献
19.
洪涝灾害是中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它不仅分布广、发生频率高, 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 中国洪涝有明显的高频期、低频期的阶段性年代际特征。近30年来,南方典型洪涝风险区和中小流域极端洪涝事件的频次和强度总体呈现增加、增强态势,大城市和特大型城市暴雨内涝事件也呈增加趋势。在全球气候变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未来中国部分地区强降水、洪涝等极端事件有可能增加、增强,从而加大洪
灾风险和防汛调度指挥难度,并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哲学中谈论的是观念和物质,在神学中谈论的是善与恶。如果两重性的概念——两种不可改变的和相反的原则——在大气科学中占有任何位置的话,它可以在形形色色的和并非一成不变的云的形态中发现。云的两重属性可以通过气候系统表现出来,在这个系统中,它同时对地球进行加热和冷却。没有任何东西会比凝聚的或结晶的水蒸汽更奇异。云既影响以太阳光的形式射来的短波辐射,又影响由地球表面返回到太空中去的长波辐射。但是,这两类辐射却受到截然不 相似文献